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销网 中国直销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正文

哈药委托生产惹争议 多厂合作模式前景堪忧

发布: 2012-05-20 20:55:06    作者: 聂诗博 郑璐   来源: 黑龙江晨报  

  作为三大主营业务之一的保健品,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哈药集团的高度重视,但据公开数据显示,包括开办直销公司等一系列动作,并未让哈药集团改变保健品利润增长率连年呈负数的尴尬。在消费者对保健品广告越来越具有“免疫力”的现实情境下,再不注重自身的品牌维护与建设,哈药集团的保健品发展之路注定荆棘密布。

\

  “哈药”保健品外省惹争议

  日前,《辽沈晚报》曾刊发了一则题为《原来不是哈药产的》的新闻。在沈阳一些药店里销售的蜂胶胶囊、螺旋藻、大蒜油等10余种保健食品的药瓶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哈药集团和哈药六厂的商标,“哈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世一堂华纳医药有限公司”等名头也赫然在列,但这些保健品却不是哈药集团生产的。

  经该报记者调查,这个系列的营养保健品并不是哈药集团生产的,而是由山东的某些企业生产,“哈药集团”只是保健品的监制方。

  《辽沈晚报》的记者隋冠卓说,《原来不是哈药产的》的一文见报后在沈阳引起了很大反响,哈药保健品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质疑。

  自身有着强大的研发能力、旗下也有营养保健品品牌和产品的哈药集团,采取这种生产经营的模式,其中到底有什么玄机?

  “我曾向哈药集团发出这样的疑问,却迟迟没有得到正面回应。”《辽沈晚报》记者隋冠卓遗憾地说。

\

  “哈药”出了“蜂胶”七兄弟

  哈药集团所有的保健品真像《辽沈晚报》报道的那样,仅是“哈药”监制、外地企业生产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对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哈药集团生产的保健品“蜂胶胶囊”展开了调查。

  近年来,蜂胶胶囊因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降血脂、抗血栓形成,抗疲劳、保护肝功和美容养颜等作用,在国内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情追捧,成为过节送礼、保健强身的佳品。

  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的王女士说,6月中旬,她在中央大街一家大型药店购买了“哈药大深林牌”蜂胶胶囊之后,又在另外的一家大药店里见到了“哈药集团世一堂百合康牌”蜂胶软胶囊。为了弄清楚到底谁是真正的哈药蜂胶胶囊,王女士在网上搜索了相关信息,结果得知“哈药大深林牌”蜂胶胶囊是大庆某药厂生产的,而“世一堂百合康牌”蜂胶胶囊是山东某药厂生产的。“都叫蜂胶胶囊,都印有哈药标识,却都不是‘哈药’自己产的,而是外地厂家生产的,而成分又大同小异,把我们消费者都弄糊涂了。”

  调查中,记者发现跟“哈药”沾上边的蜂胶胶囊,不仅有“哈药大森林”和“哈药集团世一堂百合康”这两种品牌。在哈药旗下还有另外五种蜂胶胶囊:哈药集团乌苏里蜂牌蜂胶、哈药汇杰牌蜂胶软胶囊、哈药金丽牌蜂胶软胶囊、哈药中泰牌蜂胶软胶囊、哈药护仁蜂胶软胶囊。

  七种蜂胶胶囊的经销公司分别是:哈药集团营养滋补有限公司、哈药集团世一堂保健品分公司、哈药集团哈尔滨乌苏里峰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哈尔滨医药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济生新特医药经销有限公司、哈尔滨中泰医药有限公司、哈尔滨哈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记者走访哈尔滨知名连锁药店发现,这些药店只出售“大深林”和“世一堂百合康”两种品牌的蜂胶胶囊。那么,这七种蜂胶胶囊分别产自哪里?哈药方面透露说,有些蜂胶胶囊确实不是哈药产的,而是委托外地厂家生产的。一个哈药集团同一种保健品,却有多个商标、多个产地,这让消费者在选择时难免心生疑虑。

 

  “委托生产”有利竞争?

  哈药集团官方网站显示,哈药集团下属企业中,涉及“蜂胶七兄弟”的经销公司只有哈尔滨医药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和哈尔滨哈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其他五家公司均不在列,市场上销售的七种蜂胶胶囊在哈药集团官方网站上根本找不到相关介绍。

  哈药集团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深林、百合康、乌苏里蜂、汇杰、金丽、中泰、护仁等七种品牌都是哈药集团的注册商标,商标使用人即这些保健品公司都是哈药下属的医药公司。有些品牌的蜂胶胶囊之所以不是哈药生产,是因为哈药每年药品生产量太大,制药档期很满,所以才委托外地企业进行生产、加工,这些厂家都是经过哈药集团严格审查的,硬件符合相关标准,保健品的质量也有保证。哈药下属各医药公司之间也存在竞争,一种药,多个哈药品牌,有利于企业内部良性竞争,这是哈药集团的一种营销策略。

  医药行业的知情人士为记者揭开了“合作生产”的奥秘。该知情人士表示,市场上大部分同样规格的蜂胶产品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其实蜂胶产品成本很低,所以众多医药企业都想来分一杯羹。可一个保健品批号申请下来要几十万元,而且申请过程长,步骤繁琐。没有保健品批号就无法在市场上销售,所以很多医药企业纷纷向大药厂投出渴望合作的橄榄枝,采用与有证单位“合作生产”的方式来经营。所谓“合作生产”就是没获得保健品批号的医药企业向有证书的公司支付一部分挂名费用,以按产销量利润分成的方式,或者以授权委托生产的方式,把对方批号和名称打在产品包装上,使双方都获利。“蜂胶七兄弟”的诞生说明大型医药企业可以在保健品批号上做文章,赢得高额利润。

 

  相关链接评论

  “一药多牌多厂合作”令人担忧

  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宇奇表示,从商标上分析,像海尔、SONY等企业都在用统一性商标策略,统一性商标有利于品牌延伸,但是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整个品牌都会受到牵连,能做到统一性商标的企业都是有自信的大企业。另外一种是差异性商标企业,就是统一企业品牌下不同系列的产品运用不同的商标。如此说来,哈药集团的蜂胶胶囊既没运用统一性商标,也没运用差异性商标,很难在其商标运用上下准确定义。一个大品牌下的一种药品,注册不同的商标后,运用不同的执行标准,但是消费者不知道哪个蜂胶胶囊是哈药的最高标准,哪个是最低标准,选来选去,很可能会放弃“哈药”这个大品牌,而选择其他品牌。

  从委托生产上说,委托生产是企业生产能力满足不了市场而增加自身产量的一种方式,而且通过别厂生产药品可降低加工成本,委托生产的方式无可厚非。但是同一种保健品,有多种商标,委托多个企业加工,这样的营销策略实在让人琢磨不透。这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品牌整合,也不利于提升产品的信誉。

  王宇奇说,经过20年的大浪淘沙,中国保健品行业与家电、房地产、汽车等行业一样,最佳进入期已经过去,逐步进入饱和竞争阶段。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与2008年相比,投诉量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就是保健品,上升幅度为22.6%。一些企业信誉意识淡薄,极大地扰乱了保健品市场秩序,使保健品行业陷入严重的信誉危机。在饱和竞争阶段及信誉危机下,中国医药的龙头企业――“哈药”采取的“一药多牌多厂合作”的营销策略很令人担心,过多过滥的小品牌容易让哈药这个大品牌自毁保健品的城墙。

 

  加大科研投入才是正途

  2000年,哈药集团保健品曾凭借“地毯式轰炸”的广告策略,销售收入一举达到20亿元人民币,可一年后,盖中盖和朴雪销量就明显下滑。如今,消费者对广告中宣传的保健品已不再疯狂,消费愈发理智,不再轻信广告,而是更看重一个企业的品牌信誉和保健品的真正功效。

  哈药集团可能已经意识到保健品广告策略不会再像当年那样奏效。近两年,哈药集团成立了直销中心,欲用直销方式做大保健品市场,但业绩并不尽如人意,从2006年到2009年,哈药股份对外公开的年度报表显示,保健品与中药、西药对比,毛利率年年呈负增长态势。

  当年哈药集团进军保健品市场时,目的是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但保健品市场并未给哈药集团带来预期的利润暴增猛涨。在保健品行业深陷信誉危机的大背景下,哈药集团体会到了保健品市场的破茧痛楚。

  关注哈药集团的专家们表示,一方面希望哈药保健品能尽早破茧成蝶,一方面希望哈药集团能意识到保健品市场没有投机取巧的捷径,要想跻身世界制药企业前列,更多的心思还是要花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上,要注重品牌的整合提升。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验证码: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
全搜索

站内最新

直销资讯 直销研究

最新文章

直销公司 直销人才

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 健康美容

热点·文章

直销家园 直销论坛

推荐·文章

人才首页 我要加入

直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