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转型 获牌直销企业小心翼翼转型
2006-11-30 00:00:00 作者: 来源:互联网
获牌直销企业小心翼翼转型,雅芳相关工作历时八个月方基本完成 拿牌后一直保持低调的雅芳,昨天(29日)对外公布了8个月来转型成果:在全国5400多家专卖店向服务网点转型的同时,雅芳也已经成功招募到了近30万名直销员。
与雅芳的30万名直销员相比,其他获牌企业的直销业务开展却又是另一番风景,直销业务并没有想象中如期开展。
政府与企业皆“摸着石头过河”
在同行眼中,作为全国第一个试点、又第一个拿到牌照的直销企业,雅芳这一路走得颇为顺利。但在拿到牌照后,雅芳却一直保持了低调,其率先拿牌也并没有带来其直销市场的大幅增长。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雅芳在2月领牌至今,直销的营业额一直不如店面销售。对此,雅芳(中国)总裁高寿康表示,“在到拿到牌照以后,才发现按照商务部的规定,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到现在,我们也不敢说全部完成了,只能算告一段落。”
高寿康举例说,大家都知道是直销企业要有2000万元的保证金。但从上个月开始,雅芳才知道每个月还要向银行报备直销的销售额。如果销售额超过1.5亿元,2000万元保证金就不够了,要补交到销售额的15%。此外,直销企业拿牌后,要在信息披露、直销员审批、报备等很多方面做大量的工作。仅信息披露一项,雅芳就派了六名员工在北京工作了一个月才完成。此外,对于雅芳来讲,将全国 6000余家专卖店转变为服务网点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经过一年多的转型,目前有5400家左右的专卖店已转为服务网点。“直销行业的两条法规、一个细则,都需要一条条解读。”高寿康表示,在直销业务的实际运作当中,“政府与雅芳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法律严苛企业“不敢贪心”
虽然高寿康表示雅芳的转型并不比其他企业容易,但与其招募到的近30万直销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9家获牌企业在直销业务开展上更是步履维艰。记者在商务部直销网站上发现,除了雅芳以外,其他9家拿牌企业的信息链接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9家企业的直销员信息系统中的资料均显示为零。而继雅芳之后,第二批拿到牌照的如新也表示还没有正式开展直销业务,估计其整个筹备工作要持续到12 月份以后。
对此,有获牌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拿了牌照更要小心谨慎。而且,很多相关法律规定还很模糊,具体的实行还要等待政府的相关细则出台。“不仅如此,除雅芳之外,其余9家企业获批的只是个别区域。现在个别区域的开展都不算顺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获批在全国开展直销业务。”
虽然行业内对于直销牌照的看法不一,但从已批准的企业名单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从事直销业务的经验。一时间,关于直销行业“空心化”的观点颇为流行,也有人认为这是企业难以开展直销业务的关键。对此,雅芳(中国)总裁高寿康表示,直销企业有没有经验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要“遵守国家法规,不要太贪心”。在直销市场放开之前,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是直销行业最后一块大饼。但当中国的直销法出台以后,大家都感觉像是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法律比想象中严格。在严苛的法律规定下,企业不能太贪心,如果一开始就想着能获得怎么样的市场份额,肯定很难成功。而这需要慢慢摸索,可能要两到三年才能有成效。
相关链接
中国直销大事记
●1990年,雅芳率先进入中国。随后安利、玫琳凯、完美等公司纷至沓来,中国的直销业开始快速发展。
●1998年4月,国务院一纸禁令停止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由于直销和传销在当时难以有效鉴别,直销也被一同叫停,雅芳、安利等企业当年业绩大幅下滑。随后安利、雅芳、玫琳凯等10家外资企业被批准改用“店铺+推销员”的方式转型经营。
●2003年9月,当时的中国外经贸部召集7家外资直销企业举行首届厦门直销会议,正式启动中国直销立法工作。
●2005年4月,雅芳获准成为中国唯一一家直销试点企业,为立法提供实践依据。
●2005年11月1日《禁止传销条例》正式生效,2005年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以及三部配套方法同时生效。安利、玫琳凯等十大转型外商投资直销企业的转型最后期限定为2006年11月30日。
●2006年2月,雅芳率先获得直销牌照,随后包括如新、新时代等在内的10家企业获得直销牌照。
●2006年9月底,大连珍奥因涉嫌虚假宣传被吊销直销牌照,获牌的内资直销企业只剩3家,外资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