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市场关店?疫情大考下爱茉莉太平洋陷困境
发布: 2020-08-05 12:20:17 作者: 王晓然 孔瑶瑶 来源: 北京商报
疫情下,韩国美妆企业遭受重创。据央视财经近日报道,韩国最大化妆品生产商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计划关闭韩国本土900多家门店,仅保留10家直营品牌集合店。
报道称,疫情之后韩国化妆品行业整体低迷,韩国最大化妆品企业已决定今年仅保留10家线下直营的品牌集合店,遍布韩国的900多家卖场今年都将关闭。虽然未指明该企业为爱茉莉太平洋,但从画面来看,镜头扫过的为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兰芝和梦妆。
就大规模关闭本土门店一事,北京商报记者向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官方渠道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复。不过,也有消息称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否认了关店消息以及有可能是对韩国媒体信息的误读。
不过,从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上半年业绩看,关店传闻似乎与其表现不无关系。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最新公布的2020年二季度财报来看,集团营业额下降24.7%至1.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下降67.2%至362亿韩元。其中,化妆品板块净利润跌幅为67.2%。从品牌来看,AMOREPACIFIC爱茉莉太平洋、Innisfree悦诗风吟、Etude伊蒂之屋、Espoir艾丝珀、AESTURA瑷丝特兰、AMOS PROFESSIONAL爱茉诗销售额均出现明显下滑。其中,大众美妆品牌悦诗风吟季度内销售额下滑40%,成为该集团下滑幅度最大的品牌。其次是伊蒂之屋,下滑35%。
整个上半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营业额下降23.4%至2.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下降幅度与第二季度基本持平,约为67%。
在爱茉莉太平洋的长期发展目标中,中国被定为需要主攻的海外市场。1992年,爱茉莉太平洋进入中国,并借助韩国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在中国获得增长快速增长。2014年,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市场销售额一度达到2209亿韩元,同比增长26.5%,该增幅比欧莱雅等欧美品牌同期在华销售额还要高出10个百分点。
除了中国当地市场,爱茉莉太平洋70%的销售额还来自其本土免税店。萨德事件发生后,中国赴韩旅行团锐减,加之中国消费者对韩国商品的抵制情绪,韩妆品牌在中国一度遇冷。
与此同时,以资生堂为代表的日系品牌在中国卷土重来,中国本土品牌佰草集、百雀羚和自然堂等也在不断加大营销和研发投入,在喜好多变的千禧一代消费者中,韩妆品牌的优势在逐渐消退。爱茉莉太平洋随之陷入增长停滞利润大幅下滑的泥潭。
在2019年,曾经因《来自星星的你》风靡的悦诗风吟就曾关闭了至少90家在中国的亏损门店。当上半年,爱茉莉太平洋营业利润同比下滑29.7%,净利润则同比大跌30.6%。美妆板块营业利润下降28.1%,净利润下降37.4%。
为扳回局面,2019年下半年开始,爱茉莉太平洋开始紧抓中国市场,不断引入新品,变革渠道。例如推出针对Z世代的男士彩妆线BeREADY,将高端自然主义护肤彩妆品牌espoir引入中国市场。除了产品,爱茉莉太平洋还在旅游零售渠道和电商渠道加码营销投入。2019年7月,雪花秀携手宋慧乔亮相三亚国际免税城快闪店。9月,其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立“驻猫办”,通过与阿里打通大数据,洞察中国消费者的偏好、需求,以便更快速地掌握市场趋势。2019年第三季度,爱茉莉太平洋业绩出现起色,营收出现小幅增长,营业利润增长42.3%。但这一复苏节奏被疫情彻底打乱了。
化妆品专家、聚美丽创始合伙人夏天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爱茉莉太平洋无疑是此次疫情中受伤比较严重的,欧莱雅、雅诗兰黛虽然也在疫情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因为有中国市场和电商市场的支撑,业绩上还不至于太难看。
“和这些品牌品牌相比,爱茉莉太平洋依赖的主要是中国市场和韩国本地的跨境免税店市场,这与他们一贯偏保守、重线下的营销策略有关”,夏天分析认为,2018年以前,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悦诗风吟还能凭借大量开设load shop(路边店)获得了超高速发展。但是随着2018年、2019年中国电商崛起,更多新锐品牌在线上成为主流后,这种重线下的模式反而变成了悦诗风吟的劣势。所以悦诗风吟也是此次疫情中在中国受冲击最大的品牌,其单店销售下降了40%。
他进一步强调,未来美妆业的竞争将在K-Beauty(韩妆)、J-Beauty(日系美妆)和C-Beauty(中国本土美妆)之间展开。眼下,中国消费者自豪感提升,国货国潮崛起,而且现在新一代国货品牌确实也做得不错,抢占了很多市场。不过,目前国货品牌在高端市场上基本还无能无力,所以雅诗兰黛、欧莱雅的很多高端品牌暂时还能守住。但爱茉莉太平洋除了雪花秀、赫妍等高端品牌,其余品牌经常在快手、辛巴上持续低价,这也影响了它的品牌形象,爱茉莉在高端市场没有守住,而在中端市场,它又竞争不过国货品牌,所以疫情中下滑如此严重也是可以想象的。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