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企业和平台需自律 贝店“拉人头”模式陷传销质疑
发布: 2019-10-14 13:04:29 作者: 佚名 来源: 同花顺财经
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互联网技术、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无不得益于政府部门采取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
近期,一家发展势头迅猛的社交电商——未来集市,因涉嫌传销而被冻结了银行账户。此事件一出,着实让社交电商“火”了一把。
社交电商今年以来备受关注,保持了较高曝光率,但多数平台的经营模式也受到质疑。同时社交电商“贝店”也曾深陷传销质疑。
“拉人头”质疑传销
据记者了解,与其他平台开店不同,开贝店的门槛是必须要在贝店购买商品。最低消费398元就能一键开店。成为贝店店主后,在朋友圈发商品链接是最主要的推荐方式。
贝店的宣传资料显示,销售贝店商品的佣金在10%-40%。但记者在百度贴吧、知乎等平台发现,诸多贝店店主似乎对靠销售商品赚钱并“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发展线下粉丝开店。
因为,根据贝店的规则,一位贝店金牌店主直接招募一家新店主可获得200元佣金。其“下线”的普通店主招募一家新店,除自己获取100元佣金外,金牌店主还会获得100元佣金。此外,金牌店主还享受其直接或间接发展的所有店主的销售商品佣金的20%。
曾有媒体报道,在贝店开店商品专区看到,包括烤涮一体火锅、床上四件套、家用刀具等,产品几乎涵盖家电及生活用品多个品类,而在淘宝平台上,记者也发现有疑似贝店店主挂出链接,标明“贝店礼包,送店铺”字样。
一些消费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这种运营模式有点和“网络传销”类似,尤其这种热衷于“拉人头”的形式十分令人生疑。
聚投诉解决率仅为25%
在市场需求的催生下,社交电商演变出多种运营模式,并进入多模式共存的快速发展期。然而,社交电商依赖于社交分享、老客帯新客的营销模式,从其诞生之时,便饱受质疑。
根据聚投诉数据统计,未来集市有44条投诉(2019年10月13日),同时解决率仅为25%,消费者维权何其艰难。
8月31日,杨先生在聚投诉上投诉到,“本人于2019年8月13日在贝店平台购买多件古钻品牌的黄金吊坠,当时页面写的是每件黄金吊坠重1.4克。商家迟迟不发货,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商家终于在2019年8月24日发货!8月27日晚上本人收到货,8月28日本人在我们当地珠宝店称重黄金吊坠的时候发现,严重的缺斤少两,本来标重1.4克的吊坠,实际重量只有1.0克左右!联系贝店,没想到贝店竟然一直偏向卖家,说缺斤少两正常,工艺复杂等等。一点解决问题的态度都没有,一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不懂!严重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导致我现在个人损失高达5000多元本人一共购买18个黄金吊坠,每个吊坠都不够份量!18个吊坠加起来少了5克多”。
此外,曾有媒体报道,在贝店上的商品售价远高于商品本身的实际价值。据悉,一方面,同一品牌产品,贝店所售系列与其他平台不同,其所售产品材质远次于该品牌在其他平台所售系列。
企业和平台需自律
社交电商迅猛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近年来,多家社交电商都曾因涉嫌传销遭到处罚。
有些企业打着“包容审慎”“创新”等旗号,不断冲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底线。这些也与个别行业管理部门“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监管不作为有很大关系,由此也导致一些违法违规的经营者更加肆无忌惮。
贝店并非首家被质疑为涉嫌传销的社交电商平台,2019年3月14日,花生日记因涉及传销违法行为,被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责令改正,并累计罚没7456万元,这一数字目前是中国社交电商领域最大的一笔处罚。
2017年,云集微店因以“交入门费”、“拉人头”和“团队计酬”的行为开展运营,涉嫌传销,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958.4万元。而此前环球捕手也曾因涉嫌传销被微信永久封号。
近期,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衡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衡阳县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冻结“未来集市”相关公司的银行账户及理财产品、财付通商户号及所绑定的银行账户。
社交电商的发展逻辑有望得到施展,实现商业变现成为可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但是包容审慎不等于不监管,社交电商企业和平台更需自我约束。
结语
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电子商务法》对社交电商划分至电子商务的细分领域进行监管。今年5月,《社交电商经营规范》也已结束公开征求意见。
业内人士指出,在社交电商野蛮生长的现状下,强化监管才能去伪存真,法治化是推动社交电商走向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经之路。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