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惊现襄城传销窝点 父母找到了却不肯来接她
发布: 2011-08-11 17:19:55 作者: 张凡 来源: 荆楚网

9日晚,襄城警方捣毁一处传销窝点,发现窝点内竟藏着4岁女童婷婷(化名)。民警排查传销人员,没有找到婷婷父母。她是怎么陷身传销窝点的?她的父母又是谁?民警彻夜未眠紧急寻找,却连连碰壁。
昨日,婷婷的小姨赶到派出所,而她父母不肯出面,身份仍然是谜。
传销窝点,惊现四龄女童
9日晚,家住襄城区观音阁社区农行家属院的孙女士,晚饭后外出散步,突然听到楼上传来鼓掌声。当晚9时许,她返回家准备休息,楼上仍不断传来唱歌、鼓掌声。
孙女士觉得是传销人员,便向庞公派出所报警。民警赶到后敲开房门,坐在地上的11名男女顿时慌作一团。
民警发现,房间地铺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鞋子排成一排,就连茶缸也摆成一条线。桌上有两本“学习笔记”,密密麻麻记着“二商法”“三商法”流程。
民警盘问得知,为控制传销人员,这里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参与传销的人员除平时上课外,不允许相互串门,“新人”和“老人”不允许私下交流。一切都要听从指挥和安排,甚至上厕所都要报告。
民警清理现场时,突然听到里间卧室有翻动杂物的声音。推开房门,发现里面竟藏着一名小女孩。
看到民警上前,小女孩不哭不闹,仍然摆弄手中的玩具。“谁是小女孩的父母?”11名传销人员无人应答。“小朋友,你的父母在哪里呀?”小女孩也连连摇头。
连夜调查,女童身份雾里看花
出警的庞公刑警中队副中队长施学军,担心女孩是被拐骗到传销窝点的,连忙将她抱入怀中。民警将11名传销人员带到派出所接受调查。
11名传销人员都称最近才被骗入传销窝点。为证清白,他们纷纷掏出火车票。火车票显示,这些被骗传销人员来自四川、湖南、贵州等地。
正在这时,小女孩拉着一女子衣角,喊了两声“妈妈”。
女子见状忙说,在传销窝点小女孩常独自玩耍。见她可怜,就照顾她吃饭、睡觉。“在里面,只要谁对她好,她就喊谁妈妈!”
民警检查该女子身份证,发现她只有20岁,排除了嫌疑。
民警询问其他传销人员,也都说不清楚。
民警买来面包和牛奶喂小女孩吃。一会儿工夫,她便与民警熟悉起来,缠着要坐在“警察叔叔”怀里。
“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我叫婷婷,4岁!”
“你知道爸爸的名字吗,他是哪里人?”
“我爸爸叫张凯,是四川宜宾的。”
民警立即在全国人口信息网上查询,发现该市有数十男子名叫张凯。
民警把婷婷抱在怀里,让她逐个指认。
当弹出第15个名叫张凯的头像时,小女孩大叫:“他是我爸爸!”
民警迅速与四川宜宾警方联系。昨晨3时许,宜宾警方找到张凯,结果让人意外。原来,这名叫张凯的男子,只有一个5岁大的儿子,并不是婷婷的爸爸。
找到家属,女童父母不肯出面
此时时针已指向凌晨4时,婷婷早已进入梦乡。
为照顾好婷婷,3名民警轮流照看。担心空调温度低,施学军找来外套,盖在婷婷身上。
早晨7时许,婷婷醒来后跑到民警面前“捣乱”。她敲敲键盘摸摸警车,似乎并不惦记爸爸妈妈。
民警买来早餐喂婷婷,她说在幼儿园也吃面条。
“你在哪个幼儿园读书呀?”婷婷扬起手指着东南方向,说在大风车幼儿园。
民警调查发现,襄城区胜利街确有一家大风车幼儿园。当他们来到幼儿园时,看门的刘师傅一眼便认出了婷婷。
根据幼儿园登记的信息,民警与小婷婷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会尽快赶到派出所。
昨日上午10时许,婷婷的爸爸没来,来的是她的小姨陈女士。
陈女士称,婷婷的妈妈是云南人,爸爸是四川宜宾的。她刚来襄阳不久,接到婷婷奶奶的电话后,才知婷婷的情况。
记者拨通婷婷奶奶的电话,老人说儿子只说让陈女士接小孩。
记者询问婷婷父母身份和住址时,老人说他们在外做生意,便匆匆挂断电话。
民警推测,婷婷父母可能是该传销组织头目,因担心被警方打击处理,一直不肯露面。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案外音:传销猖獗凸显就业难(襄樊学院法学系副主任 张樊)
新生代青年特别是农民工陷入传销泥潭,间接反映社会就业压力大。
义气、缺乏社会经验以及空虚是年轻人陷入传销泥潭的三大原因。社会上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也是一个重要外部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差,谋生能力弱,游手好闲,处于城市生活边缘生存状态。但他们又想谋得体面工作、快捷挣钱。一旦陷入传销,就会变得贪婪,丧失人性,把矛头指向亲人。4岁女童婷婷在传销窝点无人照看,就是例证。
为了打击传销,应该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增设防骗课堂,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才会大大减少青少年陷入传销的几率。
顶一下0
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