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品牌的突围之路
发布: 2008-08-25 23:13:00 作者: 宋健 来源: 新华商
重压之下,推陈出新
三珍斋在市场上表现出的不适应症候,某种意义上说,是国内百年品牌企业的一个缩影。
三珍斋如果能及时地在管理、营销、品牌上进行创新,销售渠道会更畅通,起到品牌搭车,产品上路的作用。令人惋惜的是,品牌所带来的短期兴奋遮蔽了三珍斋的眼睛。
三珍斋的渠道收缩,虽然有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但是却非最佳选择。三珍斋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尴尬局面,主要是因为过于相信品牌的号召力,其销售策略没能及时与产品市场的需求保持一致,应该对一些策略进行调整,强化营销渠道建设,进一步融合与经销商的合作关系,将渠道的链条打造得更结实,并应顾客的诉求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结合一些必要的营销手段,从产品、公司、研发等方面进行多层次整合形象传播,这样营销工作才会更加具体化、立体化,公司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才能真正持续地增强。但三珍斋却选择了在渠道上进行“瘦身”,这种不恰当的决定,注定三珍斋必将退出传统的店铺销售渠道。
三珍斋有自己的想法。由于投入市场的成本在不断地增加,产品在超市的销售额增长却不明显,超市的局限成为了三珍斋销售的瓶颈。这时候,三珍斋需要一个极节省投入资金的平台,而网络销售低本高效的优势,正适合现在三珍斋的发展局面。而且开设网店还能增强老字号生命力、开拓年轻市场、间接地对实体店面的销售起到促进作用。
鉴于网络销售的这种优势,2006年,三珍斋扬弃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将销售重点放在网络上,在淘宝网开了一家网店。
由于现在很多的百年品牌正处于观念更新的交替中,网络销售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方式,变数频仍,使很多企业都不敢轻易试水。而三珍斋的转型无疑是给众多商家打了一针兴奋剂,让企业认识到网络直销对品牌推广的作用——通过网络,可以低成本地将品牌推广到全国,无形之中为百年品牌在突围上指引了一个新方向。
西泠印社:洗“心”革“面”
1904年,清朝光绪年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创建了西泠印社。1913年,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让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在海内外金石书画届的重要地位。
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冲击,这一百年品牌如执杖龙钟的老太爷般渐渐衰老。如今,西泠终于从文人清高的自我迷恋中清醒过来,洗“心”革“面”,开始了自我拯救……
百年品牌等待突围
西泠印社在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并不逊于某些官方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泠印社已成为了中国文物史上的一位守护神,其意义不容抹杀。
西泠印社之所以被称为文物的守护神,是因为在抗日时期,西泠印社的社员为了保护文物,停止了一切社团活动而将保护文物当成社务重点,为此损失了很多的业界精英。然后是文革的十年动乱,西泠印社多次被抄,大批文物、艺术作品被毁,社员为了保护文物而遭到了迫害。西泠印社在这两次劫难中,牺牲了大量的成员,而换来的成就是保护了文物,给中国保存了丰富的历史素材。
文革结束后,西泠印社得到了重新发展的机会。西泠印社重新组建起来,并吸收了大量的社员。然而在看似风光的表象背后,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给西泠印社种下了沉寂的基因。
那时候的西泠印社还是杭州市文化局管辖的一个下属文化单位,与剧团等文化单位的性质差不多。所有财务权人事权均归文化局西泠印社办公室管理。当时的全部家当主要分为四块:西泠印社社团、西泠印社、文物管理部门、杭州书画社。家当不多,但知名度高;人员不多,但经济效益好。西泠印社备受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专家推崇,也为国内专家所看重。
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人们的眼球被市场经济的消费性、娱乐性吸引,舞文弄墨的兴趣逐渐消退。文革的冲击使一些学术功力深厚的社员相继早逝,让西泠印社对印学的研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深入,严重影响了西泠印社的权威性和美誉度。另外,与中国所有改革前的单位相似,体制的僵化与落后,限制了西泠印社的灵活发展,最终使其淹没在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社领导班子频繁调整。文化局在更换西泠印社的领导班子时,说西泠印社这架机器是好的,只存在领导班子等零件没有搭配好的问题。第一次说这话的时候,社员都相信了,后来走马灯似的一次又一次换班子开大会再这样说便没有说服力了。摆在眼面前的事实是,从1984年到2003年20年换了6任领导,经济从80年代800多万的年销售额、150万利润的历史高点,一步步滑落到2003年竟然亏损了150万,靠借贷给职工发放基本工资的情况。历届领导班子都是长官意志的产物,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去研究西泠印社应该有的科学发展机制。
那时侯,因为这种管理模式,西泠印社被人称之为“坑”,说是谁跳进谁死。以至后来文化局的领导谁也不愿被派到这个单位去了。种种表象,标志着西泠印社正在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