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条例实施前夜安利“转型”遭质疑
全面“转型”近日安利对外正式宣布“全面转向单层次直销”,并表示此次整改是“动了真格”。记者了解到,在11月1日直销条例正式实施之前,安利内部正抓紧时间学习新的“转型”办法,这事关安利全国18万经销队伍的稳定问题。
有业内人士称这一次安利为“转型”所制定出来的制度在新颁布的直销法规面前几乎“无懈可击”,就如同安利此前“无懈可击的计酬奖金制度”。
据了解,安利明确规定,从11月1日起,安利的经销商将不允许从其团队销售中获得提成,只允许通过销售产品获得报酬。这意味着,无论安利哪一级的经销商都将成为单纯的销售员,主要工作是销售产品和服务顾客,“不可招募直销员及推广业务计划,不可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依此计酬,不可担任业务培训工作”等被清晰地写进安利的转型宣传文件中。
不过,安利经销商的身份被重新作了定位,变成推销员兼培训员兼市场推广员,计酬方式也完全不似以前。对于这部分补偿,安利是这样表述的:“在严格执行个人销售业绩计酬的基础上,经销商的工作职责为销售产品、服务顾客和品牌推广。”
从1995年进入中国至今,安利凭借其“店铺加推销员”的多层次销售模式,演绎了在华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资本增长神话,其在中国的销售额2004年高达170多亿元。
今年9月2日,国务院颁布《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单层次直销模式成为被允许的模式,安利等多数直销企业一直采用的多层次、按团队计酬的直销模式因被定义为传销而被禁止。
一箭双雕?
如同安利进入中国就一直在“经济邪教”与“最受赞赏的外企”之间不停转换的角色一样,安利的这一转型同样引来了多方质疑之声。
就在安利的“转型”方案颁布之后,就有网友在网上表示:安利的这一动作实为一箭双雕之举,既稳定了销售队伍,保护了十年来为安利呕心沥血的销售人员,又不违法国家的法律。
根据安利的“转型”新政,经销商实际上拥有了双重身份,也即拥有了双重收入来源,除了获得销售产品的提成外,还因成为公司的培训员或市场推广员而得到安利公司的工资待遇。也就是说,以前安利经销商靠发展“下线”得来的团队提成有可能不会减少,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这部分提成完全可以以“工资报酬”、“劳动所得”的名义发放下去。至于这部分工资待遇如何计算出来,外界并不知晓,这已经属于安利内部的工资发放问题。
安利的这种计酬方式,恰恰对应了此前安利(中国)公司董事长郑李锦芬的说法:“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努力,以一种非单非多的方式让我们的推销员有其自己的发展空间。”
明年2月,商务部将颁布首批直销牌照,在此之前,安利还得小心翼翼不触“雷区”,至少表面工作必须做到位,但同时又必须安稳经销商,这的确是一个大考验。据安利华东区总经理黄圣文透露,从今年11月暂停团队计酬开始到明年2月商务部颁布首批直销牌照的过渡期中,安利将分4期启动对经销商不少于400元的经济补偿,多则上万元。目前安利全国的核心经销商数量约4万人,安利对他们做出的经济补偿将不会低于2亿元。
显然这还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措施,安利并不甘心就此放弃多层次模式,郑李锦芬曾表示:“安利仍会在合适的时机继续向政府就多层次模式的积极意义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