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会”为何打而不死?
发布: 2009-03-26 08:57:30 作者: 南苛 来源: 大河网
3月25日,广东省工商局副局长姜海平率相关处室负责人做客广东“民声热线”时表示,传销魔爪正伸向找工作的大学生,要特别提防传销活动回潮,他提醒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必须要知道招工的企业是否合法,可向工商等有关部门了解企业的登记情况等。自己必须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不要相信“高投入高回报”领域的招工。据介绍,目前盘踞在广东的传销分子约1.8万人。(见3月25日《信息时报》)
工商部门提醒大学生提防传销活动,虽然很有必要,但有些太轻飘了。我们想问问,传销组织——这个令人深恶痛绝、严重破坏人与人之间信赖关系、严重践踏社会诚信的“老鼠会”,10多年前就受到工商部门的严打,至今为啥仍然如此猖獗?我们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
传销组织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其头目往往把自己的非法窝点打扮成公司的形象,让专业骗子利用讲课、托儿起哄等方式对新人进行洗脑,对不服从者进行殴打,使每个人都经历了由被动骗人到主动骗人这一过程,让头目们坐享其成。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有职业骗子,但是,像这样以公司化、宗教化、暴力化面目出现的规模化骗人现象却是罕见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对于传销头目来说,他们以践踏社会道德为武器,以空手套白狼为策略,以赚取巨额利润为唯一目的,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但将参加传销者由守法和信奉诚信的人变成违法没有良心的骗子,破坏友情甚至亲情,而且将许多依靠勤劳挣得的辛苦钱骗到传销头目手中,让被骗者在痛恨骗子的同时,也对社会治安秩序产生抱怨。那么,这么坏的事情,这么卑鄙的勾当,传销头目为啥能在这个过程中把许多人牢牢地控制在手?
当然,出现这种局面,与传销组织隐蔽的特性有关,与其特有的组织、运转方式有关,与巨额暴利导致传销头目丧尽天良、甘愿冒险有关,也与一些工商等执法部门打击不力有关,但是,最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社会道德的持续滑坡。我们想想看,传销本来只是一种经商的方式,到了我们这里后就变成了与经商无关的骗人工具;传销人员不但能横下心欺骗自己的同学、战友、熟人、邻居、亲戚,而且还欺骗自己的姐妹、父母,如果诚信仍然是我们社会的普遍风气,如果一个人做了对不起他人的事就会感到脸红甚至无法在当地生存,怎会出现这样令人恐惧的局面?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是靠道德来凝聚的,如果不有效制止道德滑坡,不但难以制止传销现象,而且比传销更严重的古怪现象还会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