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销网 中国直销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非法传销打传前线>> 正文

线人披露广西玉林卧底传销组织日记

发布: 2006-11-02 00:00:00    作者: yangping   来源:  

    2006年11月10日晚9时30分。一档名为《传销白区》的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民间反传人士贺亚峰聚精会神地看完了整个节目,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背影。本报上期刊出的《女干部亲历传销洗脑》的主人公袁美玲女士,也在家中收看了这档节目。家住长沙市上大垄的王喜风女士,甚至用录像机将整个节目录了下来——她的父亲目前正在广西玉林参与传销,她想用这档节目去说服父亲放弃传销。  

    事发当地广西玉林在《传销白区》播出以后,也作出了强烈的反应。知情人士透露,在节目播出半小时后,当地工商部门的干部便接到了立即到市政府开会的通知,11月12日凌晨5时许,当地政府组织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门的四百余人,在全市主要的传销窝点进行了逐户排查的行动,“摧毁了87个传销团伙”。在当地的电视台,《查处传销》的公告滚动播出,要求传销人员在13日前离开玉林……  

    十万人的疯狂与梦想  


    “打传令”发出当天仍有数千人涌入玉林  

    11月13日凌晨7时许,玉林火车站。记者随着人流走下K157次火车,同行的人群中几乎都是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人。一名三十七八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对同行者说:“你看嘛,小小一个玉林城,一下子就下来这么多人。”她的同行者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汉子,听了同行女子的话后,怯怯地说:“哪来这么多人啊?这里真有钱检?”  

    民间反传人士贺亚峰说,从事传销的人到老家发展到下线后,往往会亲自带到玉林来。下火车后,“老人”往往会指着成群结队的外地人,对“新人”说类似的话语,以证实这里的魅力不是吹起来的,“不信的话,你看看那么多人就是明证。”  

    就在记者到达玉林的前一天凌晨,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传销人员的行动正在这个城市展开。潮涌而来,准备投入到这里从事传销活动的外地人也许并不知道,他们一旦踏入这个土地,走进上线的“家庭”,就成了这次打击行动的对象。市政府的“打传令”要求,所有涉嫌从事传销的人员,都要在14日前离开玉林。  

    “这些人往往来自消息闭塞的农村,很多人根本就不看报纸,也看不到电视,他们的信息总是要滞后一些。”记者在火车上认识的一位同行者,玉林市某机关工作人员刘先生解释说:“在打击传销令发出以前,很多从事传销的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因此今天到站的外地人与平时差不多。”  

    在火车站工作的李先生也证实道,近段时间进出玉林的外地人较以前并没有明显减少,平均每天在两三千人左右,最高峰时有五六千人。“长期聚居在玉林的传销人士根本不止8万,随便一个上规模的传销团队就有几万人,而在玉林人事传销的组织有好多个,因此,目前滞留在玉林的传销人士,少说也在十万以上。”曾在某传销机构“工作”一年多,目前已成为民间反传人士的李文斌(化名)说:“不止是今天,至少在今后一两星期,都仍会有‘新人’涌入玉林。”  

    长话每分钟一毛钱的广告随处可见  

    除少数人发展新人需要回家亲自接来的情况外,大多数传销者都是通过电话,找到自己认为最有发展潜力的亲友后,通过煲电话粥欺骗过来的。那么,从事传销的人员哪有那么多钱来支付昂贵的长途电话费呢?  

    “这个不要紧!在玉林,你无论打多久的长途,都要不了好多钱,只要你肯打,手打麻了都要不了几块钱。”李文斌说:“这里的人,只要你是打长途电话,都只收一毛钱(每分钟),在哪个地方都一样。在传销者内部,打一天的电话都不收钱!因此,传销人员人手一部手机,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打电话。”  

    果然是这样吗?记者乘车来到位于玉林市临二环路附近的文化广场进行实地调查。  

    在海达大道的一个移动电话代办点,在广告灯箱上赫然写着这样几行字:“移动公话:国内长途0。1元/分钟;市话0。20元/分钟。”在这个代办点狭窄的营业间内,被隔成一个个小隔断的空间内,一些人正在大声地打着电话。  

    与海达大道平行的另一条马路的巷口,是一家小规模的南杂店。店主见到记者来到店门口,马上热情地迎上前来:“您打电话吗?一毛钱一分钟。”记者要了一瓶矿泉水与他聊了起来。  

    “您这是电信的公话吧,也只要一毛钱?”“没办法,我们不调整就没有饭吃。”“什么时候开始调整的?”“就是上个月。”这位店主抱怨道,以前他们没有调整前,是按每分钟三毛钱收取的,但移动和联通都只收一毛钱,他们的机子根本就没有生意。后来,电信也跟着调了下来,生意慢慢就好了起来,现在,他在店面上摆了六台电话机。“现在到了晚上,有时还要排队呢。”店主对目前的状态,显然是比较满意的。  

    除了打长途只收一毛钱外,传销者在玉林还可以享受一个特别的优惠。“只要是交了上线款成为会员的,在所有的传销人员之间通话都不要钱。”李文斌说,玉林是一个只有七十万人口的小城市,但目前聚居在这里的传销人士就多达十余万人,也就是说,外地人在玉林打电话,差不多是不要钱的。李文斌的这一说法,记者在海达大道附近的一个移动电话营业大厅得到了证实。记者以想办“创新卡”为名,向值班工作人员咨询道:“请问办创新卡,是不是内部通话不要钱呀?”“是的。”“那我要怎样才能加入网内呢?”“那要看你是哪个集团的。”  

    李文斌说,“每一个传销组织,只要你交了上线款,就会自动被确认为他们的内部人员。这时候,你再去办卡,就可以享受通话免费了。”  

    上午十时许,记者回到入住的宾馆。服务员告诉记者:“您可以在总台办一个登记手续,只要交5元钱,在房间内可以打任何地方的长途,打多少都不另收费。”显然,能享受到玉林话费优惠的人,已经扩及到了所有的外地人。  

    各大传销组织竟在玉林划分势力范围  

    在玉林采访期间,记者按每天暗访一个传销聚居区的方式,先后在玉林文化广场、江岸开发区、工业品市场、白石镇等地,寻找相关人员进行秘密采访。  

    经过三天的接触,记者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四个不同的聚居区内的外地人员,竟然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各大传销组织相互之间不越雷池一步,俨然划分了势力范围。  

    在白石镇的居民区内,出入民宅的外地人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湖南口音,尤其以湘潭、株洲、常德这三个地市为主。湘潭市某煤炭公司退休干部袁美玲说,湘潭花石镇至少有几千人在这里做传销,有一些人已经做到了顶级,不少人已经“出局”。株洲某汽运公司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和暮容镇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女子,就曾经为她“洗”过脑。这些人都是快要出局了的“高级经理”。  

    在江岸开发区的外地人聚居区内,除了部分湖南人外、还有湖北、江西等地的人员,但大体在华中区范围内。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刘先生告诉记者,聚居在这里的人员不会低于3万人。  

    在文化广场周边地区居住的传销人员,主要来自四川,贵阳,重庆等地,呈现出典型的西部特征。而在工业品市场,则主要有湖南,浙江金华,杭州等地的传销人员,还有少部分河南,河北人。  

    对于这种分区特征的形成原因,贺亚峰作了这样的解释:“传销本身就是以熟人骗熟人,亲友骗亲友的方式发展起来的,那些传销组织的头目,最初拉人时主要是以家乡人为对象,后来才会扩展到一些有来往的所谓朋友,而被拉进来的人又以同样的方式发展下线,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组织以一个或几个相邻地区的人为主的聚居特征。”  

    “无息贷款建的房子都是为我们服务的”  

    近十万人挤入玉林,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受益最大的要数那些城乡结合部的农民住宅和开发区的居民住宅。以文化广场为例,周边数十栋房子在传销人员来之前,很多连门面都没有租出去,住宅的租价最高也就是150元左右(40平米),但现在少的都租到了700元。  

    尽管传销人员的生活消费很小(后文有专节介绍),但十多万人加起来,也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消费量,这直接导致生活消耗品价格上涨。工业品市场一位姓谢的居民抱怨说,自己没有房子出租,但买菜却贵了不少,都是传销人员造成的。但当地大多数人员对传销人员的到来,却并不象这位谢姓居民一样抱着排斥的心态。白石镇某街李林大爷说,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空置了五六年的五层楼房子,现在全都租出去了,一个月刚房租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再加上少量尚未开发的菜土上的蔬菜每个月也能卖1000把块钱,一个月从传俏人员身上就能赚到4000元钱。  

    知情人士透露,玉林从事传销的时间至今已经有两年多了,传销组织几乎遍布了整个玉林地区的每一个城市,包括县城,乡镇。《传销白区》的重要线人贺亚峰说:“玉林市本地人曾经在一次饭局上,无意中透露出工商局某个领导说过的一句话:‘在我们玉林整个地区,从事传销的人员大概有10万人,如果每一个人每天消费十元的话,那我们玉林每天就会增加100万的收入,他们没有给我们当地带来社会的不安定。如果没有钱了他们会自己回家的’”。  

    有意思的是,大量城郊结合部正在修建的房子,也成了传销人员对“新人”进行“洗脑”时的一个证据。他们对新来的人说:“玉林的银行给当地提供无息货款是为了什么呢?这里又没有什么大的企业,哪个会租住他们的房子?你看到没有?现在正在加紧建筑的房屋,就是在为我们服务的。说白了就是为我们从事连锁销售的人特意建造的。”  

    传销人员按兵不动劝记者“坚持下去” 

11月13日晚上,在玉林文化广场西南角,记者在线人的带领下,以一个老乡的身份与来自湘潭花石镇的王洪聊了起来。在这个偌大的文化广场里,很多人都不认识,但只要一个眼神,人们就会非常热情地坐到一起,“交流经验”。听到记者浓重的长沙口音,王洪异常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他的成功经历。  

    “我是今年五月份才接触这个,但我现在已经做到了经理级别了,每个月一领工资都是几万元呢。”王洪说,来玉林以前,他在湘潭开的士。“那个时候早出晚归,一个月辛辛苦苦下来,还挣不到三千块钱。现在每个月轻轻松松就可以有上万元的收入。”  

    “不是说做边贸生意吗?哪会有这么高的利润呢?”从湘潭来玉林的大多数人被骗过来的借口,都是做边贸服装生意,来之前,“朋友”绝口不提传销二字,在“新人”提出质疑的情况下,还会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不是传销,你难道连我都信不过吗?”  

    “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王洪承认,每一个成为被吸引过来的人都是以做生意,搞项目等名义骗过来的。“传销早在98年就被国家禁止了,谁还敢做啊?”王洪说,现在他们做的这个事业,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传销,而是一种连锁销售模式,与传统的销售模式相比,连锁销售有七大优势。“这七大优势分别是没有业绩方面的压力;资格不下滑;一次性投资;不完全以产品为主;专职经营;机会均等,做满600分后出局让位等等。”  

    记者:“今天玉林市政府有个通告,让我们在明天前离开这里,该怎么办?”  

    王洪:“不理他。这样的行动今年四月份就搞过,当时政府的决心也挺大,规模也不小,结果怎么样呢?我告诉你,大多数情况下是做做样子,不会来真的。你想想吧,这里有十多万人,今天早晨他们才抓到几个人?再说,全部走,增开几十辆列车来也不够装啊!”  

    说到这里,王洪安慰记者道:“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多浪费几天时间,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坚持就是胜利。”最后,王洪给记者留下了他的电话,嘱咐道:“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随时来找我。”线人说,传销组织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所谓的“互相帮助”。不管你是谁的新人,所有的人只要有机会都会给你“洗脑”,不厌其烦地为你排解心中的疑问。  

    我在“传销白区”卧底的日子  

    ——《传销白区》重要线人讲述卧底经历  

    他是一个商人,每天重复着简单而精致的生活步伐,如果不是因为传销让他有了另外一种生活体验,他和他的几个兄弟一样,正在家乡打理着小厂的生意,每年超过10万元的净收入,足可以让一家三口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他叫贺亚峰,中国首个民间反传联盟的发起人之一,今年上半年以来,他先后奔波在福建、河南、广西玉林等地,帮助解救深陷传销的痴迷者100余人。  

    2006年10月17日凌晨,贺亚峰抵达广西玉林,卧底七天,掌握了大量该组织的秘密情况。11月10日晚,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以“传销白区”为题,报道了广西玉林出现大面积传销活动的情况。贺亚峰说,该报道的有关细节就是他提供的。 

   七天卧底结束后,贺亚峰在一种近乎惊险的状态下,成功逃脱传销组织的追击。8天之后,贺亚峰首度在媒体露面,独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验证码: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
全搜索

站内最新

直销资讯 直销研究

最新文章

直销公司 直销人才

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 健康美容

热点·文章

直销家园 直销论坛

推荐·文章

人才首页 我要加入

直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