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直销复牌时“早起鸟儿”饿肚子
2005-09-02 00:00:00 作者: 来源:互联网
中国加入WTO之后,保护期的结束,预示着直销将不得不面临“复牌”。世界著名的直销公司安利、雅芳等跨国企业早已对此迫不及待。当初,他们为了配合中国政府的“制止传销”政策,将直销改为了适度的店铺销售。其他中国本土直销公司也纷纷改换门庭。“传销”公司基本上都已偃旗息鼓。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世界版图内的直销列车不可能仅在中国滞留。 “早起鸟儿”饿肚子
4月初,雅芳取得国内首张直销试点牌照。
尽管在业内,早已流传着只有29家内外资企业可以拿到牌照,但这并不能抑制更多企业对从事直销的冲动。2005年初,某直销杂志和某直销专业网联合选出天狮集团、美国如新、雅芳、安利、中国新时代等30家他们认为第一批拿牌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早在2004年11月,内资直销企业武汉瓜拿纳就已向商务部申请“直销经营许可证”。武汉瓜拿纳1998年开始转型做传统“加盟连锁、特许经营”店铺,6年发展连锁店200家。据董事长张华表示,对于直销前景,他们喜忧参半。喜的是将有法可依,忧的是一些企业将被挡在“门外”。
仙妮蕾德则是另一种心态。这家1991年就进入中国,1998年稍做沉寂后就改头换面(直销+特许加盟)出现在市场上的企业,2004年,采取低门槛(拨出比率有所提高;取消长期优惠顾客获得优惠金的时间限制;顾客累计购买1,236元产品即可成为长期优惠顾客)吸收会员。直销立法临近,该企业采取了安利、如新一样的心态:在试点牌照未拿到之前,选择了“安全第一”的策略,加紧“门户清理”。
直销复牌正当时
无店铺销售在海外的发展很快。二十世纪70年代,无店铺销售在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占到销售额的20%,80年代占到25%,90年代上升到30%以上。
但国内的直销公司却没有发展起来,这跟中国的大环境不无关系。一些从事无店铺销售的单位只学到了外国公司的表面和简单的思维,如我卖得多,发展的人越多就赚得多。反而一些实质性的内核却没有学到,造成形似而神非。
前些年,直销在我国刚刚兴起,却搞成了传销,被人称为“老鼠会”。因为无法统计营业额,偷税漏税比较严重,人们也分不清什么是直销什么是非法传销。不法者又趁机进行非法操作,欺诈现象经常发生。冲破了人们的道德底线,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无店铺销售定会越来越普及。因为传统销售成本愈加成为“无底洞”:商业用房的房租会越来越贵;店铺的装修、布置也要花钱;接下来要在市场上投放广告,花钱且不提,仅仅想精确地找到目标顾客,又谈何容易?而无店铺销售不但节约了这些成本,还能很快地找到目标顾客,准确服务于目标顾客。从目标顾客来看,传统的是“一对多”,无店铺营销能做到“一对一”。这样就有利于及时准确地了解顾客需求。特别是从销售渠道来看,更是有很大的优势。传统的销售方式都是经过一次批发,二次批发,再经过零售,中间环节很多。而直销营销却是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
“分羹抢食”各显其能
如果你不经意中来到位于上海南丹东路113号,中新大楼安利徐家汇店附近的茶馆和咖啡馆,会经常看到生意奇好,三五人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的场面。你千万别以为他们无所事事。他们正在工作。用安利资深营销人士的话说,喝茶是他们的工作方式之一。目的是招募销售队伍和出售产品。另一内容就是在此上课接受培训。
据直销业界的公开统计,目前全球有850亿美元市场空间,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市场份额实在不小。2003年,中国直销市场总营业额2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安利正在悄然筹划
据安利高层透露:到本财年结束,安利的店铺将增加到200家。为适应这一扩展计划,安利除在广州设有中国区总部外,还将在北京、上海单独设立地区性办公室。并在沈阳、成都、武汉等众多城市建立区域性储运仓库。同时,安利开始转变其在中国的发展策略。2005年,安利主打“雅姿”。广告投入很大,第一次做了电视广告,独家冠名赞助世界著名音乐剧《剧院魅影》,以及请影星俞飞鸿担任雅姿大中华区形象代言人。据了解,此前安利的大部分业绩,都是营养品纽崔莱带来的,庞大的市场需求使纽崔莱数次断货。目前,当大多数直销企业都把力气放到营养品上时,安利决定“内外兼修”:你打营养品,我打化妆品。先人一步。
雅芳忙于通盘布局
5月12日,雅芳在沪宣布:正式启动第五代专卖店形象改造工程。根据计划,此番形象改造本月起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专卖店率先试点。年内计划扩展至少100个城市。并用2~3年的时间,完成6,300家店铺的改造。这是雅芳通盘布局中重要而有计划的一步。早在1999年雅芳首家专卖店广州开张,就一直在稳步推进渠道部署。第五代雅芳专卖店更加时尚、新颖。并新增“收费美容”业务。
据了解,1998年6月15日,雅芳成为中国首家获得政府批准转型的企业。采用批发、零售方式销售产品。雅芳也是中国单层次直销的倡导者。雅芳的专卖店,深入社区和大街小巷;雅芳的销售网络,仅次于中国邮政和柯达。在雅芳办公室,记者发现营销部门员工紧张而忙碌。桌上文件堆积如山,他们每天需要处理来自所管辖区域内销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南方李锦记“闷声发大财”
这家1998年转型中处于边缘地带的企业,直到近两年才出现在公众面前。2003年9月,作为七家企业之一赴厦门参加商务部的“第一次厦门会议”。2004年9月,再次被商务部圈定为直销法规座谈会参会企业。媒体追踪才发现,就是这家企业,5年内悄悄开设2,100家加盟店,2005年2月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建成的新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全自动瓶装口服液首期年产值达50亿元人民币。其已形成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服务的完整网络。
仙妮蕾德丝毫不落后
目前,这家主要生产护肤化妆品、饮食品和家居产品的公司,在广州、天津和北京设有分公司,开设经销店铺达5,000多家,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除了传统的直销公司,连平时不做直销的企业联合利华也对直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月初,联合利华上海总部抽调7名员工组成直销项目小组,联合利华中国公司对外事务部副总裁曾锡文是成员之一。其新闻发言人吴亮表示,该项目小组主要做一些调研,为直销立法后的市场做准备。联合利华涉足直销并不让人惊奇,它的直销业务在泰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做得比较成功。此外,联合利华的竞争对手宝洁公司对直销立法一直十分关注,高端产品SK-Ⅱ的销售就借鉴了直销模式。
挖角留人防不胜防
直销界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两个好朋友,分别在雅芳和安利工作。他们之间经常有一些私人事务需要快递资料。尽管在同城,他们也不会直接让快递公司在两个公司之间来往,而是共同找到一个中间人,宁愿多花钱和时间在中间人这儿做一个中转,也不愿让公司其他员工知道他俩之间在交往。
这个悲情故事所反映的是直销企业之间的残酷竞争折射现象。而且,这种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起来。未来竞争,决定胜负的是人才的竞争。这是由行业的特点决定的,人的素质起决定性的作用。划分场地、直销牌照都是表面的,最终决定的是人才。
一位天狮直销商说的很直接:“我们大量收编团队。条件优惠!是精英的直接联系我们!”为吸收更多人,他创办天狮直销网,自任站长。“首先我有3年的经验,可以让大家掌握成功的方法,不再走弯路,节省你宝贵的时间,去开拓更多的市场。我有各种各样的资料可以提供给你,公司的各种消息你会迅速的知道。”
安利很看重人才培养。在团队培训方面,上海每个区都有固定的正规教室,有专门的培训老师进行销售人员培训。不过安利发现,以前只需要解释“安利不是传销”就能招来人才,但现在不行了。要详细分析安利和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劣势才能奏效。而他们的课程设置,也增加了同行竞争的内容。
雅芳用人似乎不在安利之下。据了解,1998年雅芳转型时,一度陷入危机。为留住人才,公司引入住房福利并为关键员工提供优厚薪酬。这使它在最艰难的1998年,人才流动率只有14.9%,保持了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雅芳对刚毕业大学生的培训长达1年。见习人员的培训也有6个月。并注重运用奖励和鞭策机制。
从某种程度上说,关键人物的流动,给公司带来的绝对是爆炸性的影响,雅芳和安利也不例外。3月份,安利大中华区对外事务首席代表兼总监何凯立的离职,就引起了业界对安利公司未来的置疑。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国外直销企业的大规模进入为一直想离开安利“另谋高就”的骨干们提供了最佳的机遇。其实,有的根本不用去挖。眼下不少安利中国的员工都在与其他直销企业暗中接洽。
斥资8,000万元人民币创建天狮职业技术学院,并曾对外宣称“创立国际知名品牌就要有高素质人才储备作保障”的天狮集团,2004年遭遇重大人事事件“骆王钱事件”—“精神教父”骆超、大中华区总经理王君平和执行总裁钱港基相继离开。与此相关联,天狮中国区数十位高管相继离去。人才离去让天狮遭遇重创。事件发生一年后的今天,新团队未能让国内的营业额再保持此前3倍的增长速度。
“战国时代”谁能胜出
可以预见,直销立法前夕和立法后的一段时间,企业之间的“江湖争夺”必将难解难分。目前有上百家企业想进入直销业,随后必然会有段激烈的淘汰过程。企业逐渐会减少为8~10家,最后也就是两三家垄断。
安利也在采取各种措施拓展市场机会。据知情人士透露说,为了加强物流能力,做到“家居送货”,安利正在与香港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接触。其初步意向是物流合作,但从长远看不排除进行电信方面合作的可能。
目前,安利已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安利徐家汇店已经明确宣布:凡用建行卡刷卡购买安利产品,可以得到1%的现金返还。安利还准备提高净营业额换算比例。目前营养品为85%,化妆品为71%。有消息说,将把化妆品的比例提高到85%。
广州是美资企业如新(Nuskin)的必争之地。2003年1月该企业全面进驻中国内地,一口气在上海、广州、福州等地开出108家直销零售专卖店。2003年,其营业额也大大超出了当年的计划目标,达到3.3亿元人民币。2004年,如新追投5,000万美元,使其在华投资增加到8,000万美元。长达8年的进军国内市场计划正式铺开。如新中国区总裁邱锦云表示,今后5年准备再投2,000万美元。目前正在评估一个价值1,000~2,0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希望在上海、浙江、广州3地选址扩建工厂。还预计将在5年内投入3,000万美元的广告费用。
5月15日,如新全球个人保养品总裁白茉莉来到上海并约见媒体,做客网易商业频道。她看中的正是中国个人保养品7%~8%的年增长率和全球60亿美元护肤品年销售额。“我们想通过10年的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直销公司。”
各打各的算盘。注册在马来西亚的中山市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目前已有专卖店2,000多家,据说还曾经赞助全国“两会”。这家以经营中草药功能性保健食品为主的企业,充满着对市场的期待。2004年3月,天狮投资4亿美元在上海兴建国际健康产业园,并斥资40亿元人民币在沪建立投资中心。长期转战海外的天狮,触角开始关注内地市场。而传统的专卖店和药店为主的安心生活,则处于观望姿态。
依法经营最是根本
中国现在要把直销重新做起来难点当然很多。因为起步走正了就会往好的方面发展,而一旦走歪了再扶正就很难了,得花更大的力气。过去的传销已经把名声搞臭了,现在还有很多人将传销误认为直销。而且在国内,直销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消费者心态的改变,法制的健全等。
直销好处多多。在发展过程中,诚信和法治是关键。矫正社会心态很重要。从业者不要以身试法,不值得为一点小钱把自己的信誉葬送掉。要逐步改变人们比较浮躁的心态,改变那种成天想发财发大财,一天吃一个大胖子的心态。要把直销当成一个事业去经营才能发展起来。要想将直销的路走正走好,一是直销商拿到手的必须是真正的好商品,二是顾客和社会要信任它。现在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我怕你给假货,你怕我不给钱”,这样的心态带来了很多道德风险、经济风险,做起来就很难。如今这个问题立法正在予以解决。首先,资格的审定。什么人可以做,每个步骤如何做。然后,彼此之间的利益、权益划分是如何实现。还有产品问题,就是哪些产品适合哪些法律。没有店铺并不意味没有存货地点。这些如何设置。诚信服务要建立起来,质量要能保证,它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对从业人员的监管,售货网络的发展,相应的制度,相应的法规跟上了,直销就能发展起来。在这一点上,国外做的比较好。有一些是完全可以照搬的。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项一项的具体落实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它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又不能因噎废食。更应该在发展中不断规范,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