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韩国直销 谋求本土发展
2007-01-01 00:00:00 作者: 来源:互联网
随着中国直销立法,直销在中国的地位和身份日益明朗,各大国际直销公司也以此为契机纷纷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照此前来看,虽然国内直销企业仍旧停留在申牌的初期,但国内直销市场的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随着大型国际直销巨头的加入,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直销业即将步入竞争白热化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这种竞争会很快被拉到国际经济的大舞台上。这样一来,国内本土直销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众多实力不济的企业将面临被吞并或淘汰的危机。所以,综观世界直销发展趋势,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直销经验,以规避风险、寻求突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韩国直销专家赵永甲先生。他分别就韩国直销业的历史和现状、韩国直销与中国直销的区别,以及对中国直销行业的建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韩国直销业的历史和现状
韩国最早的直销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一批韩国人到日本学到了不正规的直销,他们回到国内便开始了传销。那个时候韩国国内的直销和传销是没有区别的,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期,伴随着安利、如新、仙妮蕾德等直销公司进入韩国,韩国国内正规的直销运作开始。但是,因为传销在70年代的消极影响,使得人们对直销印象很差,所以,即便是正规的直销开始出现,人们还是难以接受。
后来,韩国的专家和教授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直销经验,用来引导国内直销业的发展。1995年,韩国直销正式立法。立法后,政府坚决打击非法传销,扶持正规直销,直销业的发展直线上升。但是,传销也在此时死灰复燃,它们模仿直销的特点,开始了更加疯狂地运作,人们对直销的看法也因此变得更加不好。1997年后,直销行业在韩国出现了一次发展高峰,但这种良好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直销行业严重影响了传统行业的利益,传统行业的老板和媒体联合起来,对直销进行了打击性地宣传。这次打击使80%的直销人停止了直销运作。
留守的本土直销公司开始虚心学习大型跨国直销企业的先进经验.在2000年以前,外国的直销公司几乎占据了韩国国内的整个直销市场,但在2000年以后,韩国本土直销公司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外国公司。2003年开始,韩国本土直销公司(例如JV公司、HighLiving公司)的营业额就已经超过了外国公司。现在的韩国,除了安利公司还在发展以外,如新和仙妮蕾德都已经基本停止了运作,韩国国内现存的主要是几家土生土长的内资直销企业。
韩国直销与中国直销的区别
首先,韩国直销与中国直销最大的区别在于:韩国直销法允许直销多层次模式的存在,而中国直销法却严厉禁止多层次。其次,韩国法律对直销公司所销售的产品有很严格地限制。法律规定:直销公司销售的产品不能低于韩币150万元(折合人民币1.2万元),并且仅限于生活日用品和能够重复消费的产品。而且,韩国直销法的作用只是为了打击传销,并不保护、支持和鼓励直销。所以,在立法的前后,直销局面并未发生太大的转变,也没有改变直销在国民心中的地位。
对中国直销行业的建议
赵永甲先生认为,韩国直销企业的最大优点在于他们能够虚心学习、从不服输,并敢于超越行业老大,而中国的大部分直销企业却没有勇气去挑战第一。
除此之外,曾就任国内多家直销企业营销顾问的他,还就中国直销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直销企业老板的心态要端正。中国直销企业的老板许多都不具备作为领导人的实力,要么缺乏直销市场的实践经验,要么就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缺乏专业的管理能力。再加上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那就是外行在指挥内行做事。这往往导致企业没有一个正确的核心领导,企业也就根本谈不上发展进步了。
第二,教育问题制约了中国直销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直销行业中大部分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都比较低,并且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文化、素质水平都有待提高。而且目前中国直销的教育基本上只是停留在直销员这一层面,很难深入到顾客这一层面。显然,如果终端顾客得不到教育,对产品没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顾客的忠诚度就会下降,就很难长期、稳定的使用直销产品。这也是实际运作过程中很多直销员面临的困惑。
第三,员工问题。直销行业中的员工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一是员工之间的恶性竞争。中国的直销企业往往不能给予直销人员根本性的保障,导致了大量的直销难民,同时,员工之间也存在很强的竞争,并且这种竞争往往是恶性的。这两个问题是中国直销行业所急需解决的。
相较之下,韩国直销企业在教育和顾客问题上处理得很好,这也是他们为何能在短短几年内超越外国直销公司的原因所在。虽然两国的国情不同,但有很多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直销企业借鉴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