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就业难题的破解之道
关键字:60年 就业 破解
人口多自然资源少使得就业成为中国的头等大事。什么时候解决了就业,什么时候社会就稳定、经济就发展。建国前30年的计划经济始终无法解决就业难题。在改革开放以后,正是市场机制-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模式才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要政策放宽,给中小企业公平的机会,给底层草根真实的实惠,民间自有活力,社会亦能长治久安。
一、人口多自然资源少,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谈中小企业的由来首先要从中国的国情谈起。中国国情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人口多。十几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2%。相反,中国的自然资源呢?又都很贫乏。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耕地只占世界的七分之一,主要矿产资源也大都类似。人口多自然资源少,这就意味着就业是个很大问题。
解决就业问题是中国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这个问题,什么时候社会就稳定、经济就发展;什么时候在这个问题上犯错,那社会形势就会变得严峻。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没法解决。从建国初到1956年,农民可以自由进城,仅1954~1956年全国就有7700万人进城。但农民进城后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来城里人就业就很难解决,再来这么多农民该如何是好?所以从1956年12月至1957年底,中央政府连发九个限制农民进城的文件,出台了严厉的措施,在城市设置收容所,集中遣返进城农民。之后,国家又采用各种苛刻条件、法律手段将农民的居住、生产、生活空间固定化,将就业问题放在落后的农村。
城里情况其实也不容乐观。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山下乡”就被写进了中共中央确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提出了“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生的青年,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伟大事业”。其实(当然)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很多年青人的就业无法解决。在1955年8月11日,《人民日报》的社论《必须做好动员组织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中指出:“当年暑假全国将有57万余名初中毕业生和236万高小毕业生不能升学,都要求解决就业或学习问题。然而,国家目前还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这种愿望……”。自1955年12月毛泽东发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始,截至1980年年底,25年(来,)中国先后有1700多万名城镇知青到国营农场、边远农村插队、支边。追根溯源,知青上山下乡,不过是当时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提出来的一项战略决策。由此可见,就业问题难解决,始终贯穿着建国前30年的整个计划经济时代。
二、改革开放时代的就业模式:市场机制—民营经济—中小企业
解决就业难题的思路是什么时候转变的呢?这是在改革开放后开始的。我把改革开放解决就业难题的模式总结为这么几个关键词:市场机制-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从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开始起步,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以中小企业吸纳大量劳动力,形成一种价廉物美的竞争理念。通过这么一个模式,每个人的力量、每一双手、每个脑袋都可以发挥作用。市场机制实际上增加了人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干什么自己作主,风险自己承担,收益自己享用。人们要想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就有了奋斗的途径。这不像以前计划经济时代,改变个人命运的可能微乎其微。再强调一下,正是通过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够不断地把每一个人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并通过不断的自我选择,形成了一个最优的结构。这个最优结构不是通过国家分配和政府计划实现的。
甚至可以说,这30年来的很多成就都是以“成功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散发开来的。随着每一个中国人加入到市场经济中,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中国市场”,一方面创造财富,一方面形成消费,二者互为因果,积极创造了近30年以来的巨大成就和变迁。事实证明,我们什么时候坚持以安排就业为主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那么什么时候就成功,什么时候就顺利。
三、体制边缘的革命:中小企业与中国模式
我们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从农村开始的,具体讲是从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一路走来的。但这个路是很不平坦、很不顺利的。当初小岗村包产到户,一下子在北京各大机关、各大研究机构掀开了锅,人们都在议论这个问题:这个过去被批判的“三自一包”,现在怎么又开始搞了?能搞吗?这不是资本主义复辟吗?然而讨论归讨论,由于受农民的欢迎,所以私底下包产到户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了。
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富余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些人干什么呢?发展乡镇企业!其实乡镇企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党中央号召实现“人民公社化”,指出“人们公社必须大办工业”,在“五小”企业纷纷兴起的同时,社办企业也有了一定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政策环境开始变得有利于社队工业发展。1970年8月25日到10月5日国务院召开了北方地区农业会议,提出:1985年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办地方农机厂、农具厂,围绕农业办工业,工业为农业服务,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更是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联产承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隐形剩余劳动力显露出来,需要就业。更重要的是,政策促进、致富驱动、市场短缺等因素促使农民大胆实践,冲破旧有的观念,利用自有资金、农村资源,纷纷转向非农生产。到1983年全国社队企业约135万个,从业人员3235万人。1984年,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其范围扩大到乡、村、组等级别,其数量急剧增加到607万个,吸纳的就业人数大约是5208万人。此时农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同时在城市,私营经济也在社会的边缘地带开始萌芽发展。1978年7月3日,胡耀邦在和国务院知青办负责人谈话时说:“上山下乡这条路走不通了,要逐步减少,以致做到不下乡”。邓小平也发表讲话:“要研究如何使城镇容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现在是上山下乡,这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四川一亿人,平均一人不到一亩地。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粮吃。”1978年,大量知青开始返城,迎接他们的不仅是不一样的生活,还有严重的就业问题。知青返城无法解决就业,怎么办?北京前门,“大碗茶,二分钱一碗,不好喝,不要钱”早就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解决就业之路,这就是我国私营经济兴起的萌芽。当时国家劳动局、社科院等专家成立了一个劳动就业课题组,专门研究返城青年的就业问题。这个课题的一个研究成果就是:政府安排和自主就业相结合。实际上,当时国家不给钱,但是给政策,默许人们搞个体摊贩,搞私人饭馆,搞加工厂,等等,我国的私人经济就从这儿开始的。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正确的,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就业这个问题解决了。
私营经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到1989年可算是第一个大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企业大多涉及一些轻工业,食品加工、铁木家具、家具、服装、厨房用品、床上用品,等等。过去一直搞重工业,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很短缺,市场需求特别大,这些经济体一起来,就发展得非常迅速。尽管国家不给贷款,甚至有些地方还明确规定银行不能贷款给私营经济,但这没什么,被放松了限制的农民、城市闲散居民开始自筹资金,实现自我发展,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城乡齐头并进之下,整个中国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在此进程中,政府也支持下海创业,有很多工人自愿辞职下海经商,甚至有很多机关干部也下海。可以说,上个世纪80年代是我们国家经济活动非常活跃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奠定了市场经济的基础。1989年至1992年这段时间,出现了比较大的回潮,我们整个机制又陷入僵化的状态。当时在农村搞什么双层服务体系,企图恢复集体经济,还提出要广泛的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很多地方都已经派工作组了。当时我国的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流泪眼对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经营十分艰难,乡镇企业停办,农民收入降低,综合来看,这几年的增长率只有3%左右。
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令整个形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尝试,看准了,就大胆地尝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回过头来,我们看到,整个改革又被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继续推进改革,向着市场经济这个目标出发。1993年底召开了党的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整体性推进阶段。
只要政策放宽,民间自有活力。自1992年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截止2007年6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达到4200万多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就其吸纳的劳动力数量来看,2007年,我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突破1.5亿人;2007年初,我国私营企业雇工人数也约达5300万。可见正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才真正解决了困扰整个计划经济时代就业难的问题。
四、以底层为本与中国的长治久安
有些人总认为,中小企业都是些低端产业,产业附加值低。我们的经济重点应该放在一些高端产业上去,这种看法还是忽略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我们现在的国力并不强,不强怎么办?不强就要向强走。但向强走是不是就要丢弃我们现在所作的这些东西?不仅不能丢弃,还应当坚持,坚持做大做强,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形成品牌产品,提高附加价值。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丢弃这些产业都去从事高端产业。一个最严酷的事实是几亿农民进城务工,这些人没有管理经验,没受过专门技术训练和教育,缺乏专业知识,只能从事这样的产业。而他们不进城问题更大,进城则意味着进步。我看过一些文章,有些人就在大谈要积极发展高端产业,要积极进行产业升级……,这些都要做,但不能是唯一的选择,更不能排斥其他产业。
有个经济学家将消费品分为三类:一类奢侈品,高端人群消费的产品;一类享受品,主要面向群体是中产阶级;最后一类是基本品,主要面向草根阶层。人们取得奢侈品时,是脆弱的,有了这么多的奢侈品,何必再去奋斗呢?人们取得享受品时,是温和的,这样的生活还算有滋有味;人们只有在取得基本消费品时,才是勇敢的,才会不断地积极进取。现在我国中产阶级人数增加了,这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能忽视处于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提高问题。
我们的眼睛必须盯着下层草根阶层,只有积极为了生存而奋斗的阶层才是最勇敢的。共产党执政不能离开最基层的老百姓,应该让这些人获得实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样社会才会进步,才会长治久安。底层草根如何才能获得实惠?这次危机以来,几千万农民工返乡,那是什么感受?所以要放开,要给中小企业一个宽松的环境;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市场为主导配置社会资源,行政手段调控和法律手段规范。不能挤占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要给底层民众一些机会,一些具体实在的优惠政策,光有口号宣传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