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了,你补进去了吗?
发布: 2008-11-11 09:53:45 作者: 鸣仁 来源: 39健康网
少钙吗?UPDATE你的补钙观念
“钙”除了是人体骨骼中的重要成份外,包括神经的传导、肌肉的收缩、血液的凝固、荷尔蒙作用都少不了钙。在人生的各个生长阶段、“钙”都肩负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但你的补钙观念正确吗?补进去了,身又能吸收了多少?
神户大学医学教授藤田拓男所著的《钙健康-神奇的钙》一书中提到“钙”可说是人体需要量最高的矿物质,人体中的钙99%储存于骨骼及牙齿中,约占1公斤;血液中的含钙量仅占250毫克,相当于骨骼中总钙值的四千分之一,所以骨骼就像人体中储存钙的银行。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理事长蔡克嵩医师进一步指出,一般人若钙质摄取不足,体内的机制为了维持血液中的基本钙质,就会从骨头中大量抽离,而造成骨头的强度不够,因此,一般人确实应该在日常饮食中摄取足量的钙质,来维持体内器官的正常运作。
钙的多种生理功能
钙于人体中,关系到骨骼、牙齿及多方面生理功能的健康。现代人饮食日益精致,平均每日摄取的钙约400mg,并不足以维持日常健康所需的钙700mg,平常虽无自觉之症状,但长久下来对生理机能及骨骼系统的维持,有着深远的影响。
钙是一种人体必须营养素,血中钙必须维持于10mg/dl,但钙无法由体内产生,必须经由口服摄取,但若副甲状腺过多,会造成骨质流失,故亦需调节副甲状腺,才能达到钙的平衡;若血钙过多或摄取不当的磷酸钙,则会造成高血钙及肾结石、尿道结石。
镁在体内含量不足时,会使得副甲状腺分泌增加!钙的吸收会被抑制,并促使骨钙流失。因此镁的补充可防止骨钙的流失以及肾结石的形成。为了要吸收钙质,体内必须要有足够的维生素D,补充维他命D3,能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以达最佳成效。
40岁后体内钙量与年龄成反比
医学研究证明,骨质的减少与年龄有明显的关系,一般而言,20岁前,身体内的钙量是不断上升的;直到20岁即已完成纵向的生长。25~30岁期间,骨骼内的钙含量丰富,骨骼含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水平,称之为骨峰值,30~40岁期间,骨内的钙含量变化相对稳定,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被称为钙平衡期。40岁以后,不论男女,骨骼内的钙质都会处于流失大于吸收的状态,骨质含量也就随之不断降低。
钙对人体的影响
多数人都知道,补充钙质可以改善骨质代谢、预防骨质疏松。但你可能不知道,心脏、肌肉和神经同样需要钙才能适当地发挥功能,血液需要钙才能正常凝结。事实上,我们的血液中必须时时含有足够的钙,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运作。摄取足量的钙,对于改善女性经前症候群、控制高血压、改善失眠、维持情绪稳定都有不错的效果,可见得钙在身体所扮演的角色,称得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1.骨骼疏松症
长庚医院骨科主任叶文凌表示,我们每天会从食物摄取钙质,亦会自肠胃、尿液中流失钙质,二者之间的平衡状态,将决定骨质是会流失或增加。当吸入体内的钙质比流失的钙少时,体液中的钙浓度降低,人体会自动地从骨头中“提款”,由”噬骨细胞”将一些骨头吃掉,使这些骨头中的钙可以释入血液之中,让血中钙离子浓度回归正常,以维持生理机能正常。反之,当吸收入体内的钙质足够应付生理需求,甚至绰绰有余时,“造骨细胞”便会利用这些珍贵物资制造骨头,使骨量增加。
叶文凌进一步指出,35岁以后,人体开始老化,每年骨质平均减少1%;骨溶解速度逐渐超过骨合成速度,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的质与量渐减,于是流失过快就形成了骨质疏松症。这是由于骨骼的再造过程中,钙从骨骼移出比积存的量还多,所以骨质就开始减少了。
2.心血管疾病
研究指出,高血压病患每日摄取足量的钙(每日1000~1300毫克),即能控制血压。另外,钙也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心脏病的发作。科学家发现,高”钙”食品能帮助正常人每天多排除饱和脂肪酸6%~13%,使胆固醇总量下降6%,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经前症候群/经痛/更年期
女性血液中的钙与卵巢活动有密切关系,在月经来的前一周,血液中的钙会降低,使得女性朋友容易有神经紧张、易怒、情绪不宁的情况出现。月经来潮时,血液中的钙降得更低,常会使子宫出现肌肉痉挛,而感到不适。更年期后,因卵巢中缺乏贺荷尔蒙,易发生严重缺钙情形,而导致心烦、盗汗、腿部抽筋的不适症状。
4.失眠、情绪焦虑
当人体缺钙时会使得神经处于紧绷亢奋状态,性情变得不稳定、焦躁;相反的,当血液中钙浓度过高时,神经作用会变得迟缓,常想睡觉。由此可知,体内钙的浓度,必须维持一定比例,过高或过低对于身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