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秋分:养生牢记有“四忌” 四类人群要保暖
发布: 2024-09-23 10:56:10 作者: 佚名 来源: 和治友德


今日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节气过后渐入深秋,凉燥主气,凉风习习碧空澄澈,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人体的气血应于秋气从外往里收敛,因而削弱了肌表抵抗病邪的能力。因此,秋分后对于自身的健康尤其要注意。

秋分养生注意“四忌”
忌大量运动
积极运动可以放松身心、扫除抑郁情绪,但是要注意秋季运动总体上应该以“收”为主,以免损耗阳气。尽量避免大运动量、出汗较多的运动,可选择登山、慢跑、散步、太极拳等,运动要循序渐进。注意早睡早起,早起有助于阳气的生发,早睡也有助于阳气的收敛,避免寒邪的侵袭。

忌长期熬夜
秋分时节,阳气收敛,阴气渐盛,长期熬夜,容易伤及人体阳气。熬夜会造成人体的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减退;给心血管、脑血管、大动脉系统造成不可逆性的负担和影响,容易造成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过度疲劳,从而导致亚健康的情况,影响人体工作效率。

所以秋分时节要及时调整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做到起居有时,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

忌大喜大悲
受气温和光照影响,人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秋分开始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很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不稳定。“伤春悲秋”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秋季养生要着重注意不要大喜大悲,要符合季节的收敛之气,最好的方式就是爬山登山,登高处望望远方,颐养一下自己的心情。
忌三部受凉
虽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不过身体中头部、腹部、足部这三个部位不能“秋冻”。
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头颈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腹部受寒容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瘀滞经脉使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有胃病史、慢性腹泻、痛经等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寒从脚生”,足部皮肤薄、脂肪少、保暖性差,所以足部皮肤温度偏低,也最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四类人群要保暖
肠胃病患者
肠胃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冷空气侵犯胃肠,气血运行不畅,易导致肠胃疾病复发,容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校园内的学生还容易出现传染性的秋季腹泻。尤其是慢性腹泻、溃疡病人受寒冷刺激后,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患者
寒冷容易导致人体的血管紧张,使得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心脉失养,从而会引起血压的波动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暖。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患有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人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比较差,寒邪容易乘虚而入,导致咳嗽、气喘等症状加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关节病患者
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的人群,受寒时“老寒腿”会疼痛加剧,故应注意腿部保暖,不宜受冻。
秋分食物推荐
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日宜收不宜散,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秋藕】:
秋藕养人,生食可以养阴润燥,缓解口干舌燥的问题。如果藕再加上一点蜂蜜,做成藕蜜糕,既可以缓解秋燥,也可以缓解便秘问题。

【秋梨】:
中医认为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直接生吃梨生津解渴,熟吃润肺止咳。一般人生吃即可,小孩或是脾胃弱、体质虚寒的人最好蒸熟后吃,也可以把梨皮削下来与梨肉一起放到锅里煮水喝,吃梨肉、喝汤。

【鸭肉】:
可滋五脏、清虚热,还可以补水、行水、养胃、生津。需要注意的是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胃阳虚的人不宜吃过多的鸭肉。


和治友德以“弘扬养生文化、造福人类健康”为使命,经过不断摸索与创新,结合西方营养学和中医养生理念,以现代生命科学成果为依据,建立了“饮食养生、行为养生、心理养生”三大养生学说,帮助人们通过三大养生收获健康。
饮食养生:
通过饮食的调节而达到养生目的
行为养生:
通过有目的的行为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心理养生:
通过心理调节而达到养生目的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