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个人及公共空间疫情防护:人人戴口罩勤洗手 上班族每天打报告
发布: 2020-02-10 14:35:39 作者: 佚名 来源: 四川日报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如何做好个人及公共空间的防护?2月5日,本报记者对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等省内3位坚守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的专家学者。
切断传播途径
回家第一件事是洗手
在访谈前后以及近30分钟的对话过程中,李为民始终佩戴着医用外科口罩,他说,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已被证实的新型冠状病毒两种主要传播方式,佩戴口罩是阻止飞沫传播十分有效的手段。“凡是进入相对密闭的空间或人员集聚地,一定要佩戴好口罩。”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周兴余特别提醒,节后返岗乘坐大巴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更应全员戴口罩。“公共交通工具属于密闭空间,往往一位病人说话咳嗽,就可能带来整个车厢的污染。”
当然,口罩也并非随时随地都需要。李为民介绍,在明确没有病毒感染的家中,或在一人驾车等相对独立的环境,不需要佩戴口罩。
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是洗手!周兴余提醒,通过咳嗽或喷嚏产生带有病毒的飞沫沉降后,就可能附着并污染到时常会接触的物体表面,比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更多时候是通过手来传播,所以一定要勤洗手。”
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也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心情好,休息好,不过于疲惫,身体的防御能力也自然能得到加强。”李为民说。
严防办公室污染
员工应每天打报告
随着节后的陆续复工,人员相对集聚的办公室也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
周兴余建议,每名人员在进入办公场所前都应进行严格的身体指标检测,单位可在门卫处设置体温检测专岗。如果发现有发热人员,或者感冒咳嗽人员,应果断禁止其进入办公区。
人员进入办公室后,首先要做的事是把窗户全部打开,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同时,办公区需保持每天至少一次的消毒杀菌。特别是办公区域的公用电话、门把手等易污染位置,应安排专人进行定时消毒擦拭,并做好消毒作业记录。
周兴余提到,在工作期间,单位内部应尽量减少没必要的会议,减少人员的聚集,员工用餐也最好采用分餐制。同时,应让员工每天报告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员工出现发烧、感冒咳嗽等症状,应建议其暂停工作。
酒精消毒暗藏隐患
家庭存量不超500毫升
近期,一段火灾视频在网络广为传播,虽后被证实并非为喷洒酒精引发的火灾,但也引发了公众对如何安全使用酒精消毒杀菌的高度关注。
四川省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剂师陈岷介绍,酒精需保持在75%-85%的浓度区间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常用含有酒精的棉片或棉球擦拭皮肤消毒。家庭使用时,酒精可以对门把手、家具扶手、洁具等易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消毒杀菌,但使用酒精确实也存在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
陈岷建议,家庭中不应大体量地囤积酒精,安全储存量应该保持在500毫升以下。使用酒精消毒时,要远离火源、远离孩子,在使用完酒精后,应及时密封好盛装的容器,以消除安全隐患。
上一篇:读懂配料表 远离伤“心”的反式脂肪 下一篇: 冬三九养生 学好这四招储蓄阳气一整年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