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企业应注重“借脑”“借势”“借力”
发布: 2011-06-24 09:48:51 作者: 未知 来源: 直报网
我国一些直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困难,究其原因很多,但直销企业不善于做“借”的文章不能不算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认为,如果能在“借脑”、“借势”、“借力”上有突破的话,直销企业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说起“借脑”,许多直销企业这方面的意识不是很强。直销行业的专家学者对直销行业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比如,欧阳文章先生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直销,出版了《中国直销经济学》的专著;胡远江先生从营销学的角度研究直销,也出版了《中国直复营销》的专著。这两位专家对我国直销发展在理论上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当然,还有一些专家学者,虽然没有系统地研究直销,但对直销的一些课题作了系统的研究,也有很多真知灼见。直销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善于利用“外脑”,把这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企业直销发展的实践,这比自己冥思苦想发展问题可能要强得多。道理很简单,直销企业领导层考虑的是自己企业的事,往往思考问题往往不够宽泛,而这些专家学者思考的层面往往是宏观的或全局性的,所以,运用他们的智慧成果对直销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注意到,有些企业在“借脑”方面有进步,这些专家学者为企业的直销发展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帮助企业解决了在发展中的一些难题。但也有一些直销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借脑”的重要性,所以,在某种程度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建议这些直销企业在“借脑”上能够前进一步。
“借势”对直销企业来说,就是指企业及时地抓住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事件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等,结合企业或产品在传播上欲达到之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现在一些直销企业开展的事件营销、体育营销等,就是一种“借势”的行为。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袭击我国的时候,欧阳文章第一个提出了这是我国直销行业发展重要机遇的重要理论观点,对直销行业发展的影响很大。许多直销企业“借”抵御金融危机之“势”,大力发展直销人员,取得了很大成功,营销业绩上升很快。还有些直销企业利用演艺明星、体育明星的影响力,把明星效应释放在直销过程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一种“借势”行为。但是,有一些直销企业在“借势”方面做得还不够,应该要有所提高。首先,要有“借势”的敏锐性。所谓敏锐,就是要有“见势”早、“借势”快。当一个“势”即将来临时,直销企业就应该有所察觉,然后根据企业实际做好“借势”的一切准备。其次,要有“借势”的独特性。“借势”要有个性,不能人云亦云、步人后尘。直销企业在“借势”前要好好策划,设计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方案,这样的“借势”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第三,要有“借势”的实效性。直销企业“借势”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整个营销业绩,因此,要围绕这一主要目标进行“借势”。有的直销企业在“借势”中喜欢“轰轰烈烈”而忽视了“实实在在”,结果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样的做法要坚决摒弃,一定要千方百计提高“借势”的实效性。
除了“借脑”、“借势”外,直销企业还要善于“借力”。“借”什么“力”?一是要“借”政府的“力”;二是要“借”其他营销模式的“力”,如电子商务;三要“借”其他直销企业的“力”。今年上半年政府加大打击传销的力度,很多直销企业就善于“借”政府打传的“力”,参与政府的打击传销工作,从而促进了本企业直销的健康发展。“借”电子商务的“力”,三生、隆力奇有了成功的实践,也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企业之间相互“借力”也已有了新的开端,比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已打破了零的记录。从总体上看,直销企业的“借力”有了新的进展,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跟上。比如,有的直销企业对企业之间相互“借力”意识性不强,坐井观天的心态比较严重。我们建议这些直销企业要彻底改变封闭保守的思维,真正在企业之间相互“借力”上有新的突破。如果说直销企业真正学会了“借力”,那么,企业的直销发展就会出现新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