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 | 搜索    
      
当前位置:非法传销首页 >> 打传前线 >>
当前位置:非法传销首页 >> 打传前线 >> 非法传销新变种:金融传销

非法传销新变种:金融传销

2008-06-17 22:44:02  作者:  来源:国际金融报   点击:
关键字:传销变种 金融传销
    广西警方最近捣毁5个以“北部湾经济产业发展基金”为名义的传销体系,揭发出来的内幕触目惊心:参加的人员有公务员、老板、白领、大中专院校老师、文化界名人,还有曾担任处级、副厅级领导职务的退休退职人员,显示出传统的传销活动正向金融传销转型,并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洗脑加欺骗
  高素质人员也上当
  这些传销组织去年起在北海市“安营扎寨”,从全国各地大量招徕人员,每人交纳6.98万元加盟费,声称发展下线至600人后,就能获得1040万元。除了快速成为千万富翁的诱惑,传销组织挖空心思,采取了种种欺骗手法,使得众多所谓高素质、高学历的人员堕入其中不能自拔。
  传销组织打出参与国务院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旗号,把这种所谓的“产业发展基金”说成政府支持的“民间资本运作项目”,并通过邀请专家、学者给参与者讲授金融和资本运作知识,从理论上对参与者进行“洗脑”,使他们相信这种“基金”属于“不合法也不违法”的试点。为了使参与者信以为真,他们还派人冒充中央领导亲属或身边工作人员“接见”传销者,为他们“签名题字”。
  除此之外,传销组织还随机利用各种“题材”给非法活动披上合法外衣。广西一些地市的领导工作变动,他们就声称项目由某位领导带来,有“政府背景”;银行、电信等部门开展的便利或优惠业务,被他们所利用,回过头却成了得到政府支持的“依据”。为了吸引加盟者,上线租赁入住高档公寓或别墅,购买豪华轿车,出入高级酒店吃喝,刻意营造成功人士享受高消费的氛围。
  基金加传销
  识别并不困难
  记者了解到,一段时期来,全国不少地方曾出现以“瑞士共同基金”、“巴菲特基金”等境外基金名义的传销活动,北海市捣毁的这些传销体系,表明传销开始以“本土化”面目出现。在贵州等地,一些传销组织打着“西部大开发”旗号,以“扶贫助学”等“基金”“计划”的名义,大肆招徕人员,使得许多人上当受骗。
  我国从1998年起就全面禁止传销。要识别他们其实并不困难。传销活动都通过发展人员、组织网络进行所谓的经营,上线从下线“业绩”中提取报酬,参加者需交纳加盟费或认购商品费,并通过发展他人获取回报,“经营活动”靠不断发展他人加盟维持。符合这些特征,不管是过去的“连锁加盟”、“返点销售”,还是现在所谓的“基金”,其实质都是传销。
  金融传销往往以那些有稳定职业和收入者为招徕对象,加盟费高,危害性大。时下拥有“闲钱”的人较多,在寻找和选择投资机会时,须擦亮眼睛,对于这样那样的“基金”,从其基本的经营方式判断是否属于传销,而不要被其打出的各种旗号所蒙蔽,听信所谓的“内部”消息和背景,这样才能避免掉入陷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鸣仁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版权说明:

    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者根据您的意见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 尽快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直销网联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 http://www.zhixiaowang.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广而告之

页底导航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专家专栏 |  非法传销 |  直销企业 |  教育培训 |  健康美容 |  直销人才 |  直销杂志 |  资料下载 |  招聘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