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 | 搜索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首页 >> 直销论点 >>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首页 >> 直销论点 >> 直销的罪与罚(三)

直销的罪与罚(三)

2005-10-02 00:00:00  作者:邝新华   来源:互联网  点击:

    那谁会搭上第一班船呢?

  “第一班船”没有诱惑?

  根据媒体报道,明年2月份左右,最多不会超过二十几家企业将第一批拿到直销牌照。而在这条独木桥的前方,正挤着成百上千的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04/05财年安利的中国市场营业额达到了20多亿美元,与去年持平并略有微升。

  刘忠说:“海尔集团、深圳万基集团、健康元集团等内资企业都想试水直销。为什么呢?他们看到安利一年的营业额就接近180亿,这让很多保健品公司的老板们刮目相看,没想到直销能有这么大的魅力。”

  “我个人认为,政府对内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是持欢迎态度的。如果哈药集团、万基集团、新时代集团这样的企业进入这个行业,至少他们可以和外资强强对话,可以改变外资一统天下的格局。”

    然而,对于像安利这样的行业龙头,却没有表现出很强烈的尽快获得牌照的欲望。

  安利全球执行副总裁、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李锦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001号牌照对我来说不是最关键的事情,最关键的是拿到牌照后你的业绩,有多少消费者购买,这种事业机会帮助了多少人,其它都是形式,也可能是一种虚荣。

  对急于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安利的做法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因为大家看到的不仅仅是9月初颁布的两个条例,也不仅仅是今年年底申请牌照这个事件,而是直销市场的合法化和日后政策的演变。

  刘忠说:“政府要为直销净化市场,给这个行业一条出路。但目前的政策是非常严厉的,甚至是高压的。现在有很多大集团都想试水直销,我希望他们要冷静。要理性地看待两个法规和几个细则。做到真正了解法规的含义。”

  对想加入直销行业的企业,吴雁给他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等等看”。

  但是,在这种“血色恐怖”中,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纷纷表示要进入这个行业呢?这些直面惨淡的企业看到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要等等看,因为现在是“严打”阶段,正是落实政策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等等,难道因为多层次直销以后还要开放?

  多层次直销还有未来?

  在国际上,多层次直销一直都是像安利这样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在这次政府与国际贸易组织的条例接轨的立法中,政府坚决地否决了多层次直销的法律地位。

  安利公司南方区总经理陈朝龙透露了安利调整后的模式,今后安利经销商将主要从事产品推广,售前售后服务以及举行一些展示会等,公司根据他们的工作绩效给予报酬,安利的18万名经销商将面临转型,培育直销员的任务将由安利公司直接来管理和培训。安利将通过产品推广、销售服务、品牌建设等绩效,给予经销商计算报酬。

  在这种热情的背后,预示着已经在场的企业们希望和政府达到协议,而协议的关键内容很可能就在于怎么做才能尽量少的改变但又能脱离多层次计酬的嫌疑。

  郑李锦芬曾表示,现在,直销业有了一个法定地位,中国的直销业以及管理模式还有个不断完善的空间。我们不会继续为多层计酬大声讲话,但是在行业内部,在与学者、与政府沟通时,会在适当时候进行表达,这些是后话。

  企业与政府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说到,制定条例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履行我国的入世承诺,所以条例的内容要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入世承诺,要与WTO规则相一致。

  刘忠认为,以团队计酬为核心的多层次直销不会就此在中国消亡。即使在这次新牌照的审核中,还会有一到两家企业的多层次直销以变形的方式出现。而这种变形,自然是要跟高层协商好的。

    不仅这一次,多层次直销在未来还会有空间。

  所以刘忠认为:“并不是说非走团队计酬才行。因为立法的原则是逐步开放,等待也是一种出路。等待不是死亡。当我们的市场秩序净化好了,当我们的企业自律做到了,当我们消费者意识、素质提高了。政府决定开放团队计酬,市场就是这些有规模的大企业的。”

  “如果够条件的,我想现在还是一个好时机。因为这个行业要立法了,对于一些有规模经济的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11月1号到12月1号这三十天是一个危险地带,是罪与非罪的一个界限。这三十天你过去了,前面是一个光明大道,如果过不去,永远是沼泽。

责任编辑: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版权说明:

    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者根据您的意见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 尽快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直销网联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 http://www.zhixiaowang.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页底导航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专家专栏 |  非法传销 |  直销企业 |  教育培训 |  健康美容 |  直销人才 |  直销杂志 |  资料下载 |  招聘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