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专访安利(中国)副总裁陈朝龙
关键字:新华社 专访 安利 陈朝龙
5月29日,记者专访了安利(中国)副总裁陈朝龙先生,从他热情洋溢的讲述中,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作为直销业领军企业的安利公司,是如何通过不断的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而建立核心竞争力并实现着自身快速发展的。
安利(中国)副总裁陈朝龙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安利一直以来都热衷于慈善事业,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安利公司也为了灾区捐了3000多万元,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慈善捐款和公益活动在战略上需要与自身业务有一定的联系,您作为一个资深管理者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陈朝龙:四川这次受灾,截至目前,安利公司捐款捐物累计投入3300万元,并不是因为作为一个商业企业,我们要赢取商业利益。而是作为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要求我们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增强与广大消费者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对于品牌、公司的认同,以及对于营销队伍的认同,都是很重要的,而且这个并不是商业上可以直接计算的好处。安利公司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在中国能够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营销人员满意度的认同,这样才能长远的让我们的企业在中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记者:在吉林省地区我们会经常看到安利营销人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身影,包括在四川震灾后,安利的志愿者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志愿服务中。据了解,这些志愿者都是安利的普通营销人员,作为一家美资大型日化企业,让营销人员都能够认同安利的公益行动,企业的号召力从何而来?
陈朝龙:在西方国家,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大部分企业都会在慈善方面投入资金和人力。安利公司从59年前美国开业到今天,一直都秉承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理念。从15年前进入中国开业以来,安利也一直致力开展公益活动。作为一家在中国扎根发展的跨国企业,安利(中国)始终不忘关怀民生、回馈社会。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有着一群非常热情非常积极的营销人员和员工,他们也极其认同安利的公益理念。社会公益事业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需要更多人力方面的支持。
记者:安利在公益事业方面投入很大,请问安利在进入中国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公益事业投入的资金总额有多少?另外,企业都是追求高利润的,安利在公益事业投入这么大,这两者之间是不是会有矛盾?
陈朝龙:安利(中国)自开业以来在公益事业上的投入已经达到1.9亿人民币。我们认为这方面投入与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国这个市场里面,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感,社会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作为一个企业也必须要对社会负起这个责任,然后才能去获得更大的利润,安利公司从开业到今天都是秉承这个理念经营的,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才得到不少的认同,我们甚至还得到联合国颁发的一个环境保护奖,这对于私人商业企业来说是很难得的。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照顾,对于环保的严格要求,获得联合国有关组织的高度认可,这个奖项对于我们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记者:中国体育"新贵"刘翔签约安利纽崔莱,使得安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安利是如何准确把握和洞悉品牌建设的前瞻性的?
陈朝龙:谈及品牌建设,首先优质的产品是重要的。其次,就是要有好的服务。安利有着一群积极向上的营销人员,他们不断的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我们的服务优势是,多一份营销人员为顾客贴心周到的服务。同时,安利在过去做了大量社会责任的项目,包括对员工自身、环境、消费者负责,及对社会负责,这些对亲和力的建立是不可缺少的。纽崔莱一直倡导"运动、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运动这个平台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运动员的角度、从市场活动的角度,如少年NBA、健康跑等,都围绕着运动的角度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刘翔是非常成功的品牌代言人。通过刘翔让人联想到北京奥运会,牵动人们对产品的关注。传统的工具,加上独特的服务技巧,让安利的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很多当时进入中国的直销品牌,经过十多年的洗礼都销声匿迹了,安利为什么能够存活下来,并且不断壮大呢?
陈朝龙:过去的十几年对于安利来讲是很不平凡的,从开业到直传销禁令到后来直销立法,到今天多元化营销模式的诞生、推动,这一过程中,少一分创新和努力都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安利的员工队伍上下一心,一起出谋献策,一线的营销人员积极主动,他们在市场最前沿,把大量的信息反馈到公司,这些信息贴合消费者的需求,让我们熟悉市场前沿的需求。有了前沿的需求,有了员工队伍的上下一心,有了创新思维的带动发展,加之社会各界的支持,才有了安利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