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销密码:传销群体的囚徒困境心理
发布: 2011-07-27 08:59:40 作者: 易铁 来源: 中电商务中心
目前法律实践中,所有参与传销的资金均定性为赃款,组织领导传销罪和非法经营罪中均不予退赃。那么每一个传销参与者进入传销群体后,且清醒的了解传销本质,并不能代表他就会抽身走人。偏执狂一般追求财富的人,往往是穷人,卖房子高利贷参与传销的人比比皆是,捞一笔就走投机心态的人则更多。由此传销群体表现出一个广为人知的囚徒困境状态。
对那些老传销人来说,如果你违背传销群体意志,必然被传销群体抛弃,而且你一无所获。如果你假定传销群体中每一个成员,都不会说出事实真相,所有成员按照传销模式继续撒谎,看起来是可能赚钱。基于此种心理,传销网络中囚徒们彼此合作,坚不吐实,维持群体氛围继续欺骗新进参与者,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保密)对抗外界干扰,并且建立惩罚机制以防止背叛者举报或者破坏。以各种方式给群体内部成员,制造安全感,互相监视督促维持骗局模式。
而从囚徒困境的各种分析和案例中,以及现实环境中传销群体崩溃原因汇总,这种假定心理不可能存在,困境的维持是短期的、必然会被打破的;与此同时专业精神的角度决定,传销金字塔结构本身就会导致崩盘,再完美的团队管理和歪理邪说只能让崩盘稍有延迟。崩盘原因,不出如下三种状态:首先群体内部成员众多,性格及价值观取向会有差异,经济状况不同,各种微小事件发生都会导致传销成员的“背叛”,人性中不可抹杀的善良、真诚、对下线的怜悯,等等均会打破这种困境。其次,外在因素的干扰(执法操作、媒体揭露),会打破各种传销模式的谎言,令被欺骗者反省自身,一个清醒者的高调行为可以打破整个团伙的困境心理,由此引发的团伙崩盘案例多不胜数。再次,每一个保密者基于对外界的封闭或者半封闭状态,对很多事实真相也一无所知,一旦通过内在或者外在的因素触动神经,自身囚徒困境心态崩溃,也会导致放弃传销“背叛”群体,而这种人本身在团伙内本身就具备影响力,杀伤力更加强大。
无知、卑鄙者在走进传销困境中,会变本加厉的伤害他人,道德沦丧。道德尚存者则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伤害自己。而以上两者,在当生存困境出现之后,界限会模糊,用好人坏人这种非黑即白的逻辑,不能整体性描述清楚群体现象。传销群体将很多正直善良的人,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渐改为自私自利、狡诈、充满谎言的骗子,扭曲正常社会认知,最终形成质变。
由假币转手心理,导致受害与施害之间的不确定性,同时也给法律实践带来了难题。从传销团伙整体发展过程中来看,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从受害转变为施害者,先被骗而后牵连亲友进入传销,达到积累条件完成晋升高级别,然后渐渐变为施害者。很多施害者往往已经是倾家荡产变卖房产加入传销,背水一战的心态令其无法回头,必须欺骗,必须坚持,否则无法面对下线里的亲友损失。于此同时,传销团伙中流行这样的谬论“你要对亲友负责啊,来了这么多人你要让每一个人赚钱啊,要不怎么面对他们”,这种怯懦心理与赌博心理融合,激发强烈的囚徒困境心理。
资金门槛越高的传销种类,这种被强迫的心态越发强烈。传销犯罪不予退赃的法律现状,进一步激发参与者的几乎无法压制的赌博心理:“坚持传销兴许能骗点钱,不坚持一分钱没有,还要面对下线亲友的追债和指责”。于是从这个群体心态中演化出又一种传销歪理邪说“只有放弃没有失败”,进而发展为传销群体普遍流行的潜规则:“脱离传销等于背叛,揭发传销等于挡别人财路”。长期扭曲人性的洗脑,传销团伙内整体性的持续性的亢奋下,个别先觉者发现传销骗局后,着急脱离传销阻止新下线进入,而违背传销的群体认同感,被传销组织排斥出群体之外(传销术语:打包出局)。
异地传销调查中,有很多匪夷所思的现象令人费解。笔者在三年中最为奇特的几个经历之一:以一个反传销者的身份,被传销头目邀请(其伞下团队成员三百余人,亲戚连亲戚的魔鬼体系操作),去反洗他下线中准备卖房子坚持的亲戚。传销规则里互相之间不许有借钱行为(借钱会导致其他下线效仿要钱挽回损失),这个传销头目自己阻止失败,导致几个下线抱团防备心极强,两人绞尽脑汁布局建立信任感,经过两次和下线面对面沟通,随后网络跟进反洗脑近一个月,下线终于冷却停止卖房子的疯狂行为。半年后传销头目告诉我,借钱给这个下线开个小饭店做传销人群生意(习惯性嘴硬不说退钱)。一个传销团伙的组织者领导者想阻止下线,借助外人外力而且是对立身份的反传销人才能达到目的,这其中仅存的道德、群体价值观、贪念导致的刺猬效应、以及扭曲人性的囚徒困境,纠缠交织出这个一个无法理解的案例,人性阴暗面居然是如此的复杂。
由于笔者经常在网络面对传销参与者,相对温和开放的态度,与有独立思维的传销参与者经常交流,很多人已经被笔者的分析说服,甚至表达出即刻回家的意愿,而令人遗憾的却是,相当一部分人会在后期交流中,或明或暗的表达出赌博心理和生存现状的无奈(退出传销马上面临着一无所有),继续无奈的推销假币,给笔者丢下一句话“做坏人容易做好人难”。其中有一部分年轻人,是因为全家长辈均参与传销而无法说服,也无法面对损失,出于照顾长辈的孝心,被亲情绑架坚持传销,这种悲惨在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可以理解他们?
三年对传销的调查研究,看到太多正直的中年人、善良的老年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生存困境下,在下线亲友的贪欲“责任压力”下,将自己的灵魂抵押给了传销恶魔,道德血液中仅存的恻隐之心、对现实的怯懦、左右为难的煎熬、本性向善的挣扎、无奈的苟且,以温水煮青蛙的缓慢节奏,让自己沉沦在欲望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更有不少好逸恶劳者,看清楚传销本质后,奔走在隐形传销群体之中,寻找各种“赚钱先机”,是每个新传销开盘后的首批拥护者;在各种场合传播“赚钱新思维”“新经济模式”,屡屡碰壁亏钱,却总是认为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屡败屡战的顽固,法律意识淡薄到极点,道德沦丧到无法用理性来描述,人性被践踏的无以复加。
在传销重灾区,因传销难民聚集而诞生的各种网络传销、集资类传销形成互相“竞争”互相举报的局面,足见形势之混乱。传销的网头们则把这种骗术骗局,心安理得的称之为生意,“做网络的,是需要很大心理承受能力的”,“做网络都是AA制,没有借钱这个行规的”,“这次盘没有开好,下次要记住这次教训”,“没人有权利说我们是传销,能赚钱就行”,“这次小玩一笔,是个机会,赚个一两百万就撤退”,冷血漠视下线的各种悲欢离合及倾家荡产。
相比社会中其他类型的诈骗犯罪,这些网头知道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什么时候举报自己,什么方式摆脱责任,什么时候什么方式洗钱,什么时候寻求保护,在这个小圈子里流行各种欺骗手法,不停交流借鉴,左冲右突寻找机会暴富。传销痴迷者将自己的人际关系、个人信誉、道德伦理,变卖成金钱,伪装成各种各样的先知先觉者、成功人士,除了满嘴歪理邪说混乱逻辑之外,外人感觉他们就是一个市侩、善于鼓动的商人。无所事事一无所长,以及好逸恶劳的习性,叠加上现阶段法律惩处力度不够,造就了这个隐形群体中的传销领头雁,长期制造、经营骗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传销大案。
无论哪种传销,都具备典型的囚徒困境心理,都在或明或暗的思想意识中,强迫所有参与者坚持传销。老传销人觉得钱少还想骗,新传销人不甘亏损努力去骗,达成利益共识后,不断捏造歪理邪说欺骗新人参与。“你骗了大家都有钱,你不骗大家都完蛋,不好意思的话咱俩一起骗,搞定几个就习惯了”,形成不可触犯一个传销天条。
从人数倍增达到财富倍增的传销理论基础来看,太多被骗的人放弃传销,才导致传销群体整体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数字,而这些平衡后坚持传销的人群,更多是因为无法面对损失、无法面对家人、无法压制贪欲而延续了传销骗局,不断对抗外界干扰,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就了生生不息滚动发展的传销群体,极大的抵消了打击传销的效果。
从法律操作上来讲,打破这个传销中坚力量的囚徒困境心理,就是打击传销见效的倍增武器。仅仅打击组织者领导者是不够的,下线成员罚款之后,在囚徒困境的侥幸心驱使下,变换马甲、搬迁地点都可以延缓团伙崩盘时间。由此形成不打还好,一打就捅了马蜂窝的扩散效应。来宾、北海、南宁、合肥的每一次大规模打击,都会造成大面积扩散,搬迁各地的传销团伙信息源源不断,越打越多的状态难道也是执法部门的困境心态体现? (文/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