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特质
关键字:中国模式 特质
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的议论,可谓众说纷纭。在最直接的意义上,所谓中国模式,应该就是对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和总结,有着鲜明而独特的内在规定性。
一是独立自主。其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邓小平说,“独立自主,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尽管外贸依存度较大,但不是外部依赖经济,更谈不上“依附型积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动,独立自主的发展实质始终没有变。其二,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紧紧扭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三,在开放社会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表明: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一条自绝于人类文明大道的死路;盲目排外,任由民族主义情绪泛滥,根本上背离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顾实际国情的区别,简单复制别国模式,无疑是取乱之道;而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实现与世界的良性互动,是获得对自身民族性格、历史方位、发展战略等主体特性的科学认识以及实现自身根本利益的必由之路。
二是改革创新。其一,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懈怠,不折腾。1978年以来,没有思想观念、生产关系、管理体制、政府职能和领导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大变革,就不会有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大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活中诸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部分民众权益受到侵害、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现,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甚至否定改革重走回头路,更不能改弦易辙,而应在不断增强改革决策科学性、改革举措协调性的前提下,最终依靠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以解决。其二,因地制宜,鼓励创新,不搞一刀切。正是在这种改革方略的指导下,各地在社会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涌现出一系列带有本地特色的“模式”和“经验”,有力推进了各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显示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中国模式所具有的内在活力和强大生命力。其三,稳字当头,循序渐进,不搞齐步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三十年改革实践的一条成功经验。我国的改革进程,突破了中外教科书的各种理论范式,打破了西方改革家的线性规划,也避免了诸如“休克疗法”带来的剧烈社会震荡,走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发展道路。
三是实践本位。其一,实践第一,理论服务于社会实践。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上,不拘泥于经典作家的具体论述,而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制定和推行各项战略部署。在“什么是共产党、怎样建设共产党”这个基本问题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客观看待共产党的时代任务、历史方位、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阶级结构的变化和特点,注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坚持以历史、具体和实践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系列观点和论述,克服僵化思维和形而上学观念的影响,注重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其二,坚持让实践说话,不搞无谓的争论。从改革开放之初一直到今天,可以说来自左右两个方面有关改革实践及其理论的争论就始终没有中断过,但这些争论在根本上都没有构成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的干扰,主要原因在于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一条基本方针,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搞无谓的争论。其三,“摸着石头过河”,着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体制、制度和理论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前人也没有具体论述,一切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人说“摸论”是典型的经验主义,与科学理性是背离的,这种论调的错误在于,它只是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把中国当初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看成一个没有任何历史继承和理论来源的逻辑原点。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仅没有丢弃老祖宗,反而是始终注意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实践创新推进理论创新。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一自觉历史过程的理论结晶。
四是以人为本。其一,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每一项关乎全局、影响深远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都得益于人民群众的首创之功。其二,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发展依靠谁、为了谁,是一个决定发展性质及其方向的重大原则问题。对这个问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已经做出了初步回答。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贯彻,不是对以往发展路线的否定,也不是什么所谓的纠偏,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得益于改革、受惠于改革,从而成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力量。其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一定意义上是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起步的,而当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没有民主,也没有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等就很自然地成为新时期新阶段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追问。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为新形势下党和政府为切实维护、实现、发展人民群众各项基本权益而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把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完整地表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根本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中国模式蕴含的基本价值遵循。
五是和而不同。其一,多元一体,相得益彰。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但在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础的党的新时期民族政策指引下,形成了多元一体、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一国两制”的政治智慧,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治理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则为新时期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而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更是这一哲学思想在国家社会建设和对外战略方面的生动体现。其二,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多次不同的观点争鸣,我们注意区分学术与政治、思想认识与是非原则问题,注重在多元中寻求主导,于多样中寻求共识,极大地凝聚了社会各界关于改革发展的共识,最大限度地汇集了各方智慧,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其三,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崇尚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取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历来奉行和平共处、合作交流、互利共赢的对外战略。落后的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时代条件已经不允许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强盛的中国尽管是“大块头”,但不当头、不争霸的根本立场决定了它带给世界的不是挑战,而是机遇。
综上所述,中国模式的实质,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