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 | 搜索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首页 >> 直销论点 >>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首页 >> 直销论点 >> 企业家心态不正直销不是赚快钱的代名词

企业家心态不正直销不是赚快钱的代名词

2005-10-31 00:00:00  作者:钱飞鸣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保健品试水直销,制药厂染指直销…… 

    近半年来,伴随着中国直销立法取得突破,中国企业对于直销也有着日益浓厚的兴趣。有人视之为市场潜力巨大的“财富金矿”,有人视之为突破营销瓶颈的“万能钥匙”,以至于我们可以在媒体上读到这样的话语:“直销现在就像一种时尚,在表现张力的时候,也吸引了一些老板去追逐,感觉好像不去做就要落伍一样。” 

    这是异常的冲动。 

    直销是什么?这在中国一直没有明晰的答案。高额回报以及下线网络,这些都是误读。世界直销协会是这样定义本行业的:直销是直接把商品和服务送达消费者的输送和流通渠道,通常因产品性能决定需要面对面进行,由一名独立销售人员讲解和亲身演示。 

    照此定义,我们不难理解保健品厂商的冲动。通过传统销售渠道,保健品厂商已经越来越受制于营销费用,一方面是广告费和促销费持续走高,另一方面却是消费者日趋理性。精简的销售环节,可控的营销费用,直销对于保健品销售是一种低成本的选择。 

    适用于保健品,并不等于适用于任何产品。翻看国际直销巨头的产品目录,可提供的无非就是保健品、化妆品、日常洗涤用品等几类,绝不会像眼下的某些中国企业,计划中的直销产品甚至还包括卫生纸。面对冲动的中国企业,直销从业人士都在忠告:直销可不是开超市,开百货。 

    转型直销,我们大致可以揣测试水者的心态。一方面是国际直销商的榜样作用,要知道安利一年在国内的销售额超过百亿,旗下的纽崔莱一年卖出50亿。另一方面,不断有机构声称中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直销市场。除去几大国际巨头,中国企业至少能争夺一半的空间。 

    直销果真如此前景广阔吗?国内的直销研究者纷纷发出善意的提醒。其实直销一直以来就并非主流的销售模式,在西方已有逐步衰退的迹象。专家提供的数字称,现在全世界的直销可能只有1000亿美元左右,还不到全世界商品零售总额的1%。随着网络的普及,逐渐走红的电子商务在渠道和成本上的优势绝不亚于直销。 

    12月1日生效的《直销管理条例》设立了严格的准入门槛,但8000万元的注册金以及2000万元的保证金眼下似乎都成了小数目。有消息称,目前开始直销运作的内资企业,不完全统计已经至少在1000家以上。 

    这是危险的冲动。 

    投身直销的内资企业首先要面临牌照问题。万一不能顺利拿到“准生证”,企业会面临一系列的“后遗症”。直销好不容易才和非法传销划清界线,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社会问题。 

    除了政策风险,管理风险同样危机重重。世界上并无几所大学专门研究直销,这就直接造成了直销行业的职业经理人缺位。专家们忧虑,“冲动”之下的企业只好去找“操盘手”,这难免会被一些“漂白”的非法传销头目所利用。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直销冲动可别演变成一场“大跃进”。一位从业人员如此警示:“最可怕的是企业家心态不正,急着赚快钱,这不但会给企业带来风险,还将给社会带来隐患。”
责任编辑: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版权说明:

    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者根据您的意见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 尽快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直销网联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 http://www.zhixiaowang.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页底导航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专家专栏 |  非法传销 |  直销企业 |  教育培训 |  健康美容 |  直销人才 |  直销杂志 |  资料下载 |  招聘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