传销团伙“偷窥”网络求职信息
发布: 2009-07-17 18:01:15 作者: 田桂营 来源: 法制快报
小马是南宁市一名大学毕业生。一个多月前,他只身前往东莞参加某“名企”的面试。到达东莞后,一名女孩前来接应,把他带入一幢破楼,一名年轻“主管”对他大谈“网络销售”。此时,小马才知道自己被骗入传销窝点。在度过噩梦般的一个月后,小马在民警解救下成功逃离“鼠窝” 。这次经历对小马打击很大,其家属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小马的情绪还很不稳定,精神恍惚。
南宁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小李与小马的遭遇相似,好在她的朋友多长一个心眼,识破了传销分子的伎俩,及时阻止她步入传销陷阱。
小李近日向民警反映,她不久前在网络上投递一份电子简历后,很快接到东莞3家“企业”的“领导”打来电话说:“我从网上看到你的求职资料,对你比较满意,欢迎加入我公司。”3家企业中,小李选中了一家网络公司。几天后,对方正式通知她前去培训。然而,就在她准备出发时,刚从广州回来的朋友告知那是一个传销组织。
据民警调查,传销组织以前惯用的伎俩是“纯忽悠”,向居民鼓吹加入后能赚大钱。而现在,一些传销组织开始盯上大学生,他们将自己包装成“名企”,以网络高薪招聘为诱饵,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引诱大学生上贼船。其骗人“三步曲”就是:首先,传销组织通过大学生在网上投的简历得知其资料。其次,假借大公司的名义打电话要求毕业生前来面试或培训。最后,对其控制并“洗脑”。
网络求职信息被“偷窥”
传销组织怎样获得大学生的个人信息?据民警了解,现在,某些招聘网站的注册和审核都非常简单。而一些不法分子冒充企业注册后,就可以看到求职者的详细简历,包括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
近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求职者都遭遇了简历和隐私被泄露的无奈。临近毕业的小张说,他母亲曾经接到过一个自称是南宁某公司打来的电话,要他去应聘。但自己却从没有应聘过那家公司,他怀疑是自己在网上求职时投的简历被人偷窥了。
民警支招防传销骗局
针对目前大中专毕业生自我保护意识仍然较弱,民警提醒他们:要防止或者尽量避免泄露隐私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在网上乱投简历。如果要投简历,最好不要在简历上贴照片,只向招聘企业提供必要的有效信息,联系方式只留手机和邮箱;不是必填的信息尽量不填。另外,招聘网站或招聘单位要求求职者在简历中详细填写个人家庭住址、亲属关系等信息,这些属于个人隐私,没必要向招聘企业说明,更不要留在招聘网站上。
民警们结合自己多年的反传销经验,支招防范传销骗局:首先,上网查询公司信息,注意区分真假公司。具体做法是,上当地工商局红盾网(或打12315)查询该公司是否合法注册,也可打114查号台查询公司电话,打电话到该公司求证有无招聘信息发布;第二,通过114查询对方电话是否是小灵通号码。大部分传销组织都通过小灵通联系,有区号,所以很多人误认为是公司的座机号码,对此,求职者可打当地“114”求证,如果对方用的是小灵通就要多留个心眼。同时,求职时要注意从正规渠道获取招聘及应聘信息,注意核实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如遇到疑似传销的招聘或工作介绍,要及时向工商机关(电话:12315)、公安机关(电话:110)咨询或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