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中医养生日引发公众关注国医国药
关键字:中医养生文化 御坊堂养生文化
首个中医养生日引发公众关注国医国药
57.5%的人认为中医最大价值是“中医药的植物性,绿色、环保、自然,毒副作用较西药小”
当我们开始为自己的亚健康状态忧心忡忡,进而走进瑜伽馆的时候,中医学家樊正伦提醒,其实太极也可以修身养性。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联合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6790人参加)显示,78.1%的人表示“相信中医”,9.8%的人表示“不好说”,表示“不相信”的有12.2%。
5月25日,“首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中医养生日”大型游园活动在北京朝阳公园举行。据了解,这是在中国人的健康史上,首次推出了集粹国医国药的“中医养生日”。
“以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为核心,以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为手段,以治未病、注重养生为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是这次中医药文化宣传周的对象。
当听到活动发起方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定为“中医养生日”时,36岁的市民李先生当即拍手称好。
“这个倡议太好了!从小就接触中医方面的东西,比如生病了,父母通过拔罐、扎针、刮痧就会见好!我一直觉得中医是祖先留下的瑰宝,我们一定要很好的继承下去,不只是医院的医生,作为老百姓,都要懂得简易的中医保健知识,这对我们的健康太有保障了!”他说。
调查显示,57.5%的人认为中医的最大价值是“中医药的植物性,绿色、环保、自然,毒副作用较西药小”。54.0%的人认为是“疗效好,无病养生,有病调理,标本兼治”。
养生,已成为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的话题。调查中,只有25.1%的被调查者不做任何养生。50.1%的人会定期适量运动,41.6%的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冷水脸、温水牙、热水脚等,12.1%的人会服用营养品。
但本次调查同时也显示,67.3%的人认为自己是亚健康状态,10.1%的人说自己不健康。只有20.4%的人觉得自己完全健康。
已有数年健身史的李先生坦言自己就是一个亚健康人士。“躯体疲劳、稍动即累、头痛;失眠、心绪不宁、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心慌、焦虑;社交疲劳、人际关系不协调等。这些身体的信号时时提醒我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5月24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和亚健康论坛”上,著名中医学家樊正伦提到,“中医学所特有的整体思维、平衡观念、辩证用药体系、体质理论于调节亚健康状态具有的独特长处。”
“人要养生,要把自己放到自然界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来养生。从中医角度如何看待养生呢?不是你吃多少保健品、药物,也不是天天找大夫看病。”他说。
调查显示,不少人存在着养生误区。26.2%的人觉得吃饱喝足有利于健康,19.8%的人会在服药和营养品时自作主张,14.1%的人每次运动完都会大汗淋漓、体力透支,12.8%的人冬天天天洗澡,6.7%的人曾经为了减肥不吃饭,还有2.0%的人相信营养品多多益善。
“西医治的是病,中医治的是人。中医在它的整个理念中是要求一个人在他的生、长、壮、老、死的全过程中,健康愉快地活着。”樊正伦指出。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在世界文化当中,惟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致调畅、劳逸适度是预防亚健康发生的根本方法。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为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健康指南》的编委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说。
调查中,71.6%的人表示生病时会“中医和西医都看”,6.2%的人“只看中医”,13.1%的人“只看西医。”
调查中,也有受访者表示,当有一些小毛病时,就算很想通过中医来解决,也会很难。第一,去医院排队人太多,而且排一天的队也未必能挂上想挂的号;第二,小的毛病医生看得很含糊,认为你根本没病,去几回医院也不会有效果。“既然国家要‘弘扬国医,服务民生’,就应该多宣传中医方面的知识,或是做到‘中医名科进社区’,让老百姓真正见到这些中医名科。”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