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销网 中国直销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非法传销打传前线>> 正文

跨国网络传销 吹出4.5亿虚构骗局

发布: 2013-05-16 10:15:14    作者: 宋芳科 陈平 赵金瑞   来源: 中国甘肃网  

        传销,已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传销组织犹如插上了隐形翅膀,打破空间限制,在网上发展起了下线。
 
        涉案金额高达4.5亿元,由境外跨国传销组织通过网络遥控吸纳甘肃省及其他省区的人员加入传销组织。这起白银市公安局历时一年侦破的甘肃省公安厅督办“1·17”特大跨国网络传销大案一经公布,便引起了社会对互联时代网络传销的高度关注。
 
        罪恶萌发 虚假谎言编织传销蛋糕
 
        据白银警方调查,2010年10月,马来西亚人林某、陈某,在没有注册的情况下对外宣称成立了隶属林氏集团所属的环求力金国际理财有限公司,并在没有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利用网络发行所谓的原始股,疯狂发展会员,承诺设直推奖、每月全球业绩分红、配对奖和实物奖励。于是,很多人经不住诱惑,拿出多年积蓄购买了所谓的原始股,不少人绞尽脑汁发展下线。然而,当67天后的锁股期到来,会员们要用收益的电子币兑换现金时,投资却早已被“公司高层人员”瓜分。2011年2月,为了避免资金链断裂,掩盖资金瓜分的事实,达到继续牟取暴利的目的,陈某又成立所谓的联合资本控股投资集团公司,将会员全部平移到了新公司,并在67天锁股期到后电子币无法兑换成现金的情况下,又推出所谓的实迈国际集团公司,将会员信息通过平移的方式转移到新的公司数据库中,确保了会员不流失。
 
        2011年1月,湖南衡阳人邱某在深圳虚构加拿大财付通路CR公司、香港颢天金融集团公司深圳CR分公司进行传销活动,租用美国的服务器设立网站后,在互联网出售未上市的“CR”公司原始股票。白银市平川区先后有52人成为会员,涉及金额140余万元。
 
        血本无归 虚拟网络财富不堪一击
 
        2011年8月28日,平川公安分局接到了10多名群众报警称被人骗了,全部积蓄都打了水漂。民警调查发现,这些人都在一个传销网络上进行了注册,并投资了钱财,可该网站8月28日突然关闭。该网站租用的是美国服务器,受骗人在网站上投资后会不定期产生回报,当然这些回报并不是现金而只是网络账户而已。根据这些情况,警方初步判断这些群众可能陷入了网络传销。
 
        通过对这个传销系统的层层排查,办案民警发现,此案涉及到的国内最大传销头目是邱某,而这并没有终止,该网络传销上线还有马来西亚籍男子林某和陈某。同时,2011年7月,邱某将“CR”公司会员全部转入实迈国际公司,由实迈国际公司承接继续运营。
 
        记者了解到,2011年7月19日至2012年4月底,按照CR每股1.68元人民币的价格,我国先后有6898人置换或购买了实迈国际的股票,共计11655564股,其中我省有270余人对接或购买了实迈国际的股票431000余股。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当大家还沉浸在巨额收益的电子币所带来的喜悦时,相关网站却已关闭,联系紧密的上线电话也一个个关机了,巨大收益在瞬间化为乌有。
 
        经警方统计,这起网络传销案件涉及我国1.5万人次,金额达4.5亿元。
 
        利剑出鞘 四面出击抓捕传销大鳄
 
        由于该案涉及地域广、人员多、金额大,又系跨国犯罪,甘肃省公安厅于2012年3月22日将此案列入省厅督办案件。去年3月26日,白银市公安局成立“1·17”专案组,抽调多部门民警分赴深圳、北京、福州、佛山、无锡、郑州、兰州等地展开调查,并对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及住所有了了解。
 
        去年4月18日,经过部署,专案组民警分头出发,赶往涉案各地,与当地实施监控的民警汇合。随后,一个个好消息传来,计划首批抓捕的张某、白某、刘某等8名嫌疑人全部落网。5月22日,公安部将这起网络传销案列为“破案会战”督办案件,白银市公安局再次部署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抓捕工作。此后,主要犯罪嫌疑人lin ting fomas(新加坡籍)、邱某先后落网。截至目前,“1·17”专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其中刑事拘留8人,逮捕8人,取保候审10人,查扣主服务器2台,电脑16台,车辆2台,查扣冻结资金1040余万元。目前,该案全案侦查终结,相关传销组织人员将通过司法程序被判刑罚。
 
        还原真相 肥美馅饼本身潜藏陷阱
 
        “1·17”网络传销案在白银警方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告破,主要犯罪嫌疑人落网,但传销的活动在各地还不时发生。为此,白银警方提醒广大群众:一要认清传销活动的本质和危害,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传销陷阱。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识别其虚假、欺骗、诱惑的实质,避免上当受骗;二要掌握判断是不是传销的常识。遇事多看多问,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是否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是否货真价实;是否要求发展下线,并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是否要求形成层级关系;是否要求或变相要求交纳“入门费”“门槛费”,以获得加入资格;所宣称的原始股、基金等投资是否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是否在国家规定的场所交易;三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选择合法投资渠道,依法保护自身权益。如:存款应到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购买股票、基金、债券应到经批准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或者银行。对于打着“连锁经营”“资本运作”“原始股投资”“新型电子商务”等名义,要求缴纳费用发展人员的盈利性活动,要特别提高警惕。
 
        昨日是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甘肃省公安厅联合兰州市公安局,并会同金融部门在东方红广场举行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发布了黑作坊装配仿冒名牌、兑换外币骗路人等一批典型经济犯罪案件,同时,甘肃省公安厅公布了举报电话(0931)8536110,兰州市公安局公布了举报电话(0931)8718381、(0931)8718353。
 
        据了解,2012年以来,甘肃省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打击经济犯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全面开展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全年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5769起,破案482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68名,涉案总价值15.18亿元,挽回经济损失12.09亿元。为了持续巩固“破案会战”等专项行动成果,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公安部决定于2013年在全国开展打假专项行动和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公安机关共立各类涉假犯罪案件169起,破案1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8名,涉案金额4421万元。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验证码: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
全搜索

站内最新

直销资讯 直销研究

最新文章

直销公司 直销人才

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 健康美容

热点·文章

直销家园 直销论坛

推荐·文章

人才首页 我要加入

直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