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我所看不懂的事
发布: 2006-05-02 00:00:00 作者: 甄刚 来源:
直销人:相交多年的朋友打电话来,向我介绍一个新的“事业机会”。我毫不客气地问她:“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家媳妇都熬成婆了,难道你还没长大?”记忆里,她从来没停止过寻找她向我推荐的那种“事业机会”。直销和婚姻犹如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想出去的人是因为看到太多的无奈和欺骗,要进来的人则怀抱着最美好的愿望与遐想。哪怕在做过好多家公司之后,依旧坚信“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指望对下一家公司的投入是正确的。媳妇熬成婆,直销人熬成了什么?
不倒翁:一个朋友则死心塌地地效忠于上海的某家公司。那家公司在业界据说有着不错的声誉,实则比垃圾还垃圾,从95年开业,开开关关不下三四次,跟闹着玩似,而制度却老没换过,在台湾最风光的时候已经是十年以前了。而这家公司居然还能活下来,并且活得挺滋润!
汽车零件玩出来的花样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北京手机资费下调
感动:在徐汇区图书馆看完书出来,路过A公司旁边的小门,一股汹涌的人流差点把我冲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本书,一边走一边看,一脸的虔诚加无限的激动。我撇了一眼,那书的名字叫《不灭的梦想》。
名字的魔术:“五级三阶”变“五星制”,就不叫“传销”了;“人拉人”变成“店推店”,就不叫“直销”了;A公司的奖金制度砍掉零售利润,就不叫“多层次”了。
诚实:用“诚实”一词来形容直销商的素质,套用《第一次亲密接触》里的一句话:“就像用诚实来形容李登辉一样,都会让人笑掉大牙。”诚实是这个行业里最恶劣的品德,它意味着吃里爬外、理应千刀万剐。在这个行业里要是说实话,鬼才会跟你。什么是实话?如X公司只有3%的活跃直销商获得奖金、都是实话。但是做梦的人拒绝接受,哪怕他们相信这样的事实,也幻想着自己能成为那个3%。所以有那么多人一直坚持着,直到把所有的积蓄、精力、时间、亲情和社会关系一点不剩地投入进去,换回来一房间卖不完又处理不掉的产品。
约会:很久没有联系、以前也谈不上有什么交情的朋友找你,把你约到什么地方,多半是让你去听OPP。约会的地点,总是选择OPP地点的旁边,什么咖啡厅啦什么茶座的门口,但你看到。有一回我在KFC写稿子,碰巧看到一个做“如X”的直销商拿着个笔记本跟一个女孩谈5A+1却连咖啡都不点一杯。
网赚:世界在朝多元化发展,直传销也是。直传销把因特网作为拓业先锋的平台攻城掠地势不可挡,一切的一切都是以“网赚”的名义。现在连入会费10元钱的也把自己叫做“网赚”。把10张一块钱放在信封里寄给10个人,你可以坐等收到一万元。如果你可以拿十元搏一万,这个组织的发起人可以搏多少?
谎言:不管是在直销业里还是在传销组织,谎言都不叫“谎言”,而叫“技巧”;不管是在直销业里还是在传销组织,你都得玩“技巧”,否则就没人跟你干。
情书:“老板,请帮我复印十份。”/“这好象是情书嘛?”/“是什么你就别管了,最好这十封信发出去有10个人跑来见我。”
同时和10个男人谈恋爱???
成王败寇:就象鸡尾酒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直销和金字塔计划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最终可能完全消失。推荐奖金曾经被认为是老鼠会最显著的标志,但是完美在1995年就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并被国家工商局批准;双向制也曾被一棍子打死,但现在却成了国际最流行的制度。如果金字塔计划不靠多层次直销的外衣来打掩护,它会成为众矢之的;而直销倘若不溶入金字塔计划的元素,它就会因技术老化而失去客户,因为单纯直销的魅力无论如何及不上金字塔计划。所以直传销业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既然安旗都能被DSA吸收为会员,为什么王牌88和WorldNet就不可以?
传销的替代品:大学在读的小张参加了传销组织,民警同志,我现在已经认识到传销的危害性了,我决定今后不做传销了,不过,民警同志,您可以告诉我,象我这么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专科生在哪儿能找到份工作?”
直销资讯:投身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客观的资讯。网络曾一度是直销人了解资讯最好的方式。和网络本身一样,它也曾有过自己的黄金时代,在那个时候,大家只是把网络当作寻求真相的平台,希望能通过它认识真实的公司,获得被屏蔽的资讯。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网络成了广告的载体。你找不到真相,因为没人会告诉你真相。也不需要知道真相。要是你想彻底了解一家公司,你能上哪儿去寻找真相?
坚持:一个做A公司的,已经做了4、5年,连DD还没上,都快倾家荡产了,还在那里坚持。另外一个同样做A公司的,做到钻石,N公司一来,火线起义、倒戈归顺;在N公司做到“寰宇”,M公司开张,人生又来了一次质的飞跃。坚持是为了什么?
天长地久:一家号称“国际公司”的老总最近辞职了。曾经在一次公司大会上,他号召全体直销商要“一生一世”为公司服务,可从就任总经理之日起没过三个月,他自己当了逃兵。这是国际玩笑吗?
平移:XX团队又要平移了。从这个团队建立之日算起,这已是第8回平移。以前每回转移都说,永久性的,这一次也是这么说。和前几次不同的是,这回平移谁都不用掏钱。说走就走,大家收拾好东西,开寨拔营,登上火车,但谁也不知道前面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产品的价值:甲:刚买的,原价9折卖给你。/乙:存货,你要8折拿去!/丙:你要,我6折给你,怎么样?还在保质期内。/丁:对折!要不要说句话!/(问丁):东西哪儿来的?/ 丁:咱家孩子过生日,人家送礼送的。
口头禅:有个自封为“行业名师”的人在被问及诸如“你对直销怎么看”或者“直销应该怎么做”时,都用同一句话来打发:“跳出直销看直销!”。问话的人都虔诚的把这句话记在笔记本里。当他们向大众宣传直销福音时,不约而同地都以这句话来作为结尾。
个人崇拜:“我认识XX!你认识吗?”总奇怪有那么多人一脸幸福地跟我提到一个过去的朋友。我不知道那个人做哪家公司成功了?是赚了多少钱了,或者出了多少书了,或者为中国直销业奠定什么理论基础了。我不知道他之所以成功和被人崇拜的奥秘,只知道到处有人宣传他的名字:“我认识XX!你认识吗?”
剽窃:在一个人气很大的直销博客网站,我发现自己的文章被剽窃了。这个写博客的人留下的匿称我根本不认识,奇怪的不仅仅是这位博客一再剽窃我的文章,而且每篇剽窃的文章竟然都能无一例外地入选该网站的“精华”,还在于他根本没在博客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他图什么呢?
跳槽:如果你问谁他在自己所服务的那家直销公司做的怎么样,他可能反问你是指哪家公司,然后告诉你他早已没在那里了,接着递给你一张新的名片,上面有新的公司、新的头衔、新的手机号码……总之,除了他的名字,别的都是新的。这个世界,变化要比计划快的多。
对于批判的批判:划分直销公司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标准,有一种不成文的方法是分为民族企业与海外公司。到底是“民族企业”好还是“海外公司”强的争论,从来都是没有结果,但一直都在继续。一个业界知名的人士因为手段过蒙而被“海外公司”开除,跑到一家“民族企业”对“海外公司”大肆批判,过不多久又被那家“民族企业”赶了出来。这次,他自己搞了个合资公司,“民族企业”和“海外公司”一起批判!
面对危机:一家企业出事了,各家媒体的记者象黄蜂一样地涌来,把老板紧张的不行。公关部部长向他递交了一份申请,他心里的石头立刻就放下了。申请书的名字是:“追加紧急预算”。
学术权威:学术权威总爱在媒体抛头露面。学术权威最喜欢的就是接受采访。学术权威总是兼任某家企业的老总。学术权威的一切活动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最重要的是:你能找到的学术权威著作出版的最近日期是十年以前。
最合适的制度:“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适你的制度。”如果你有钱,最合适的制度就是归零,它可以慢慢地磨你,最后把你搞的倾家荡产;如果你没钱,最合适的制度是累积,你可以把自己的工资一个月接着一个月地投进去,并在这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找到直销的乐趣;如果你有很多的人脉,最合适的制度是太阳线,你可以放上一千个前排,然后等着980个死掉,剩余20个把自己推上皇冠大使;如果你只有不多的人脉,最合适的制度是双轨,你上线会告诉你:你只要推荐两个人就可以去睡觉,然后等着数钱;如果你什么人脉都没有,最合适的制度是矩阵,因为上线向天发誓会给你“扔人”。所以不管你属于哪种情况,总有一款制度是最适合自己的。
最伟大的事业:这个世界上伟大的事业就是做你现在做的公司。当你换了一家公司,这句话同样是对的,区别在于:你现在做的这家公司比以前做的更伟大--一家比一家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