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电信诈骗常见“招数”
发布: 2010-03-19 10:42:16 作者: 雅歌 来源: 威海信息网
1、冒充熟人诈骗。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电话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关系单位熟人(首次拨打,往往是以“你猜我是谁”“还记得我么”等语言“套磁”骗取事主信任),谎称来京出差办事,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2、中奖信息诈骗。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3网络购物诈骗。嫌疑人在互联网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要求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ATM机骗得钱财。
4、电话欠费诈骗。嫌疑人冒充电话局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将事主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公安局,让事主核实,假冒公安人员谎称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帐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如洗黑钱、涉嫌诈骗等),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并将电话转给某银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到两个或三个银行卡的账号上,并让事主到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操作,实施诈骗。
5、虚构“购车/房退税”诱导事主到ATM进行转账操作。嫌疑人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房人详细资料,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名义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或“领导电话”以骗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6、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嫌疑人先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或其他银行);账号:XXXXXXX,谢谢!”之类的短信,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把款项汇到某指定账户,再去核实,后悔莫及。此种诈骗嫌疑人往往是误打误撞,恰巧事主正准备办理汇款事项,因粗心大意不及多想,结果把钱款“给”错了对象。
7、虚构股票个股走势的诈骗。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多以XX(如上海等)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和个股走势,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若指定的个股走势碰巧吻合,则再以索要咨询费并许诺将继续提供个股内幕消息或走势的方式实施诈骗。
8、贷款诈骗。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9、以“假车祸或摔伤住院”为名的诈骗。嫌疑人在预先了解事主及其子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事主子女上课(或上班)手机关机的期间,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等身份,通过打电话给事主家人或朋友,谎称其子女“出车祸”或“上体育课摔伤”住院,急需汇医疗费,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10、虚构绑架事实的诈骗。嫌疑人给事主亲人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被其绑架,并模拟孩子的哭声、叫喊声,从而骗取事主钱财。
11、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12、发送虚假招聘广告诈骗。嫌疑人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事主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13、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六合彩)信息,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14、发布敲诈勒索的信息实施诈骗。向手机用户发布“不想血光之灾”、“要你办的事没办好,请把钱退汇到XXXX帐号”、“如不将钱汇到xxxx帐户,则卸掉你的大腿”等内容信息,事主因害怕产生后果,往往主动向指定帐户汇钱。
电信诈骗有哪些具体特点
也许,你接到过这样一个广东口音的电话——“我是你老同学啊,你猜猜我是谁……”也许,你接到过这样让你心惊肉跳的手机短信——“老爸,我出车祸了,现在医院里,赶紧给我打5000块钱医药费过来。卡号是……”
也许,你还收到过这样让你喜出望外的飞信短消息--“恭喜您,某栏目组正面向所有飞信用户举行抽奖活动,您有幸被抽中成为我们的幸运用户……”
也许,……
如果以上情况出现任何一种,那么很不幸,你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不过,如果你没有轻信这些骗子,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反诈骗能力。
那么电信诈骗都有哪些具体特点,哪类人群最易上当,为何屡打不绝,近来有什么发展趋势?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电信诈骗形式将近30种,有中奖诈骗、汽车退税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直接汇款诈骗、电话欠费诈骗等等,一段时间冒出一个新手法。
很多骗局的设计其实很简单,但同样由于覆盖范围极广,只要其中有极少数人上当便足以让骗子赚个盆满钵溢。
以最简单的骗局为例,骗子甚至不进行任何解释,而只是直接发送一个账号要求对方汇款。正常情况下,短信接收一方都会置之不理,但如果事主正好与别人有经济往来,接到骗子的短信后就会以为是生意伙伴提供的账号,从而毫无戒备地将钱汇入指定账号。
此外,骗子还会冒充电信人员、公安人员,以涉嫌贩毒、洗钱等理由要求事主配合,由于普通人对类似事件缺乏经验,往往在短时间内只能骗术也在不断花样翻新,翻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不过,电信诈骗的骗术虽然花样繁多,但本质却大同小异。中国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将其总结为三类,分别是馅饼类、亲情类和震撼类。
所谓馅饼类,就是指汽车退税和住房退税一类骗局。骗子会以税务工作人员的身份拨通车主或房主的电话,声称因国家税率下调要为对方办理退税。由于骗子事先通过不法手段获取了事主的详细信息,很容易便骗取对方的信任。但当事主在ATM机上按照骗子的提示进行操作后,不仅不会得到所谓的退税,自己账号内的资金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亲情类骗局的典型案例是“猜猜我是谁”。骗子在拨通事主的电话后,会准确地叫出对方的姓名,并以“老朋友”的口吻让你“猜猜我是谁”。如果事主正好有多年未见的老朋友,骗子便会就坡上驴冒充这个朋友,并在一两天内再次打通事主电话,称自己在来京途中遭遇车祸一类的意外,要求事主向指定账号汇款。
至于震撼类,杀伤力可能更加直接。骗子谎称事主的孩子出了意外正在医院抢救,要求事主转账到指定账号,事主在情急之下很可能全无防范,等到醒悟过来却为时已晚。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黄祖跃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随着各地公安机关打击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打击力度逐渐加强,境内外诈骗团伙纷纷躲避风头、变换手法,当前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
一是诈骗窝点向中西部和境外转移。主要表现在大陆诈骗团伙纷纷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诈骗窝点多设在城市高档社区商品房内。台湾诈骗团伙纷纷转移到东南亚一带,雇佣大陆无业人员以旅游签证的方式分散出境,在当地租用别墅设立窝点,从事诈骗活动。
二是诈骗犯罪团伙呈现公司化、集团化管理。诈骗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话务组、办卡组、转账组、取款组,相互独立、相互分散;采取组长负责制,根据业绩进行分成。目前,台湾诈骗犯罪团伙还出现了派吸毒人员赴大陆充当“车手”负责取款的苗头。
三是作案手段更趋隐蔽。利用VOIP网络电话批量自动群拨电话和利用网上银行转账的情况比较突出,操作的服务器和IP地址大多在境外。工作中还发现,近期携带U盾从“小三通”出境的人员大量增加。
四是诈骗手法逐步升级。据统计,当前活跃在社会面上的电信诈骗形式将近30种,有中奖诈骗、汽车退税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直接汇款诈骗、电话欠费诈骗等等。诈骗内容有专门点子公司精心策划设计,针对不同受害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一段时间冒出一个新手法,目前有升级的趋势,诈骗不成,便向恐吓、勒索方向转变,危害比较突出。
配合警方,银行都打出了谨防电话诈骗的横幅。
市民如接到可疑电话 如何快速鉴别防止上当受骗
不法分子无孔不入,市民接到陌生可疑电话时应该如何快速鉴别,防止被骗?
接到可疑电话,市民首先要冷静,不能被对方所营造的紧张气氛迷惑,千万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如果对方要求汇款或者转账,要向发卡银行的客服电话咨询或者直接向警方110咨询求助;如果是冒充熟人或者短信转账,要与对方直接电话联系确认。另外,无论是否被骗成功,还是正在与对方联系中,都要尽快报警。市民迫切需要保护自己财产的心理和贪财的心理很容易让犯罪分子得逞。
纵观我们接报的电话、短信诈骗案情,一般受骗的都是中老年人,犯罪嫌疑人也通常是在白天拨打电话进行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