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湘:努力提升中国直销行业的社会形象
发布: 2011-12-09 11:21:03 作者: 刘凯湘 来源: 中华直销网
我参加了几次直销会议,今年这个年度主题是很有意思的,就是关于直销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
直销从台湾来说,已经有将近30年的经验,对大陆来讲大概只有20年的历史。现在回过头去反思一下,直销行业在整个社会当中,他的形象到底怎么样?社会地位怎么样?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到了我们应当进行反思的时候。我想讲关于直销行业的形象问题,大概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大陆直销行业形象如何?我们和台湾可能差别比较大,台湾《公平交易法》关于多层次传销的管理条例已经出来了。但是大陆传销这个词还是不能提的,只能提直销,可以提多层次直销,但是不能提传销。中国大陆直销从客观评价来说,直销行业社会认可度甚至知名度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社会大众对直销行业有多少人知道他,这个比例是很低的,很多人不知道直销是一种商业营销模式。我们知道很多其他经营模式,但是不知道直销。比如我们参与直销的人的比例,台湾总人口大2700万人,参加直销的有将近500万人,那就是将近20%的比例,大陆20%什么概念呢?得两三亿人进来。但是我们可能也就一两千万人,这个认可度非常低,这是第一个,这是客观评价。第二个从主观层面来讲,了解知道有直销这回事的人,主观评价总的来讲,我个人的感觉不是特别好。直销价格也很高,强买强卖,甚至包括老鼠会,直销甚至是与传销划上等号以后,它甚至与法轮功划上等号了,某种程度上,很可怕的。所以这种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对大陆直销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个问题,简单分析直销社会形象不高的原因是什么?第一个原因,我想跟时间短有关系,大陆毕竟只有20年,从90年开始,时间比较短,接受的程度可能还有个过程,这是个客观存在,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二十年时间,人们接受有个过程。第二个跟我们政府对直销行业的认识和管理方法有直接的联系,把直销等同于传销,把传销等同于老鼠会,这是政府的先入为主,一谈传销就色变,不能谈,只能谈直销,使得民众产生直销行业就是一种老鼠会的认知,就是强买强卖,不劳而获,这是来自政府层面的。第三个,也应当承认有来自自身的,就是直销行业本身的一些因素,包括管理方面的,包括人的素质问题,包括营销手段、促销手段,对客户、消费者,可能有些是强买强卖,跟自身有一定的关系。我想这是三个主要的因素。
第三个问题,怎么来提升直销社会形象?直销本身需求的共性我们不讲了,扩大就业也好,尤其化妆品、保健品对民众的生活、健康也好,他的好处不讲了。我讲怎么改善它?也是有三个方面需要做的工作。第一个,需要行业自律,现在大陆有多少直销行业的民间组织、行业组织来推动这些工作,台湾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总的来讲,我觉得整个这个行业里面自律性要加强,还有团队的管理、产品质量的问题,价格的公允性问题等等都得做好,这些要由行业组织来做,这是行业自律的问题。第二是舆论导向的问题,我不知道今天有多少媒体参加直销会议。我们的平面媒体也罢,其他的视频媒体也罢,我们平常看电视,哪怕看财经频道、商业频道有多少讲直销的呢?大家对直销还是不太了解,尤其是负面因素更多,这样一种舆论导向对直销非常不利。台湾媒体“创业有道,话说直销”这类栏目,我们大陆有这种栏目吗?很少。民众也罢,包括政府官员也罢,对直销的了解,他做的贡献,他的优势,不去讲是一种新的商业营销模式,更多讲对社会贡献的问题,得让官员知道,让民众知道,来接受它。媒体方面对直销正面的宣传,哪怕客观表述,我们有多少从业人数,有多少直销企业,有多少产品,营业额等等,时不时就发布,很少很少。这是第二点媒体方面的责任,尽量更多来报道宣传。第三个就是学术研究这一块,对民众用通俗的方法告诉直销的意义和价值,对官员、当局者怎么从学术的角度来跟他们说清楚,直销对国家的意义或者价值,这个商业营销模式。
但这些东西最终就说,行业自律也罢,媒体导向也罢,学术研究贡献也罢,最终是要服务于什么?要使立法者,使我们的政府真正能改变对直销形成根深蒂固,到目前为止仍然被扭转的错误的,或者妖魔化的印象。从当时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开始,我觉得这种思想观念到现在并没有真正质的变化。我们要通过这些东西,行业自律加上媒体,能够使政府慢慢认识到直销不是那么回事,不是他们想象当中的,只能是管,只能是打,只能是卡,只能是压制,要发展,要把他们的观念转变过来。我想大陆的直销业才能看到前途。
(作者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此文系作者在第16届直销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本站略作修改,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