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直销立法已进入倒计时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焦艳玲
直销法出台前夕,安利暂停接受特约经销商。
期待中的直销立法即将呈现最终结果。不管有无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对这种“异端”能否接受并使之得到“归化”,在某种意义上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能够驾驭这一以“机会和选择”为特色的营销方式能力的试金石。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将于今年12月11日开放直销市场,直销立法也很可能于12月11日出台,以规范直销市场,这意味着直销立法已进入倒计时。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直销”这一营销方式进入中国后,中国的直销行业就一直没有平静过。如今,中国直销立法已进入倒计时,各种各样的争论、质疑颇多。国际直销大鳄们纷纷暗中发力,而一些国内企业也蓄势待发,欲瓜分一块直销大蛋糕。有专家预言,整个这一个冬天,各方关于中国政府将如何进行直销立法的讨论都将相当热火,就和眼前的情形一样。但目前看来,这热火朝天的讨论当中,离题不远的文章却是少之又少。
直销立法除去泡沫假象
就直销立法的意义,记者日前采访了资深直销专家雪原。他认为,在经历了1998年“传销之祸”和“一刀切”之后,直销立法最大的意义在于明确了直销公司与直销员的合法地位,并且明晰划定正当直销与金字塔诈骗之间的区别。直销作为一种普通的商品流通方式,在去除了欺诈、非理性、盲目、跟从等泡沫假象之后,将会以其真实本来的面目出现在广大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之中。
关于直销立法的热门话题大多集中在中外企业是否会被一视同仁,是否会公平,入门门槛是否会过高,以及政府会允许单层次和多层次中哪一种直销形式存在等问题。然而雪原却认为这些问题统统没能触及问题的核心,或者说距离事实的真实性和理论的准确性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实中这些问题并非是重点。
自“98禁令”之后,在6年的直销转型经营中,无论是国家先后出台的几部部门规章,还是转型企业自我约束的停停改改,都是在一种法律缺失的情况下,政府与外资企业之间相互调和、博弈、配合、倚重的过程。
直销立法为何而立牽为谁而立牽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雪原认为,直销是一种舶来品,不管有无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对这种异端能否接受并使之得到“归化”,在某种意义上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能够驾驭这一以“机会和选择”为特色的营销方式能力的试金石。
直销立法最终将是一个调和、折中、妥协的过程。记者在采访世界直销协会联盟时,其秘书长尼尔·奥芬先生介绍了他们与中国有关部门的沟通以及提出的建议。在我国政府与世界直销协会联盟的充分对话中,外资直销转型企业、以零售方式进入中国的外资直销企业及尚在中国国门之外的大大小小的外资直销企业、还有有意尝试直销方式的大大小小的中国企业、甚至“98打传”之后转入地下或向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其利益和声音都将被各种渠道和主体传递、接收、消化。
立法目的是发挥市场功能
我国政府在立法草案中体现出的一种稳健、谨慎、渐进的态度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和赞赏,如对直销公司奖金比例的上限规定、对直销公司店铺设立的下限规定、对直销公司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等,这种态度对直销开放初期各种沉渣泛起、鱼龙混杂的局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打击作用。
但有资深业内专家认为,立法的最终目的不是易于管理和易于监督,而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充分发挥自由企业精神和个人创业精神,充分发挥企业、消费者、行业协会的作用,使金字塔诈骗无以遁形。这需要有现实的警示和技巧,但更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谋略。当然,最重要的一定是消费者。消费者需要从微观形态上得到更多有关直销的教育知识,因为只有拥有了信息,消费者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对直销和金字塔诈骗自觉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关于单层、多层的争论我们不得不提有关单层、多层的争论,因为这一问题确实因为鉴别金字塔销售的现实性、复杂性而备受关注。
在接近90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世界直销行业,多层次直销占到80%—90%的份额。雅芳、安利公司在国际市场都采用多层次的营销模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承诺开放的也就是多层次直销。这说明多层次直销其实完全可以与金字塔销售区别开来并无害地运行。此外,社会及个人诚信体系的建立、成熟财富观的形成,以及商品经济中创业风险意识的培养也很重要。当然,对这些条件寄予厚望的远不止直销一个行业。
以一种平常心对待直销
记者在采访世界直销协会联盟秘书长尼尔·奥芬先生时,他介绍说,在美国,一些人加入直销队伍最集中的时间就是圣诞节之前的两个月,许多妇女加入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购物折扣或希冀能够赚到一笔外块,以换一台新冰箱。人们以一种平常心对待直销,这同样是直销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之一。
直销法的出台无疑使我国的直销市场更加规范和健康。人们期待国内正在加速的直销立法进程,能够为我国的直销业营造广阔的前景。这个时候,媒体关于内外资平等、安利和雅芳之争的报道都不是最能突出直销立法这幅庞大画卷神韵的最佳妙笔,如何让中国的普通民众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直销,对待直销立法,才是当为之事。
有关直销的话题和争论仍将继续,让我们平静地看待这些争论,平静地等待直销法莅临。
《市场报》 (2004年11月30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