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宝莱:用来自心底的爱对待和影响他人
发布: 2009-07-22 17:54:55 作者: 鸣仁 来源: 《南方周末》
与其他现代企业掌门人笔挺的西服、正襟危坐的严肃相比,身着T恤、休闲裤的李延亮显得轻松很多,这位康宝莱中国区总裁幽默地说:“这就代表了我们公司轻松的企业文化。”
这是一家年龄仅4 岁的中国企业,“年轻”是它留给公众的第一个印象,而让人感喟的是:这个年轻的企业每每在公益事业上显示出出人意料的大手笔。
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李延亮和他的团队如何看待公益与慈善?这家企业如何履行自身所认同的社会责任?
“康宝莱速度”
这是一家保守的企业。全球五大直销公司中,康宝莱是最后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
康宝莱一直梦想将其产品带到中医中药的故乡,早在1997 年就开始了在中国的投资计划,于2000 年建成投产的苏州工厂是其在美国以外惟一的生产基地。
但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康宝莱总部都在谨慎地推行着它们的中国战略。与那些雨后春笋般的各式各样的直销企业相比,康宝莱的中国战略曾被人理解为过于保守。“我们在等待,”李延亮说,“2005 年这个机会终于来临,因为国家终于出台了相关的法律。”
自2007 年获得直销许可证后,康宝莱在中国区的业绩就步入了飞速发展阶断。这个一度曾受人非议为保守的企业,在中国显示了它无与伦比的发展速度,被业内称为“康宝莱速度”。
来自康宝莱2007 年和2008 年的业绩年报显示:康宝莱的业绩不仅在中国经济逐渐恢复时发展迅速,在中国经济受到物价上扬、股市变幻莫测之时,仍然保持了比较高的业绩增长。“中国市场是康宝莱全球市场中的重点之一。”
当李延亮总裁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出了对中国市场业绩的决心——要在五年内将康宝莱的业绩提升到康宝莱在全球的靠前位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康宝莱在缔造这一发展奇迹时遭遇的是一个并不轻松的发展环境。在直销进入中国后的十几年恰恰是这个行业最为混乱的年代。直销一度遭人误解,直销和传销被误认为是两个孪生的兄弟。
1990年,美国雅芳公司正式登陆中国大陆,中美合资广州雅芳有限公司成立,成为第一家在中国正式申请成立的直销公司,这标志着直销开始被纳入到了中国大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正式管理范畴。
直销行业进入中国之初,直销的无店铺经营和口碑相传的特点,与国人的消费习惯和国家法规政策短时难以对接。加之部分短视企业在逐利同时未能坚守底线,违规违法行为屡现,整个行业也饱受诟病,在消费者心中的负面形象长久挥之不去,成为直销行业从业者最大的痛。中国直销也在数年之内经历几度起伏。“树立健康积极的品牌形象对于这个行业尤为重要。”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如是说。
在“直销”经常被误解的时代,作为后来者,康宝莱无疑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它们逐渐找到了解决这个困局的钥匙——打破传统的直销模式中无店铺经营的惯例,在中国各大城市迅速扩张、开店铺。“这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消费心理。”
起步较晚一度成为康宝莱的短板。在雅芳、安利、玫琳凯、如新相继进入中国以后,康宝莱才开始真正发力于中国市场。毫无疑问,康宝莱的这一适时创新为它们赢得了速度和利润,短短几年间,康宝莱就被业内评为增长最快的企业。
“早晚不是问题,关键就怕赶不上。”在李延亮看来康宝莱的幸运来源于一大批了解直销行业的员工,“起步晚,起点高”,这是康宝莱在中国发展的高度概括。在这五家全球最大的直销行业中,康宝莱是惟一一家专门做营养保健品的,“这也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康宝莱从一开始便把产品质量当作了企业展现社会责任的首要因素,同时也正因为这个要素,让康宝莱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赢得了消费者的掌声。“说白了,一个直销企业得不得到认可的关键还在于产品质量。”李延亮对直销行业的这一朴素理解却不乏深意。
最初,康宝莱把质量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仅仅是属于一种企业发展阶段的战略行为,随着在中国慢慢打开局面和营销人员队伍的逐渐扩大,这种战略也变成了一种文化。因此,康宝莱在产品质量上的重视是很多企业都难以企及的。
公司研发团队汇集了健康医学领域众多资深专家。康宝莱营养咨询委员会和科学咨询委员会汇集了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伊格纳罗博士(Dr.LouisIgnarro)、全美最佳医生之一大卫·赫伯博士(Dr.David Heber)等一批世界项尖科学家和营养学家,并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立马克·休斯细胞及分子营养研究中心,众多科研成果的诞生使康宝莱成为全球使用尖端科技研发营养与草本医学的领导者。而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更是聘请各国专家担任全球营养咨询委员会成员。“这样保证了我们科研的力量,保证我们的产品能够一直处于领先者的地位”。
“用来自心底的爱对待和影响他人”
“每进入一个新兴市场,就会有这样一些人,一看到这个市场开放就挤进去,所以一些小公司根本不作长远考虑的。”直销行业自身如何树立积极健康的行业形象成为横亘在众多从业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与很多企业在公益事业上的作为不同,康宝莱不仅强调在重大灾难中的集体表现,也重视员工个人的日常善举。在业内曾有一个说法:康宝莱的员工对于非商业行为的公益有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热爱。“从公益慈善活动和灾难面前的所为,从中国区总裁,到分公司,再到营销人员,无时无刻无处不体现出康宝莱的企业责任。”
每年康宝莱国际会进行全球评比最有爱心的营销人员活动,由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分公司先进行内部评比以选出候选人,之后再汇总至总部进行评比。“此项评比,与业绩没有关系,与他所做的善事大小有关。”
康宝莱的一位营销人员,他制定了个人慈善计划——每年捐助200个失学儿童,“我大概能再活50 年,那就是一万个儿童被救助”,此番情况并非孤例。在上海慈善基金会组织的义拍现场,一位员工更是以7 万元的高价竞拍到一个球星贝克汉姆亲笔签名足球。贝克汉姆所在的洛杉矶银河队的球衣胸前广告就是康宝莱。屡屡活跃于诸多救灾现场和公益场合的康宝莱员工,“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个企业对社会的承诺”。
“用来自心底的爱对待和影响他人”,这是康宝莱创始人马克·休斯的格言,在康宝莱企业内部不断被提及,并被员工奉为圭臬。事实上,这个团队中,慈善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品格。
康宝莱的直销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公司的公益慈善事业也没有停步。多年来,从公司员工到营销人员,从骨髓捐献到自行车全民健身,都可以看到康宝莱人的身影。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的噩耗从四川传来,举国为之沉痛和牵挂。“救援现场有我们,后方捐款有我们的标志跋山涉水”,身着绿色T恤的康宝莱地震救灾志愿者一如既往地活跃着。
此时恰逢康宝莱四川分公司成立两周年,盛典庆祝显然让位于救灾热情。灾情发生后,康宝莱家庭基金会第一时间在网上开通了专门的中国地震灾害捐助热线,康宝莱全球总裁迈克尔·约翰逊向全体康宝莱员工和营销人员发出倡议,号召他们携手为中国的抗震救灾做出贡献。康宝莱基金会和康宝莱紧急向四川省红十字会捐助了200 万元人民币,同时向第一支进入汶川的部队捐助了200 万元的营养补给品,而国内各分公司也响应中国总部“康宝莱温情系灾区”的号召,在各地开展各种捐助活动,表达爱心。迅捷的表现一如既往。
员工群体随即展开行动。部分员工赶往临时献血点献血;部分员工直接奔赴当地红十字会和团市委抢先报名争当志愿者,奔赴灾区前线。甚至深入地震重灾区的数位康宝莱志愿者们自地震发生始即扮演当地红十字会的核心志愿者,负责信息管理、物资发配、挑选志愿者,以及建立救援站等活动。同时,他们还组织志愿者进入灾区,来到了第一支救灾部队官兵中间。为其送去急需的物资和关切。
而当地营销人员也被发动。一位营销人员出资10 万元购买了灾民急需的物资运往什邡。物资调运亦成为救灾的关键。
地震发生之后数十日,康宝莱志愿者始终活跃于抗震救灾一线。“康宝莱不仅关注救灾的进程和动态,还会对灾区重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动情地说。康宝莱温暖基金在2008 年冬启动。康宝莱保健品有限公司与绵阳市教育局正式签约,在此后的两年里,将给予每个家庭每年1000 元的补助,持续资助300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谓之温暖,就是希望灾区人民的这个冬天不太冷。”康宝莱负责人表示。
康宝莱之家
康宝莱与四川的结缘并未以救灾为止,本意设立于靠近总部的上海的康宝莱之家,也因考虑地震灾区的种种情况,遂临时改易,定于成都落户。
2009年3月5日,成都SOS儿童村的孩子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当村长曹树怀从康宝莱国际有限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Rob Levy 手中接过康宝莱之家的铭牌,中国大陆首个康宝莱之家诞生,170 多个孩子投入全球康宝莱之家大家庭的怀抱。
康宝莱之家的概念进入中国尚属首次,迄今世界各地已有43 个范本,捐赠总金额逾700 万美元。“这是大陆的第一家,但绝不会是最后一家”。康宝莱之家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品企业之一康宝莱公司所属慈善机构康宝莱家庭基金会的重要项目。
康宝莱家庭基金会是由康宝莱国际公司创始人马克·休斯于1994 年创立的慈善组织,宗旨是为因战争、灾害、贫困或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儿童提供健康营养品和其他帮助,让他们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每年,数以万计的孩子在康宝莱之家的帮助下成长。
成都康宝莱之家计划旨在帮助儿童村的孩子提高营养以及健康水平。这170 多个孩子主要来自西南地区,都是失去双亲的孤儿。为此,作为世界顶级营养品专家的康宝莱公司将帮助儿童村完善营养解决方案。新增加的营养支出费用将由康宝莱承担。除此之外,康宝莱还将定期举办健康咨询讲座,通过公司顶级营养专家向孩子以及照顾他们的“妈妈”普及营养知识,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儿童村孩子热情地迎接了来自康宝莱的大朋友们,他们还手牵手,邀请康宝莱全球高级副总裁Rob Levy 与中国区总裁李延亮到各自“家”做客。
告别儿童村时,Rob Levy 用中文感谢孩子们的热情招待。他表示:儿童营养不足将造成智商下降,同时还会影响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免疫力,使得他们易感传染病、易患多发病。失去父母的孩子,更需要生理以及心理的关怀和照顾。
甚至Rob Levy 在回程途中,还要求下属把一个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孩童的照片寄来给他。他准备留作以后结对扶助之用。Rob Levy表示:成都康宝莱之家只是一个起点。康宝莱将继续推广康宝莱之家计划,让更多的中国孩子加入健康大家庭。
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表示,企业的第一责任是赚钱,这个不必讳言。如果企业亏损,员工和销售人员因此失业,那是一个企业最大的失败。
但李延亮认为,企业的责任不仅于此。“我们可以通过种种公益善举来践行社会责任。”
将慈善义举作为其品牌建设之一的直销行业在此次抗震救灾中表现出巨大的爱心和能量,捐献数额接近3 亿元,物资等不计其数。
“我们一直在想为中国多做点什么”
进入中国4 年的康宝莱,在不断适应着中国这片土地。很多公益善举的践行也更具“中国特色”。
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和中国国家自行车队2008年7月9日在北京举行赞助协议的签约仪式,宣布康宝莱产品成为中国国家自行车队专用指定营养品,双方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康宝莱将鼎力支持中国国家自行车队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和竞技水平征战2008北京奥运赛场,双方共同在中国推广健康、绿色、积极的生活理念。
康宝莱选择自行车作为其全民公益活动的起点,也有其必然性。康宝莱的全球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约翰逊先生就是自行车运动的爱好者,甚至还获得过奖励,而其在铁人三项的比赛中更是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同时,在“自行车王国”的中国,自行车运动由于其本身的种种优势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研究表明,骑自行车是一种更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它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还有助于减肥。而减肥,正是康宝莱主要产品之一:蛋白混合饮料的功效所在。
在与国家自行车队签订协议后,康宝莱公司的自行车类活动便遍及整个中华大地。康宝莱除了通过提供产品和进行专业咨询支持国家自行车队征战奥运会外,还负责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各种自行车相关活动。
“中国是我们的重要市场,我们也一直在想能够为中国社会多做些什么。”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告诉记者。
自行车虽然名义上是康宝莱参与全民公益活动的起点。但是早些时候,康宝莱的公益善举已经现身于公众视野。
2007 年8 月9 日,中华骨髓库与韩国骨髓库合作向韩国提供两例造血干细胞交接仪式在北京道培医院举行。而此次活动即是由康宝莱赞助。
此次活动的圆满结束不但提高了康宝莱在全国各地区的企业形象,激发市场活力,也增进了营销人员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并且通过媒体的正面传达,社会对直销行业的信心恢复些许。
2007 年10 月,在康宝莱福建分公司,100 名康宝莱公司员工纷纷伸出胳膊,让医务人员抽取血液,他们由此成为中华骨髓库的骨髓捐献志愿者。其后数年,不断有数百位康宝莱员工参与骨髓捐赠活动。
公益善举除了立足于日常的关爱,更体现于天灾之后。震灾之前,康宝莱的志愿者已经活跃于2008 年年初的雪灾之中。围绕着湖南、安徽、湖北、贵州、广东、重庆等19个不同受灾程度的省级区域,一场全国性的赈灾大规模上演。
雪灾发生后,康宝莱公司向全体公司员工发出了“康宝莱(中国)公司抗雪救灾公益活动倡议书”号召受灾地区的员工克服困难,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尽可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为帮助受灾群众和弱势群体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要求非受灾地区或因雪灾交通受影响的地区分公司因地制宜,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想方设法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替当地政府排忧解难。
天灾冷酷与人心温暖形成对照。2 月2日上午,武汉市中心血站采血车压着积雪,缓缓停靠在康宝莱公司门前,百余名康宝莱公司志愿者挽起袖子,上演了一幕“爱的行动、铸就生命线”的感人场景。有的志愿者当天早晨七点就开始在康宝莱公司门前排队等待献血。
2008 年元宵节,南昌市工商局和康宝莱保健品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的志愿者们前往安义县新民乡罗峰村灾区,向遭受冰雪灾害的特困户们送去了慰问金和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鼓励灾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渡过难关。
“康宝莱经常讲这么一句话,一杯水是你的,一桶水可能是你家的,一湖水可能是你这个村子的,或者你这个社区的,但一条河可能就是社会的,是大家所有的。企业亦如此,刚刚在企业挣钱之后,可能仅供养活员工。但是等企业规模逐渐壮大之后,就应该思考如何回馈这个社会。回馈社会的另一方面,也是把自己的企业融入了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原来是私营企业,现在是上市公司。差别上面,你的社会责任就更重。等于是什么呢?等于是很多人来看着你,看你做很多方面。这个社会环境的改善离不开企业公德心的建立。”这是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对康宝莱所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思考。
野心
康宝莱终究还是一个企业。对康宝莱企业社会责任的考察,最终还将回到它的企业属性。将企业属性和社会责任连接在一起的,是康宝莱对直销行业和整个社会的贡献。
“我们同时也在致力于推动中国直销行业的完善和规范。我们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上面是不遗余力的。”李延亮对康宝莱在中国的直销行业中有着更大的野心:“确立一个较高的行业标准,这是我们的未来期许。”
事实上,和其他所有的直销企业一样,中国市场在康宝莱的全球版图中的位置也越发重要。在李延亮看来,不远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成为康宝莱全球市场中的第一位,“这一点绝对没有悬念,不过是三年五年的时间问题。”李延亮是康宝莱全球五大区中惟一一个本土职业经理人,“这就是我们在康宝莱全球市场的定位,不得不说,我们生在了一个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