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 | 搜索    
      
当前位置:非法传销首页 >> 传销研究 >>
当前位置:非法传销首页 >> 传销研究 >> 大学生为何容易成为传销受害者

大学生为何容易成为传销受害者

2008-07-14 22:02:35  作者:  来源:法制日报  点击:
关键字:大学生 容易 传销受害者

实际上,发生在高校的传销活动,不是今天才有。但像这次800名大学生深陷南京传销泥潭的案子,组织者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传销、在大学生人群中发展这么多的会员、影响这么恶劣的可能还是首次。

 

经过了高考“头破血流”竞争的大学生,为什么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放弃了大学的学习?

 

就业的压力

 

传销活动在南京泛滥后,南京一家“重灾区大学”的一名辅导员,清醒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编纂了一份材料给自己的学生学习,但这份名为《案例三:在校学生参与“创业”活动需谨慎———从我校部分学生加入××公司后的遭遇说起》的材料,却引起了传销狂热份子的愤怒。

 

他们随机起草了一份《莘莘学子致×大学师生公开信》,信中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学校。其中写道:“你们有没有反思过,学校究竟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把就业率包装得很高,实际上没有工作的很多,学校说自己的教育会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实现未来,但是产生迷惘的学生非常非常多,都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定位和发展。”

 

事情到此还没有终结,传销组织又发动了加入其组织的几百名会员围堵学校大门,给社会治安和学校风气造成了恶劣影响。

 

事件虽然很快平息,但学校处理问题的态度值得反思。甚至连检察官到学校调查时,都找不到专门领导负责此事,“学校没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负责此事,最后只好找到学校保卫处,但并没有得到我们所希望的回答。”一位参与调查的检察官说。“学校如果能借那次事件,大张旗鼓地进行一系列关于传销的教育,宣讲传销的特征、危害性,普及法律知识,可以让很多学生悬崖勒马。”

 

鼓吹“读书无用论”

 

社会上一般的传销案,被发展加入者多为低学历和低收入人群、而且主要通过亲友同乡的渠道发展下线、被利用的往往是这些人想“一夜暴富”的心理。而大学传销案的组织者利用的,却是有些在校大学生想早日创业的心理。

 

他们以公司招募业务合作者、经销商、代理商等形式,在南京多所高校发传单、贴小广告以及在教室、食堂、宿舍向学生们灌输他们的所谓“创业”理念,蛊惑学生到公司合作。通过上述形式到他们公司来创业,培养所谓的创业能力。

 

有的学生被蛊惑后,就认为在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几年学下来还是找不到工作,不如现在就开始到这个公司创业,进而放弃自己的学业。学校、老师反复做工作,都难以劝阻,坚决要休学,有的甚至办理退学。

 

还有不少是原本家庭很贫困的大学生,抱着早日创业、早日自立的想法加入进来的。这一切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对家庭、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都产生了极坏影响。

 

“读书无用论”正是传销公司所宣扬的。在学生们看来,10多年的寒窗苦读在现实中并未有所收获。而加入公司后,收益立竿见影。通过吸纳会员或商务代表,即可拿到提成。

 

从根本上说,传销组织者之所以专门选择在校大学生为作案对象,就是利用了青年学生单纯、没有社会阅历,容易听信蛊惑的特点,还有就是利用了部分青年学生不安心学习、想创业、想自立这样一些特点。

 

高校监护责任缺失

 

在南京传销案中,传销组织主要是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大学生进行“培训”。

 

“高校假期学生留守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保证学生的日常起居和人身安全是学校的监管责任。”某高校辅导员表示,学校不鼓励学生在假期留守,因为寒假里大学生处于学校与家庭监管相对宽松的状态,学生晚上是否按时回寝,白天在外从事的兼职是否安全,校方都很难像在学期内那样严格管理。

 

然而,就算是在学期内,面对突然出现的传销案件,学校还是显得“手足无措”。

 

多名传销案中的受害学生都表示,自己不知道什么是传销,“只是听说过而已”。杨志也对本报记者说,“学校没有讲过什么是传销,法律基础课讲的都是很基本的法律知识”。

 

在就业压力下,学校传统的授业解惑角色面临尴尬,学生的社会实习越来越早、越来越长,甚至出现“创业休学”这样鼓励学生就业的教育制度。然而,不幸的是,学校在努力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同时,自身角色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推销出去,不管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否充足,择业技能是否完备,只是为了取得漂亮的就业率。

 

业内人士对此忧心忡忡: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学生社会实践及创业局面,高校选择以就业为导向,势必导致监管责任的缺失。这样的学校,与其说是为社会解决了就业难的难题,不如说间接推动了推销组织的对大学生的侵蚀。

责任编辑:鸣仁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版权说明:

    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者根据您的意见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 尽快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直销网联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 http://www.zhixiaowang.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广而告之

页底导航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专家专栏 |  非法传销 |  直销企业 |  教育培训 |  健康美容 |  直销人才 |  直销杂志 |  资料下载 |  招聘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