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 | 搜索    
      
当前位置:专家专栏首页 >> 龙传人 >>
当前位置:专家专栏首页 >> 龙传人 >> 直销人的企业家标准

直销人的企业家标准

2005-07-01 00:00:00  作者:龙传人   来源:互联网  点击:

——由《财富》论坛所想到中国直销人 

给《中国直销》约稿

义利合一、思利及人━━财富的责任这是本届财富论坛的重点议题之一,也是我们中国直销人值得借鉴的。 
 

财富论坛的六大焦点中(六大焦点:人民币升值是经济问题无关政治,人民币今天不升值;中国资本市场的机制压力;银行改革;中国能源行业压力和潜力;中国贫富差距,富人有责任帮穷人改变生活条件;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压力),贫富差距再次被提及,并以“富人有责任帮穷人改变生活条件”的声音呼之欲出。

在成思危围绕这一主题的精彩发言中,更是让我想到我们国内的直销人在做人、为富方面更应以一个企业公民的标准严以律己。 
 

人与自我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我们社会个人人格的分裂、个人人格的紧张似乎成为一种常态。这不仅表现种种违法活动上,更重要是的表现在个人的消费倾向与个人的经济行为上。

就中国市场环境来说,目前国内整个直销市场普遍存在一种心态,即一夜暴富之,大家已被误导——“直销”方式能用最短的时间倍增为坐享其成最多财富。

尽管追求个人利益是市场经济的法则,但是这种法则必须建立在基本的做人准则上,要让大多数人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如果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一部分人掠夺另一部分人,是上线宝塔尖榨取塔底直销加盟群,或社会大多数人不能够分享社会经济成就的成果,那么这样经济发展能得以持续?

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是我们许多传统企业也是直销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之一。饱含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让我们的客户将我们当作一个真正能够依赖、一起成长的合作伙伴。

责任和利润绝对不是玩制度游戏的博弈关系,直销人和企业也承担着必要的社会义务。 
 

“为富之道”

“富人应该有责任帮助穷人改变生活条件”,在会上,成思危强调,如果穷人和富人的问题不加以解决,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胡茂元更以一个寓意颇深的故事揭示了其一贯强调的合作共赢理念:上帝给了每人一只长柄的勺子,地狱里的人骨瘦如柴是因为他们无法将饭送到自己的嘴里,天堂中的人丰腴滋润是因为他们互相喂饭吃。

当今的“为富之道”,就是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让更多的顾客满意而归;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每个生物群落个体之间都是互动的,都有自己的规则,规则一旦被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都要受影响。透明的责任感、道德、良心这些人类拥有的情感,也许就是我们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生存形成的必要规则。

要将全世界的穷人视为需要商品和服务的潜在市场,让穷人成为消费者,从而让商业和穷人同样受益。 
 

直销人的企业家标准

即使各国的法律、法规、条文大相径庭,但全球的企业在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大体一致。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家精神、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与其成功与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会场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认为,生意人是完全的利益驱动者,为了钱他可以什么都做;商人重利轻离别,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企业家是带着使命感要完成某种社会价值的。企业的公民意识正是源于这种企业家精神。    

富有激情,有梦想、勤奋、拼搏和探索,敢于想象实践,探索,也包含冒险;有眼光、胆量和组织能力;理性地去对待冒险,企业的发展总是有风险,企业的开拓过程就是一个理性的冒险过程……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蒙牛老总牛根生也如是表达自己的企业家理念。

事实上,做一名优秀的直销人同样需要如上的品质,富于激情,敢于冒险。他们同样如传统企业家那样的偏执并坚持自己的信念,将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就是直销人的特质。同样,在他们的文化理念中,义利合一、思利及人乃是最重要的一点。 
 

成思危还强调,目前有80%的财富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上的,而这些人只占15%,同时他大力倡导富国应当帮助穷国,使得国际环境有进一步的改善。落后者也需要学习先富者的先进管理与理念,

因为经济只能给我们带来近期的效益,

而科技可以给我们带来长远的效益,

教育则可以为我们带来更长远的利益。 
 

直销行业最大的特征是:始于培训、终于培训、素质就业。

链接:

做小企业就是做一小部分人的孙子,做中型企业就是做更多人的孙子,大家做大企业就得学会做所有人的孙子——财富论坛上郭广昌一席话迎来阵阵掌声。(本文作者系中国高速营销通道网总裁)
责任编辑: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版权说明:

    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者根据您的意见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 尽快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直销网联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 http://www.zhixiaowang.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页底导航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专家专栏 |  非法传销 |  直销企业 |  教育培训 |  健康美容 |  直销人才 |  直销杂志 |  资料下载 |  招聘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