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安利的长寿基因 (5)
关键字:破译 安利 长寿基因
延伸:
向安利学什么?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环境下,创立和发展企业的品牌,用文化的基因来推动品牌的长期战略,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的取胜之道。当安利用文化的基因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角度,增强了企业本身不可替代性的优势后,立即成为其他企业所争相效仿的“偶像”。可惜的是,这些企业没有意识到安利的成功背后是有着特定的市场经济环境、特定的企业环境和特定的管理模式。当效仿者把安利的模式生搬硬套到自己的企业中去,结果往往是一个失败的活化石。
当用“偶像”的模式圆自己的理想之梦破灭后,我们应该思索:向安利学什么?
“善”的法宝
安利的成功,外界总是可以总结为“低调做渠道,高调做公益”,同样还针对安利的成功总结出三点策略原则来借鉴:一是文化原则,首先用自己的文化与经销商捆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巨大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战略原则,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战略,选定一个最合适的时机理想的推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三是长期性原则,再将公益赞助视为企业一种商业战略,持续投入与持续回报之间推动了他们有动力不断进行公益赞助。
其实,上述的三点正是安利的成功之道。但是由于效仿者的思想束缚住了自己的企业,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将安利的成功法宝与自己的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并没有站在企业整体战略的高度进行长远的规划,效果自然就难以达到。
因此,笔者认为国内的企业应该向安利学习运作公益的营销能力。主要学习他们的3个方面:首先,是在思想上,摒弃传统的“与善不为人知”思想,应该大张旗鼓的去“扬善”;并且将公益活动和企业的营销相结合,让企业更好;其次,将公益营销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高度来思考,在选择公益项目时,从企业的价值观和产品服务方面,更好的将公益活动和企业进行结合;第三,组建专业的公益营销体系化来开展公益营销活动。
渠道难以复制
找到了该向安利学习的法宝,企业却不是安心去学习,而是企图复制安利的成功模式。安利的模式是无法复制的,其不可复制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识别。安利的成功其实是在特定的市场经济环境、特定的企业内部环境、特定的人文环境下,带着自身的文化烙印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辉煌道路。当人们将它与其所铸就的辉煌联系起来的时候,安利成为了那些希望同它一样辉煌的企业心目中的“神”。
于是,安利的成功模式开始大量地被追随者复制,似乎安利的成功模式就是自己企业迅速走向辉煌的捷径。此时,效仿的企业忽略了一个环境总是善变的问题。不同的商业环境、人也是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方式,每个因素都在永不间歇的变化,当变化与战略契合时,方式就会成功。这种成功很容易被曲解为必然,然而,它仍然只是一种偶然。
所以安利有着自己所不可替代性的优势,让其无法复制,因为安利的所有细节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每一个举动,背后都有着无数的系统为之服务。所以当效仿者将安利的成功模式奉若圭臬的时候,危险也随之而来。
学习不是拿来主义
危险并不来自于安利隐藏了什么灵丹妙药,而是来自我们企业家错误的判断力:不考虑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将安利的成功模式原样复制。
向安利学习,并不是照搬安利的成功模式,很多企业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在犯“照搬论”的错误,认为管理可以走捷径,可以超常规,忽视了特定的市场经济环境、特定的企业内部环境给管理带来的诧异性和多样性,不顾实际、盲目照搬标杆企业们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片面地搞“拿来主义”,导致急功近利、南辕北辙。
寻求安利的成功,简单的拿来并不可取。最好的东西不一定最适合我们,别人的管理模式套在我们的企业上,往往失败。所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没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简单的拿来主义必将把自己引向失败的深渊。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为学而学,企业要想壮大必须走上自我特色的道路,因为企业经营的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并非一蹴而就。
反观安利的成功,它不仅塑造了一个企业,而且还塑造了一个时代。它坚定的信念影响了公司的每一位员工,让其具有独立思想,不轻易随波逐流,勇于开创自己的道路。正因为此,他们的个人精神构筑了安利独特性的内在个性。而这种精神就是我们的企业家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