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牌照,安利有戏吗?(1)
安利,谁的难题?
在十家外资转型企业“生死大限”来临之际,作为直销企业老大的安利公司,能否拿到牌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时,中国政府也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
自直销立法注定单层次之后,以安利为代表的多层次企业大多还没拿到牌照。经过了自我转型和调整、力争改变环境的努力后,1992年进入中国内地的安利将何去何从,人们拭目以待。
两次转型“谋生”
安利自来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迅速成为安利总公司在海外的一个重要市场,但同时政策的因素又使安利中国的直销之路坎坷而曲折,为了生存它先后经过了两次转型。
第一次是1998年4月中国政府对直销“一刀切”,关闭直销大门后,以安利为代表的十家“外商投资直销转型企业”允许转型,这样,1998年7月,安利在中国就开始了“店铺销售+雇佣推销员”的漫长的转型之路。当年安利的销售额从1997财年的15亿元人民币跌落到3.2亿元人民币。
第二次转型是在2005年9月《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出台后,以多层次直销模式运营的安利向其经销人员推出了以“一个不变、两个坚持、三个全新、四大亮点、十项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业务革新纲要》,为安利在中国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此时的销售额从2004财年的170亿人民币下滑到155亿人民币。
根据安利这种新的业务模式,原来的经销商可以在“销售代表”和“服务网点”两个渠道间重新选定身份,而安利原有的经销商队伍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目前看来,这是安利在中国市场最完美的策略。”美国安利的高级顾问Craig Meurlin这样评论安利中国的调整。
这在行业人士看来,第一次转型是全面禁止条件下的转型,第二次转型,是全面彻底禁止条件下的转型,第二次更为严格,安利也“削足适履”,用一种异于美国总部的传统模式经营。
安利在中国的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直销模式。事实证明,安利在“一刀切”后经历了7年的适应中国环境和改变经营方式后,成功地坚守住了中国市场,并改变了自己的形象。
转型之后开设的190多家店铺,增加了消费者对安利的了解;路边请明星代言的广告牌,提高了安利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企业形象的提升、产品更加品牌化,从而促成了整个销售的提升。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总裁米尔顿·科特勒曾说,安利等一些外资直销企业反而是1998年中国传销被禁的受益者,硕果仅存的地位使它们在中国获得独步天下的清净的市场环境。
为了更适应中国发展,1998年以来,安利对营销队伍进行了4次整改;为了与传统传销概念相区别,安利也特意回避了“下线”这个敏感的名词,改称“合作伙伴”。与此同时,为了更加本土化,安利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的新厂区内为“纽崔莱”营养保健食品扩建了4个生产车间,添加了3条“纽崔莱”生产线,让总占地14.38万平方米的安利广州生产基地成为了最高年产值可达200亿元人民币的安利海外第一大生产基地。
2003—2004年,安利在中国的业务高歌猛进。很多产品由于原料周期或生产超负荷而供不应求。“我们2004年的最大挑战是减少产品缺货。”安利中国区总裁黄德荫在公司内部宣称。安利的转型求生,被很多企业视为“标杆”。安利(中国)董事长郑李锦芬认为,直销只是产品到达顾客的一种方式,企业的最终竞争还是体现在产品优质和人性化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