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 | 搜索    
      
当前位置:直销企业首页 >> 获牌企业 >> 安利(中国) >>
当前位置:直销企业首页 >> 获牌企业 >> 安利(中国) >> 安利中国副总裁黄圣文:除了守法更重要的是自律

安利中国副总裁黄圣文:除了守法更重要的是自律

2008-04-14 16:45:07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
关键字:安利 黄圣文 守法 自律

  安利中国的管理层,绝大多数人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董事长郑李锦芬来自香港,总裁黄德荫来自香港,副总裁黄圣文来自台湾。显然,安利公司看重的是这些人很“中国”,也很“国际”。黄圣文1984年加盟安利,作为一个安利老兵,他从台湾来到大陆是带着使命的,这个使命就是进一步提升安利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而黄圣文选择的切入点就是做慈善。

  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回馈社会

  《第一财经日报》:安利在中国做了很多年,慈善活动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你是怎么看待这个变化的?


  黄圣文:我们1995年在大陆开业,到现在差不多13年。在这个过程中,做慈善的方式是有很多改变,早期的时候,我们没有这么系统,没有这么有规模。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参加了公益活动,自己也会受到鼓励,受到启发,参与的人数就越来越多。参与的人多了,再加上公司运营良好,每年按比例拨出一定的预算,我们就可以系统化地来做了。


  1997年开始,我们的一些分公司开始成立志愿者组织,现在安利(中国)有145个志愿者组织遍布全国各地,人数有3万8千多人,累计服务466153.9小时。公司为员工与营销人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样的环境和过程中,每个人作为志愿者都献出自己的爱心,而公司本身也受到很多激励和启发。


  《第一财经日报》:你指的启发是什么呢?


  黄圣文:比如曾经有人建议捐一个希望小学,我们就做了。但是后来需要的资金不断追加、再追加,其实是这些钱出了问题,钱没有流到需要捐赠的对象身上。这就敦促我们挑选项目时要比较谨慎,同时采取不同的形式。于是我们改变了做法,我们与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17所高校进行合作,支持他们的大学生志愿者到西部去义务支教,经费通过支教生直接用到实处,用到需要的项目和学生身上。南大、厦大、浙大等等,到最后连香港的大学都参与我们这个项目,让那里的大学生去湖南贫困地区参加支教项目。“安利名校支教”项目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很有规模的支教活动。


  《第一财经日报》:到去年为止,安利在内地的各种慈善捐款已经达到1.6亿元,相当于每年要捐出1200多万元,你怎么看企业社会责任呢?


  黄圣文: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近在中国刚刚兴起,实际上它包含的内容很广泛,诸如公司治理、对政府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因为我们在中国开展业务,所以我们肯定要回馈中国社会。当然,首先要把企业做好,才会有能力尽到社会责任。


  安利在中国的员工有6000多名,而营销人员有几十万。作为企业不光是要追求效益最大化,追求利润,对于这些人,怎么样培养他们,不管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是职业道德培养,都是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因此,公司这些捐款其实也是给员工和营销人员做一个榜样,一个懂得回馈社会的榜样。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谈CSR(企业社会责任),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在国外成功的经验,不一定可以在中国简单复制。


  黄圣文:的确如此,我印象当中1995年左右,总部那边派了很多外国人来进行管理,后来他们陆续回到美国去了。公司刚刚开业的时候,因为他们非常有经验,需要他们来开拓、管理这个市场,但外国人融入的难度确实比较大一些。而且公司的发展方向,就是企业能够真正做到本土化。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我是台湾人,我们还有同事是香港人,马来西亚人,或者其他地方人,但都是华人,比较了解中国的国情。现在,安利管理层的大部分经理人已经都是土生土长的大陆人了。

  回到CSR上,我们有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创新培训中心,总部在广州。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机构,和全国很多高校的教授都有合作,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这是一个创新的动作,让营销人员树立好的价值观,懂得得体的推销技巧,他们在社会上开展销售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被人接受。这也是CSR的一部分,对你的人员负责。

  为中国而变

  《第一财经日报》:但是安利在中国最大的创新,还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吧,特别是关于直销模式的变革。

  黄圣文:确实。安利在中国整个发展历程都经历着挑战,经营方式等很多方面都作了调整,包括设立店铺、投放广告等很多创新,这些举措甚至都被引运用到海外其他市场。


  比如店铺的部分,直销的定义就是在非固定的场所从事直接销售,但是在中国,我们大概有近200家店铺,这是在海外市场没有的。

  另外,还有包括广告的投入,海外也有广告,但是比例比较少,我们通过形象代言人,或者广告投放来树立纽崔莱营养品和雅姿化妆品的品牌形象,达到很明显的效果。


  这些方式都在被海外其他市场借鉴,成为安利拓展其他区域市场的经验。

  《第一财经日报》:很多产品直接来自海外的研发成果,安利会不会针对中国市场来做特定的开发呢?

  黄圣文:就安利来说,我们还是比较专注的公司,专注在本业的公司。目前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大概200种,这还不是安利全部的产品,我们美国总部自行研发的产品有500多款。

  在本土研发这块,我们在广州,在上海张江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主要针对中国的消费者来做研发的,包括在营养品保健品、化妆品这些方面,我们都是针对中国的消费者做调研,然后再做设计和研发。因为中国市场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不可能把美国人经常用的东西,直接拿到中国来让消费者使用。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习惯,对产品的需求还是不太一样。不管是产品的包装,产品的原料,我们都关注中国消费者的反馈。比如,我们的蛋白粉等产品,与海外成分就有区别,更加适合中国人。

  与政府互动

  《第一财经日报》:安利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就是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政府一些政策法规的出台曾经影响了安利的销售,你如何看待中国政府与安利的互动关系?


  黄圣文:与政府的互动其实非常多,从企业角度,我们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对于中国政府出台这些政策的原因,我们都非常理解。中国政府在管理方面比较严谨,各种条例和法规都是依照中国当时当地的环境来考量的。所以我们非常理解政府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企业和政府在同一个环境里面,看到的情况都是一样的。

  《第一财经日报》:安利进入中国以来,经历过非常困难的时期,你觉得哪一段时间最为艰难?

  黄圣文:我们从1995年到现在,挑战是很多的。这些挑战与中国经济在1992年之后快速成长有关系。最严峻的挑战是1998年4月的传销禁令。那时候,我们年营业额只有3.4亿,之后,我们引进了一些新的品种,包括雅姿的化妆品,包括一些新的食品,一直到高峰期时营业额到170亿,是在2005年。再接下来申请牌照的过程中,经过了向下调整,这几个月又上来了。

  《第一财经日报》:很多当时进入中国的直销品牌,经过十多年的洗礼都销声匿迹了,安利为什么能存活下来,并且不断壮大呢?

  黄圣文:不管面临什么挑战,最终消费者认可不认可你的产品是最关键的。你的产品质量过硬,不管是哪种经营模式,最终消费者还是会认可,会信赖。

  另外一部分就是企业自律的问题,虽然政府有很多执法部门,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自己管理好自己,特别是营销人员一块,所以我们加大力度在培训部分,加大力度在管理的部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人员的素质,这是我们能够走到今天至关重要的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版权说明:

    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者根据您的意见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 尽快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直销网联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 http://www.zhixiaowang.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广而告之

页底导航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专家专栏 |  非法传销 |  直销企业 |  教育培训 |  健康美容 |  直销人才 |  直销杂志 |  资料下载 |  招聘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