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警惕与信用卡的复合金融风险
关键字:信用卡 直销
2007年9月,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中国银行、VISA国际组织合作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以直销行业为主题的联名信用卡——安利中银信用卡,在中国开创了直销公司发行信用卡的先例,由此同时,这一发卡行为也将存在已久的直销行业与信用卡的复合金融风险问题推上了前台。
直销行业与信用卡的复合金融风险,是指信用卡在直销行业的使用中所产生的各种风险,包括发卡机构的发卡和管理风险、直销公司对执卡直销人员管理风险、直销人员的信用风险、团队运作的操作风险,以及由上述风险连锁反应引发的社会风险等。这些风险在直销行业利用信用卡发展的过程中,交织循环出现,并引发行业观察、思考、警惕和防范。
一、发卡机构的发卡和管理风险
发卡机构在中国一般指商业银行,在国外还包括VISA、MasterCard的持牌发卡公司等,如eCosway和香港汇诚财务有限公司(Xpress Finance Limited)合作发行MasterCard信用卡。中国各家银行在没有与直销公司合作发行信用卡之前,对直销人员控制非常死,尤其对于专职直销人员,由于没有固定公司,不便于信用卡后台审核、发行、维护和追债,往往不能核发信用卡,如2003-2004年的国内首发信用卡的招商银行就是如此。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启动信用卡业务,竞争也愈加激烈,信用卡的申请门槛也在相对下降,大牌直销公司,如安利的直销人员就相对容易可以办到信用卡。
事实上,就安利公司的直销人员而言,在许多中资银行里,都相对容易申请信用卡,申请安利中银信用卡的唯一理由,就是其消费积分可以既作中银信用卡的消费积分,又可以作安利的消费积分。而对于并未持有他行信用卡的安利直销人员,往往是在其它银行也不容易办理信用卡的人。如果安利中银信用卡在办理过程中,为了追求发行速度和规模,而降低申请门槛的话,这样实际上将会把其它银行并不认可的利润很低,甚至只会带来亏损的人,揽入自己怀中,后果将会比较严重。
所以,发卡机构的发卡和管理风险,是每个中资银行所必须考虑的,定好合适的门槛,择出信用风险较小的申请人,防范申请人的逆向选择,才是发卡机构所需要重点做好的事情。事实上,这一点随着国内信用卡市场同质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很难严格防范。
二、直销公司对执卡直销人员管理风险
在中国,直销公司对直销人员的管理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安利的合作式,二是如新式的员工制。因此,直销公司对执卡直销人员管理风险,将会因直销公司对直销人员的管理体制差别,所呈现的状态也会有所不同。
对安利式的合作式员工管理关系而言,直销公司与直销人员没有雇佣关系,双方仅仅是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直销人员并非直销公司的员工,因此,直销公司并没有权利和义务为直销人员承担任何风险。所以安利公司对执卡直销人员的管理风险非常小。正是由于安利公司不需要对安利的直销人员的资金问题负责,所以安利公司非常愿意与中资银行合作,发行联名卡,同时也非常欢迎执有其它银行信用卡的人,来安利柜台购货。
对如新式的雇佣式员工管理关系而言,直销公司与直销人员有雇佣关系,双方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直销公司有非常详细的直销人员的资料,便于统一管理。这种情况下,直销公司对直销人员的管理力度显然比前一种要大,相应在地也会更加谨慎地筛选合格经销商来办理信用卡业务,因为其直销人员的信用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信用纪录。虽然如新的雇员模式有利于公司控制执卡直销人员的信用情况,但其管理风险的严谨度要高于安利,相应地,其管理要求也要高于安利,那么在与其合作的中资银行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上,难度也会降低。
在两种模式对比之下,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在控制联名信用卡风险问题上:(1)如果想最大化地减少直销公司的风险,就应该采用安利式的合作式员工管理模式;(2)如果想最大化地减少中资银行的风险,就应该采用如新式的雇佣式员工管理模式。
三、直销人员的信用风险
由于直销人员对金融知识的贫乏性,直销员对信用卡的了解还很有限,如何使用信用卡,尤其是还款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还款期限、滞纳金、罚息、循环利息、欠款不会带来后果等。面临的个人信用风险直销人员应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呢?
1、银行的钱不要轻易透支,除非你有确定把握可以到期归还。百分之九十的人选择从事直销,是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美好的未来,直销事业第一步的资金投入对直销员个人来说。对于向安利这样的级差制公司,每月达到考核业绩的刚性要求很容易形成囤货,如果再用信用卡透支冲业绩的话,很可能因为还款来源的不确定和收入所得的不稳定,而背上高额银行利息;对于经受不了级差制高额月销售压力的直销人员,走入双轨制等固定投入的直销公司,却容易陷入在多家直销公司卡位的恶性循环之中,如果用信用卡透支报单卡位,一样面临还款风险。
2、银行利息非常高,不要让为自己肯定还得起。现行的中资银行还款利息是日息万分之五,实际上是年息18%,而现行银行一年期贷款利息只是8%左右,可见信用卡的透支成本非常之高。如果只是短期资金使用,可以考虑信用卡透支,但是直销人员迫不得已需要用信用卡透支时,往往无法能够估计自身未来的还款能力。而且银行方面滞纳金、罚息等都是以全部透支金额来进行计算的,哪怕只是欠一元钱没有还给银行,仍然有可能会欠下银行一大笔钱。
3、银行信用记录是每个人的诚信记录,切勿抹黑。当直销人员陷入囤货、透支、无法还款、欠款欠息的恶性循环中后,后果就是直销人员在银行的信用记录被录入黑名单,这份名单是各家银行通用的,这些记入黑名单的直销人员,无法在任何一家银行办理个人贷款,买房买车都不可能,社会征信系统在办理相关业务时,都会拒绝办理。要记住,个人信用破产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4、勿陷入用多张信用卡使用的“怪圈”。有不少人会申请多张信用卡,通过打每张卡片不同还款日期的时间差,陷入以卡养卡、循环套钱的“怪圈”之中。在笔者看来,这种方式实不可取,很容易引发多张信用卡同时欠息的现象,后果严重;如果找私人或放贷机构借款进行地下融资,也容易引发家人朋友之间的人际问题,或是引发黑势力问题等。
5、不规范的境外信用卡慎重慎用。不少人申请加入未正式进入国内的直销公司,往往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香港居民身份和地址,这些偷渡直销公司经常使用信用卡进行交易,并要求国内直销人员办理国外信用卡,有可能实际上办理的是先付款后使用的预付卡,导致国内直销人员资金直接汇入国外直销公司,然后被卷走而财物两空;同时,伪造身份获得的信用卡,一旦发生支付纠纷,直销人员只有认赔;同时,根据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外资银行发内地发卡,需要在内地设立“银行卡数据中心”,所以,非中国人民银行批产准的信用卡,在中国大陆使用中,也会面临诸多问题。
四、团队运作的操作风险
对于部分比较玩得转信用卡的直销人员,也可能在正常使用信用卡的同时,出于个人目的,误导不了解信用卡的直销人员或是自己所处团队人员,错误地使用信用卡,给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种是危害比较大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犯罪。
最简单的,当属部分直销人员,直接借用他人信用卡刷卡,而无法到期还款,导致他人信用记录抹黑。
高明点的,当属部分团队领导人,为了达到个人业绩或团队业绩,在下属直销人员业绩没有完成时,要求下属直销人员透支信用卡,保证其个人或团队业绩,这样一方面形成了囤货,另一方面下属直销人员在能力不及时,形成信用卡欠款,既使下属直销人员信用记录抹黑,又破坏团队内部关系,很有可能造成信任崩盘,合作破裂,团队分离。
恶意性的,当属部分团队领导人,在直销环境不好,直销难民较多时,利用自己或团队之便,鼓动下属直销人员办理信用卡,先透支报单,然后如法炮制,借用银行的钱发展自己业绩。由于直销领导人承诺的未来收入只是想象中的数字,只要没有产生新报单,就会连发多米诺骨牌式的团队个人信用风险,造成多人信用记录抹黑,这种靠透支发展团队的方式注定只是饮鸩止渴。
据我国刑法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伪造或者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行为”,叫信用卡诈骗罪。上述三种典型的团队非法使用信用卡的行为,还有其它形式的团队非法使用信用卡的行为,如果金额较大,都有犯罪可能。
五、由上述风险连锁反应引发的社会风险
由于直销经济总量,在全国GDP中占有数量非常小,直销人群执有的信用卡数量占全国信用卡总数量的比重也非常小,所以,上述四种风险复合起来造成的金融损失和社会危害,相对而言并不大,但是对直销员个人,或是直销团队而言,危害则是非常大。
随着安利中银信用卡的推出,其它中资银行与直销公司对联名信用卡的发卡冲动也在跃跃欲试,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直销与信用卡的复合金融风险,相关部门应该提早做出防范。前车之鉴当属台湾“双卡风暴”对直销业的巨大冲击。
台湾直销双卡风暴,是指因台湾2005年的“双卡风暴”对台湾直销业造成巨大损失。所谓“双卡”,指的是信用卡及现金卡,“双卡风暴”重创直销业的起因就在于,有些直销公司或组织鼓励直销商,尤其是号召家庭主妇或是没有资金的年轻人,通过信用卡透支来报单进货,以达到较高业绩,从而提高奖金成数,直销公司也可借此冲高公司业绩。此举借台湾金融界吹起的消费信贷风气,和金融机构血拼冲刺发卡量并以各种名目吸引办卡者透支消费,以直全岛人民普遍透支成风。但对于没有稳定收入的岛民,在还不出钱的情况下,只好办理多家银行卡,通过还款期不同以卡养卡,这样造成的恶性循环和“双卡”18%的循环利率,发卡银行在催讨无门、不堪负荷之下,爆发台湾金融史上严重的“双卡风暴”。
台湾直销双卡风暴中,不少直销公司和直销人员深陷其中。由于直销人员大量透支冲业绩,当发卡银行紧缩核卡或借款,便阻断了“透支直销模式”的血脉,使得此类公司或组织的业绩大幅衰退,甚至造成营业危机,最典型的个案当属“阶梯英语”。“阶梯英语”通过鼓动消费透支冲业绩,在2005年时营业额冲上32亿元的历史高峰,数倍于转型直销之前。但透支冲刺的发展注定没有扎实的根基,双卡风暴后,分期缴款的会员在无钱续缴费用的情况下,大举向公司要求退货,“阶梯英语”面临挤兑、无力经营、声誉破损问题,最终宣布破产退出台湾直销市场。同时,由于“阶梯英语”让会员办理消费性贷款,类似于国内的住房消费贷款,消费会员签订的贷款合约是消费者与银行间的贷款合同,而不是与“阶梯英语”的借款合同,“阶梯英语”如同房地产公司一样,很巧妙地把还款风险转嫁到银行身上,因此,消费会员在退货后根本无法按合同向“阶梯英语”索要退款,依然需要如数持续履行与银行的贷款合同,仍然无法从“双卡风暴”中抽离。此种非常恶劣的直销与信用卡的复合风险进而推动经济风暴衍生出社会问题。与之类似的多起相关案件,导致台湾岛内金融秩序严重受影响,台湾金融主管当局迫于现实,要求各银行自2006年4月1日起,不宜再与直销企业合作办理直销商以消费借贷方式购买直销商品。
数据显示,台湾直销产业在2004年因发展迅速和信用卡的催化,创下整体产值683.04亿元台币的高峰,较前一年大幅成长31.38%;2005年下半年爆发“双卡风暴”,台湾直销产值上半年高歌猛进,下半年急速冰冻,停留在683亿元台币;危机延伸到2006年,台湾直销产值大幅缩水为553.4亿元台币,较2005年大跌了130亿元,几乎跌回3年前2003年的市场水平。事实证明,一旦对直销和信用卡的复合金融风险控制不当,将会导致风险连锁反应引发复杂的社会风险,不但会强烈冲击直销行业的正常发展,而且将极大摧毁人们对直销行业的信任度,并引发非常可怕的社会后果。
安利中银信用卡在中国开创了直销公司与中资银行合作的先例,但从业人员和管理部门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直销与信用卡嫁接之后产生的复合金融风险,一方面需要通过拿牌直销公司对直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的时候,普及、讲解、剖析信用卡等金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潜在风险,另一方面需要从行业治理角度,对中资银行和直销公司分别加以约束和规范,避免在合法直销经营活动中,采用非法手段,误导并非法利用信用卡等金融工具造成直销人员或直销团队的危害,从而肃清直销经营中的不法环节,建立良好的直销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