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风雨不了中国情
在众多来华投资的美资企业中,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得到中国政府和百姓特别关注的企业。这不仅是因为去年4月,国务院发布禁止任何传销活动通知后,安利被舆论误传为“中国最大的传销商”,受到重创,也不仅是因为这家有着40多年历史、排名世界500强私人企业第22位的跨国企业,来中国短短4年,便经历了“成功进入——遭禁——整顿——复业”这一痛苦过程。更是因为,安利,已将自己的发展之根深深植入中国大地,风风雨雨,不离不弃,与中国、与中国人民结下了不了的中国情。
安利是50年代末,由美国两位退伍军人联合创立的。由于独创了主动接触顾客、送货上门的营销策略,公司开业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达50多万美元。到目前,安利的业务已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
进入90年代,安利敏锐地观察到中国市场因改革开放而产生的巨大商机,开始轻叩中国市场的大门。而这个叩门者,便是现任美国安利亚太区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郑李锦芬女士。
“我是这样想的,一个公司如果在中国没成立分公司,就不算一个跨国企业。而身为一个中国人,如果看不到安利在中国大陆开花结果,无论如何在我个人事业上是一个遗憾。”郑李锦芬告诉记者,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后,她便给美国公司总部递交了一份书面报告,力主总部作出进军中国市场的决策。不久,安利这只栖息衡定的大鹏,就适时作出了在中国发展事业的重大决定。
此前,安利在美国本土以外,只在韩国设有小型生产基地。在考察了北京、深圳、广州和上海后,安利最后决定投资1亿美元,在广州开发区购置5.8万平方米土地建设厂房,年产家用清洁品2.3万吨、个人护理用品3000吨。这家工厂自1995开业后,很快便以出色的管理和质量获得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成为国内日化行业第一家获此认证的公司。
来中国后,安利征得中国政府的同意,继续在中国沿用使用多年的直销方式开展经营业务。1995年,安利在广东、福建两省正式开始营业。到去年上半年,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建立了分公司,正式员工有1000多人,直销员多达8万人。1996年至1997年财政年度,安利(中国)公司的营业额高达15亿元人民币,三年纳税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1997至1998年度最大500家外资企业之一。
去年4月21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要求内地一切从事传销经营活动的企业,即日起一律停止传销经营活动,并于当年10月31日前转变为其他经营方式。一声令下,安利在中国30多个城市的分公司全部停止运作。安利在纽约股市的股价当日下跌了20%,等于公司的市场资本损失了1.2亿美元。
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期间,安利(中国)公司每天还要开支100余万元,每个月的亏损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禁令颁布后的1997至1998财政年度,安利的营业额降至6个亿左右。
当时,摆在安利决策者面前的有两条路,或是撤出中国市场,或是改变经营之道。安利选择了后者,很快制定了“不慌不乱,不离不弃”方针,告诫所有的员工,要用平常心去看问题,要看长线,要有耐心和恒心,停业期间的损失,只当作是成长期的支出好了。转型,对安利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意味着改变安利40年一贯制的营销作风,包括销售方式、产品价格、人员培训及薪酬标准等等。
安利的决心和付出,终于获得回报。去年7月21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安利公司转型为店铺式经营并雇用人员,成为当时第一家在中国合法转型运作的外商投资企业。今年1月,数十名安利(中国)公司的营业代表经过严格培训后,正式领取国家内贸局统一颁发的《推销人员证书》,成为全国外资传销企业转型后首批持证上岗的推销人员。
而据最新公布的“全国主要城市居民消费品调查”结果,安利在竞争激烈的家用清洁剂行业占据了10.9%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二,成为唯一榜上有名的转型企业。随着对中国市场信心的进一步增强,今年3月,安利又斥资2100万美元,建设广州工厂二期工程,扩大生产规模,今年至明年将在中国逐步推出近80种新产品。
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都有其内在的“功力”。郑李锦芬告诉记者,安利产品是以高科技著称的。安利在全球设有98间专业实验室,聘请700多名专业科研人员。其中,安利在亚达城耗巨资兴建的开发中心,占地1.4万平方米,设有57间配备一流仪器的实验室及400多名科研专家和技术人员。安利目前已拥有产品专利235项,尚有396项正在申请中。为倡导环保,安利清洁用品所用的活性剂均不会在大自然沉积,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包装材料上也尽量体现循环再生的原则,包装纸盒有50%至60%是用再生纸制造的。1992年,安利获得美国密执安州“循环再造年奖”。1989年,获联合国颁发的“环境保护成就奖”。
热心公益,回馈社会,是安利的传统。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自开业以来,在全国各地分别在“妇女德育”、“文化教育”、“救灾扶贫”、“社会建设”、“文娱康乐”等方面参与的赞助、捐赠近百次,平均每月两次,捐赠总金额超过1000万元。即使在1998年转型期间,安利仍然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支援长江流域的抗洪救灾工作。
在环境保护方面,1995年和1996年,安利(中国)公司连续两年赞助广州市政府“清洁广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及《广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颁布实施系列活动,印发宣传单及海报,加强市民对环境卫生的重视;1996年捐款资助汕头市购买热带名贵树种树苗,为汕头市绿化添彩;1996年6月赞助厦门市环保局举办“环保知识大赛”系列活动,推动青少年对环保的重视和参与。
1996年安利(中国)公司向福建全省45所希望小学各捐赠一套希望书库。1997年又在广东省阳山县城捐资兴建穗安双塘小学教学楼,使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小学生直接受益。此外,安利(中国)独家赞助地由福建省全省发行的未成年人保护卡,关怀儿童的健康成长。
1996年11月,安利赞助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城市发展研讨会;1997年赞助由福州市政府组织制作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宣传广告灯箱。还独家赞助了于1997年12月至1998年3月在香港艺术馆举行的“国宝——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弘扬了中华文化。
前不久,美国安利有限公司总裁狄克·狄维士曾专程来中国,在与国务委员吴仪谈及在中国的投资时,他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做过多项评估,结论是进入中国市场风险很高。我们预备到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是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可以抵消这一切。事实证明,来中国投资是正确的。”
的确,“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安利(中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深刻提示,不管经过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安利始终坚持对市场的承诺,始终坚持对消费者的承诺,扎根于这片沃土,永续安利的中国情。
安利在中国形成六大特色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采用店铺经营方式已在全国推行。自此,安利40年来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通过直销员销售产品的传统被打破。顺应中国国情,转型后的安利形成了六大特色:
公司设店经营 直接销售产品
安利(中国)将目前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的40多家分销中心转型为店铺,直接面向消费者,改变原来公司只卖货给直销员,再由直销员卖货给消费者的运作模式。
产品明码标价 杜绝转手抬价
每件安利产品的外包装上均标明统一价格,交易透明,商品的所有权从公司直接转移到最终的消费者手中,没有了中间的转售环节,营销人员只能按标价出售产品,不得变动产品的价格。
雇用营业代表 增加产品销路
为增加产品销路,向顾客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公司用劳务合同方式雇用营业代表帮助公司推广产品,为顾客示范和介绍产品并提供送货和其他售前售后服务。有相应营业执照的营业代表还可以向公司申请成为安利经销商。
优惠忠实用户 提供价格折扣
喜欢安利产品的用户只需交付人民币60元,即可向公司申请成为优惠顾客,享受为期一年的八五折购货优惠。
顾客购物保障 维护消费权益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称心的产品是安利信守不渝的承诺。安利制订了完善的顾客购物保障,在指定的时期内,接受顾客回退的产品,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诚信守法经营 服务社会民众
安利在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稳健踏实地经营。安利会继续发扬关心社会、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尽已之所能,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