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利益链构建起“传销天堂”
发布: 2009-07-13 10:31:54 作者: 鸣仁 来源: 东北网
![](/templates/mop/images/z_05_1.gif)
说句实话,如果身边忽然有人说要去广西做事业了,而此人从未有过正经八百的营商念头,恐怕就由不得我们不往传销的方向去琢磨。毋庸讳言,从媒体及民间披露的大量信息来看,广西已然背上了“传销活动天堂”的骂名。
7月1日《南国早报》消息说,近日,在广西打击传销违法犯罪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上,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梁胜利指出,广西背上“传销活动的天堂”的耻辱之名,与一些地方政府、执法部门对打击传销违法犯罪存在错误认识有关,这就要求全区有关部门联合起来,拿出超常规的力度和措施,迅速深入地掀起打击传销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的高潮。
“90年代看广东,00年代看广西”。据民间反传销组织“中国反传销联盟”统计数据,广西的传销大军已高达200万之众,吞噬资金达数百亿。这个西部欠发达省区,已经取代1990年代的广东跃升为“传销大本营”。知耻近乎勇。当地有关部门终于能正视这个“传销天堂”的骂名,是有望得力整饬的第一步。同时,值得欣慰的是,在归咎传销泛滥之责的时候,当地政府部门也已然看到“与一些地方政府、执法部门对打击传销违法犯罪存在错误认识有关”,而没有简单地把乱象之责全盘推给社会。
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令全国传销爱好者趋之若鹜的“传销天堂”也非一日之功。在当地不少小城,街头四处游兜售的“传销床”,日杂店推出了“传销套餐”,租给传销者住的楼房如雨后春笋,电信部门甚至专门推出针对“外地人”的网内套餐、当地人却得不到这个优惠……如此繁盛而环环相扣的“传销产业链”,谁敢说是一夜风起?正因如此,某种意义上说,打击传销,就等于止住了当地GDP传销饮血式癫狂。
在这个问题上,当地部门归咎为“错误认识”,其实只对了一半,或者说是只看到了表象。传销被誉为经济邪教,其危害无须赘言,家破人亡者有之,谋财害命者有之,个别人非法牟利的所谓“成功”无非是建立在圈钱骗钱的基础之上。然而,公众一直弄不明白的是,既然非法传销如过街老鼠,为什么见而不打?或者打击整治也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要说取证等技术上的难度,传销可谓秃子头上的虱子:一干人等神神秘秘聚会聚餐,声势浩大,又不会隐身术,何至于打不到抓不着?
非不能也,实不愿也。
因为不愿,才可以说是“认识错误”。唯物论最基本的道理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民间通俗的说法是屁股决定脑袋,具体到监督打击传销来看,显然是利益决定作为。传销是祸害,民怨肆起,不打击不足以平民愤;传销也是兴奋剂,刺激了当地相关产业的突飞猛进,真狠心打下去政绩就跑不快——这种纠结而复杂的心态必然导致打击传销行为在有些地方成了“手臂高高扬起,巴掌轻轻落下”,现实的版本就是“以罚代管”。
明目张胆的非法传销,竟构建出一派无忧无虑的天堂奇观,这对政府行政与执法部门实在是一个莫大的反讽。真要清理传销土壤、戳破传销天堂幻象,根本还在于斩断其背后与公权、政绩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利益链不断,“错误认识”就不可能被纠偏,打击的“高潮”也难免继续沦为风暴式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