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4小时卧底 揭传销黑幕
发布: 2009-04-03 09:36:39 作者: 李卫民 王强 来源: 天津网
陷阱:金字塔式的链条
“歌会”完毕,一瘦男子示意所有人盘腿而坐,开始了洗脑课程。
“没到广州不知道你口袋里的钱有多少,没到北京不知道你的官有多小,没到杨柳青不知道你的理想有多渺小……”瘦男子亢奋地说着,“我们是广州碟贝蕾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经营‘碟贝蕾’化妆品。只要花3900元购买一套产品,就能够成为公司会员。我们公司一共分为5个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会员(销售1-2套产品),代理员(销售3-9套产品),培训员(销售10-64套产品),推广员(销售65-392套产品),代理商(销售大于等于393套产品)。依据级别高低,按照金字塔形式发放,级别越高奖金越多。代理商只要一个月销售400套产品,就能够获得23.8万元的利润……”
产品:是镜中花水中月
口若悬河地讲了40多分钟,瘦男子却始终都没有拿出能够让人一夜暴富的产品。一位姓韩的男子说,他已经发展了好几名会员,做到了培训员,但仍然也没有见到产品。在场大多数人也称,从没有见过产品,有关产品功能等都是从课堂上听来的。而韩某的解释是:“有无产品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营销产品的资格,它会给你带来滚滚财源。我们只要交钱就可以了。”
睡觉:男女住一屋
晚上10时30分许,记者表示要到宾馆住宿,寝室长刘某却极力阻拦。后经双方“妥协”,原本寝室里必须同吃同住的“规定”,因为记者的坚持而破例,“你就在沙发上睡吧,这可是我们破天荒的头一次。”
随后,在刘某“拉闸睡觉”的口令下,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男女,慢慢进入梦乡,继续着自己的发财梦。
周边:摸清上课地点
暗访记者进入传销组织以后,另外一路记者在杨柳青附近进行了走访,在杨柳青的大街小巷看到许多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年龄不过二三十岁,他们有的在逛马路,有的在御河边打电话,听口音都不是本地人。
走访十三街村和十四街村时,记者发现许多民房有外地年轻人进进出出,他们将院门关得紧紧的,大白天也上着锁。有人敲门,在确定身份后里面的人才会开门。
许多村民反映,这些人都是来做传销的,其中的一些人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两年了。村民们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村里人搬进了楼房,留下了大量的闲置平房,这些传销人员便乘虚而入。通常,每个院落里都居住着十多名传销人员。他们每天早晨6点多就陆续起床,8点多吃早饭,9点左右去庄稼地附近的平房参加所谓的培训。课上非常疯狂,离得很远就能听到他们的喊声。培训课程一般要两小时,下课后就是他们的自由活动时间。据了解,对于新来的人他们是严格控制活动的,几乎到哪里都有人跟随,想离开是不太可能的。在传销组织里待上半年左右的时间被彻底洗脑以后,就没有人跟随了,因为这时传销人员也不想走了。所谓自由活动时间,就是三三两两地在杨柳青镇附近闲逛,打电话骗家人、朋友汇钱或者加入。住在村里的村民们对这些传销人员意见非常大,一是他们常常扰民,二是这么多的外来人口给当地的治安带来了隐患。
行动:警方出击查传销窝点
昨日清晨6点半左右,传销人员开始起床、洗漱。8时许,马路上突然出现了大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的人手里还搬着凳子前往他们的上课地点准备上课。随后,记者来到了杨柳青镇西派出所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反映,派出所民警立刻赶往现场进行查抄。
身份:一屋人多半是大学生
上午9时许,镇西派出所十几位民警与记者赶到十三街村和十四街村后的庄稼地附近。在这里有十多间平房,每个房间里都有80人至120人在上课。在距离一间平房还有百米就能听到高歌声。民警推开房门,看到四个人正带领着大家歇斯底里地高歌。警察叫停了他们现场的“表演”,将前排的四人带到了室外。其中一名戴眼镜的传销人员在警察的询问下说,他是河南省某大学的学生,去年年底来的杨柳青,参与销售(广州蝶蓓蕾公司)产品,他已经花了2900元,但始终没有见到产品,此后,他还带来了七八名同学。正在上课的80多人有一多半都是大学生。虽然大家在交钱后都没有见到过产品,但都坚信能赚到钱。听到这些话,一位民警不无可惜地说:“这大学是白上了。”在警方遣散这些传销人员时,依旧有许多人认为自己没有被骗,还说会继续坚持下去,让现场的执法人员颇为无奈。随后,警方又来到了另外两间平房,发现每间平房同样都有八九十人在上传销课。经对这些人进行盘问,其中一名男子被警方带往了派出所,其他人则被警方遣散。
警方:打击传销没停过
据镇西派出所民警介绍,从2001年在杨柳青镇发现传销人员活动后,他们这几年一直在会同有关部门对传销组织进行打击。不过,每当他们遣散传销人员后,其中的一些人因中毒太深难以自拔,往往返回原籍又去而复返。这些传销人员经过多次打击,变得很狡猾,常常是分散活动,增加了执法部门打击的难度。目前,杨柳青镇上有数千人在进行传销,光上课地点就有100多处。此外,当地居民逐渐搬入楼房,腾出的一些平房小院也给这些传销人员提供了一些便利。
镇西派出所副所长杨志军说,每天他们都能接到一些外地父母的报警,这类报警有时占据了报警的一半,但是寻找起来非常麻烦,如同大海捞针。
明日将继续关注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