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 | 搜索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首页 >> 行业动态 >>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首页 >> 行业动态 >> 联想渠道变革阵痛未消 分销商坐享转型成果

联想渠道变革阵痛未消 分销商坐享转型成果

2004-09-02 00:00:00  作者:liyaqiu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计算机世界  2004-9-22

    联想的渠道必须向细分、获取、经营客户方面转型,这将决定联想变革的成败
    2004年7月,安徽安联电脑公司总裁崔兴柏在写给“大联想核心顾问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改善和提高分销商的利润空间是一个公司能否持续发展的基础。”崔兴柏说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也并非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3月份之后,在联想做出重新回归PC主业、分销直销并举的战略调整之后,联想的渠道发生了一些不安情绪。
    作为联想在全国最大的分销商之一,安联是安徽当地最大的电脑销售商,2002年的营业额已经高达5.2亿元,位列安徽民营企业前十,具备很强的销售和项目实施能力。让安联最早、最敏锐地感受到联想在渠道策略上发生转变的,还是年初联想集团在经营战略上发生的转变。有的分销商抱怨说,联想在地方上发展新代理商时未能与他们及时沟通,联想对分销商的增值功能定位模糊化。那么,联想的渠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渠道对于联想到底意义何在?联想又准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渠道:联想的DNA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PC品牌,无一例外都会惊叹于联想的销售能力:中国居然有这么强大的销售型公司。在联想绞尽脑汁如何打垮直销型公司戴尔的攻击时,戴尔也在琢磨联想的销售策略。
    1994年,联想在大规模推广自主品牌电脑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毅然放弃此前一直坚持的直销制,转变成为完全代理制。为加强对产品从运出仓库之后的过程的监控,联想开始有意识地打造“大联想体系”,试图将代理商与自己捆绑在一起,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种合作不仅是经济利益上的,还包括从文化上结成共同体。1995年,作为这个体系的一部分,联想在业内率先成立了商务和物流控制部门。
    “大联想体系”与联想一同成长起来。许多小的代理商也从卖联想的电脑开始,逐渐壮大。2004年7月份,联想在四川青城山举行的大联想核心顾问委员会上,杨元庆曾回忆说:“我至今还记得许多代理伙伴当初的创业情景。老杨当年在海淀剧院门口又小又黑的屋子里起步,后来占领了海淀剧院,又搬到了理想大厦。”正如杨元庆所说,在创业的最初阶段,许多企业从3~4个人起家,“甚至是把全部的家当搭上,开始了与联想的合作”。
    1996年,联想的机遇出现了。在英特尔推出奔腾处理器之后,全球电脑厂商多数处于观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联想大胆跟英特尔展开合作,依靠遍布全国区域市场的代理商,一举拿下了国内市场销量的头把交椅。此时的联想,已经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电脑厂商,更是一个“生产+销售”两驾马车并驾齐驱的企业,光有电脑,没有渠道,联想的成功,无异于纸上谈兵。从这个意义上说,联想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渠道。
                          必须转型
    联想最新向渠道公布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在联想内部被称为“理性与激情并重”。从2004年1月30日开始,联想的渠道管理发生了全面的变革。为落实公司战略,渠道市场系统制定了四条关键策略:一是夯实渠道竞争力,巩固提升优势市场份额;二是建立客户营销模式,抢夺竞争对手的客户;三是专注信息产品业务,突破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额;最后一个是强化整合营销和产品推介工作,全面提升品牌价值。
     这一战略变化,客观上是出于联想在2003年的市场份额有所下滑的压力。而事实上,联想公司高层则有更加明确的战略考虑。杨元庆认为,“大联想”过去的成功,首先靠的是中国电脑市场本身的高速增长,以及“沼泽地”优势;二是依靠良好的机制,不仅是联想的机制,也包括与渠道间的良好的合作机制。但是,在WTO之后,这些优势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戴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直销模式吗?还是科学的管理、精细化管理?”杨元庆这样问道。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联想高层并没有把目光停留在如何缓解目前的经营压力上,而是聚焦于重建大联想体系,重新形成大联想的更加科学、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运作机制。
    这种调整在联想历史上并不新鲜。1997年,联想开始设立分销商,逐步健全渠道结构和销售网络,并在两年间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市场辐射中心,并逐步加强渠道培训,试图加强渠道的专业化。这种连续性极强的工作在2000年发生了转变。全球IT市场的低迷效应在这一年才开始影响中国市场,戴尔一跃成为中国市场上升最为迅速的国际品牌,而且,其他国内厂商也纷纷开始在低端电脑上大做文章。在这种情况下,2000年,联想渠道第一次大规模转型,服务和客户导向成为渠道新的增值方向。2001到2003年两年间,联想逐步在公司和渠道两个方向建立起面向商用、消费两类客户的渠道体系。可以说,通过这些调整,才成就了联想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之后联想一路凯歌地进入亚太前列、直至亚太市场第一名。
    联想集团助理总裁、渠道市场部总经理陈旭东认为,在大联想形成以及这次大转型之后,联想的渠道具备了一些独特的内涵。“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上的紧密无间,还形成了一套适合整个大联想体系的运作、管理机制,形成了一系列解决各种分歧和冲突的办法,”陈说,“还包括文化积淀方面的内容。”
    杨元庆认为,在WTO之后,国际品牌真的是如狼似虎。“我们已经没有退路,要么让自己也变成狼,要么就等死。”杨元庆认为,“如果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环境的变化,而环境的变化又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挑战和威胁的时候,我们必须应变!”
    联想现在已经具有了200余家分销商,这200余家分销商支持并带动4000家以上的代理商和经销商,他们拥有4000家以上的星级店面,全面覆盖了中国1~6级市场。然而,变化仍然是必需的。
                          获取和经营客户
    在2004年中国渠道商联盟大会上,联想集团助理总裁、渠道市场部总经理陈旭东直言,无论联想推出什么价位的电脑、做出什么样的销售模式的尝试,“渠道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陈说,“而且,我们正在加紧帮助渠道建立细分客户和经营客户的理念,实现双方的共赢,这包括渠道商‘助长计划’。”
    “助长计划”中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帮助渠道商建立企业发展规划;帮助渠道商分析和建立核心竞争力;对渠道商实行业务运作保障上的帮助;帮助渠道商在一些具体项目中完成融资运作;利用联想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帮助渠道商完成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一旦完成这种改变,渠道商的角色将发生重要改变:不仅仅是一个销售产品的渠道,自己也将在这种销售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竞争力,比如销售能力、技术服务能力、项目运作经验等。同时,从联想的角度而言,他们将因为自身的竞争力的提高成为联想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如何加强核心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联想从2004年初以来实行变革的根本目标。“以此为前提,联想制定的未来战略的核心就是专注,集中全部的管理资源确保PC业务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杨元庆认为,“要实现这种提升,光采取守势是不行的,反映在渠道上,就是说光坚守惟一的分销模式是不够的,而是要大胆侵入戴尔的领地,阻击戴尔的进攻势头。”换句话说,联想必须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变革现有的业务模式,以更加完善、更高效的业务模式来面对竞争。“当然是丰富与完善,并不是改变。”杨元庆强调。
    陈旭东认为,在这一战略指引之下,联想的渠道商必须围绕客户实现三方面能力的提升。一是更好地贴近客户,通过信息链、供应链相结合,更清楚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包括一次购买完成后的后继需求和相关反应,并系统性地反馈回联想,反馈到生产、设计、推广等环节;二是要更多途径、更多方式地获取客户。杨元庆认为,在过去的十年中,联想应用渠道分销模式伸到了各级城市、甚至乡镇,把中小客户和零售客户照顾得非常好。“但对于需要长期经营的大客户和成长型客户,没有形成有效的、适合的模式来照顾。”因此,下一步,联想将会从客户端开始梳理,将所有值得经营的客户拿着名单分到三个业务模式(客户渠道模式、电话营销模式、大客户模式)上去,以阻击这些客户向戴尔靠拢;最后,联想还要从长期经营客户的角度出发,要用像航空公司制定旅客计划一样去经营客户。“渠道胜,则联想胜。”陈说。

 

 

责任编辑: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版权说明:

    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者根据您的意见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 尽快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直销网联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 http://www.zhixiaowang.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页底导航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专家专栏 |  非法传销 |  直销企业 |  教育培训 |  健康美容 |  直销人才 |  直销杂志 |  资料下载 |  招聘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