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 | 搜索    
      
当前位置:专家专栏首页 >> 甄刚 >>
当前位置:专家专栏首页 >> 甄刚 >> BS记者-繁华落尽看直销(十)

BS记者-繁华落尽看直销(十)

2006-03-01 00:00:00  作者:甄刚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今早在网上看到据说出处是《第一财经日报》的这篇文章:《安利大规模整肃经销商 近期安利产品市价回升》 ( http://biz.163.com/06/0307/03/2BJ4TRJ500020QGP.html )。

    这里转引王大记者所引用的“安利全国业务总经理杨王秀萍”在“安利近期的内部刊物《新姿》”上指出的话:“削价现象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营销人员为使自己的短期利益最大化,如在短期内达至某一业绩、职级,或者为了获得研讨会出席资格等,不顾公司营业守则规定,主动采取削价销售,通过操纵和囤货等手段人为制造出产品需求和销售业绩的假象。”凭良心说:有做安利的或者做其它直销公司的直销商会从内心里同意这些话吗?削价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市场供求关系的一种表现!如果某样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你是卖家,你可能去削价倾销吗?比如电视里报道上回北方大雪,公路都被封住了,被困住的司机和旅客们都没吃的,村民们兜售方便面,一碗卖到25块钱,请问,要是你当时在现场,你是卖方便面的你会去削价卖一碗一块钱吗?

    实际上,出现削价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本身的多层次佣金制度!就拿安利来说,当大象腿产生,下级把自己顶死时,除非自己囤货,靠囤货的业绩超上去,才能多一个3%,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团队很大,小组业绩很高,自己却领不到奖金!但是,囤货会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即自己获得的奖金都是产品的形式!要把产品变现怎么办?只有靠销售,可市场是有限的,大家都囤了那么多的货,怎么能卖出去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削价!

    因此在这里,安利完全颠倒了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它把削价行为指控为本公司营销人员(直销商)为达到个人目的而采取的不良手段。而按照这样的逻辑,包括开除在内的对营销人员的任何处分自然都是恰如其分、无可指责的!

    咱们的王大记者在这里就起了狐假虎威、为虎作伥的角色,引用安利提供的资料曰:“2005年第四季度,安利在全国各地共打击削价案件979件,比上个季度同比增长了150%;开除商户1688户,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86%,其中包括中级经销商142户、高级经销商79户、特二级经销商2户。”不知道王大记者知道不知道这里所谓的“中级经销商”、“高级经销商”和“特二级经销商”是什么概念?你知道他们一个月赚多少钱吗?你知道他们得到的那么多的钱是怎么算出来的吗?如果你不知道,那我告诉你:是因为安利的多层次佣金制度!

    同样是这位王大记者,首先在去年的12月初向玫琳凯发难,指控玫琳凯做传销。我倒想问一问这位王大记者:既然这两家企业采用的都是多层次佣金制度,凭什么说玫琳凯属于传销,而安利就不是?你既然如此痛恨传销,干嘛不把当初仇恨玫琳凯的那股子劲儿拿出来发泄到安利身上,反过来却要采访安利,拿安利官方发表的冠冕堂皇的数据和言论当成新闻发表?

    答案请读者们去想吧。
责任编辑: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版权说明:

    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者根据您的意见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 尽快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直销网联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 http://www.zhixiaowang.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广而告之

页底导航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专家专栏 |  非法传销 |  直销企业 |  教育培训 |  健康美容 |  直销人才 |  直销杂志 |  资料下载 |  招聘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