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药业稳增 健康元借机打开欧美市场
发布: 2008-11-27 10:05:43 作者: admin 来源: 南方日报
"对不起,刚才还在开招标会",身兼健康元集团和旗下海滨制药总经理之职的苏庆文匆匆走进办公室,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海滨制药正在筹建主打产品美罗培南新的项目车间,参与设备招标的全部是欧洲企业,如果新车间顺利投产,将打开欧美规模数亿的市场。
在位于广州萝岗的香雪制药公司,副总经理莫子瑜邀请记者品尝公司刚刚投产的"素糖凉茶",这款针对白领女性、儿童和糖尿病人研发的新款凉茶,在不久前的中国(宁波)食品博览会上大放异彩。"开发凉茶,我们有中药配方优势,香雪的发展蓝图中凉茶跟中成药平分秋色"。
"在未来三年到五年时间内,广药旗下企业逐步迁入到这块热土,这就像十个指头收拢攥成强有力的拳头,必将为今后的飞跃式发展凝聚力量",11月6日在广药集团落户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番禺园区签约仪式上,广药董事长杨荣明兴奋地表示,广药集团将利用广药工业园整合旗下的大小药企资源,发挥聚合优势。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各行各业纷纷受到波及,而对经济周期不敏感的医药行业成为了风暴中的避风港。近期,记者深入广州、珠海、深圳等广东主要医药企业以及行业协会调查采访后获悉,广东各大药企依然增长稳健,同时正在积极应对省外同行的竞争以及挖掘新农村建设和医改大幕开启带来的市场机会。像健康元等有实力的医药集团,甚至已开始抄底海外同行优秀的专利技术和人才。
"危机危机,有危险才有机遇",广东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健康元集团董事长朱保国乐观表示。相对于海外制药巨头,广东医药企业还很"青涩",但是在海外同行发展放缓,而中国政府刺激内需、推进医改的巨大利好背景下,如果利用好期间的机会,广东医药企业将迎来质的飞跃。
现状综述
集体增持股份彰显信心
"一件衣服可以穿十年,但医药是一次消费品,跟经济环境关系不大。另外,药企发展主要靠自身滚动发展,不依赖银行,不是靠资金来推动,不会受银根紧缩的制约",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广东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俊修向记者介绍了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医药工业的情况。
今年1到9月,广东省医药行业(不含兽药)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6.97亿元,同比增长17.7%,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12.2亿元,同比增长17.14%;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上升,行业发展呈良好态势。全行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347.23亿元,同比增长20.3%。而且产销两旺,平均产销率达到了94.9%。"医药行业多年来增长都在2位数以上,未来也能保持",张俊修表示。
而从已经上市的龙头医药企业来看,也是喜报连连。
今年前三季度,健康元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22.16%;药品和保健品销售实现的利润总额为3.87亿元,同比增长了22.31%。其中,健康元控制的丽珠集团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增长26.37%。而位处揭阳的康美药业,由于公司高品质产品利用中药饮片行业调整时机迅速扩张,饮片业务增长高达97%,使得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达83%。而广东医药业的"大象"广药集团,虽然因为新的销售渠道还在整合期以及会计口径变化影响,导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但是增长"火车头"王老吉药业表现喜人,实现销售收入接近9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90%。
虽然股市大跌,但是广东医药企业却掀起了集体增持潮,彰显了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例如,广药集团在9月22日分别增持100万股白云山A股和50万股广州药业A股;康美药业大股东康美实业在9月23日增持了103万股,截至10月31日,健康元董事长朱保国通过百业源投资已增持195万股,同时之前丽珠集团也在国内首度抛出了B股回购计划,涉资1.6亿港元,目前待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后即可实施。
担任广东医药行业协会会长的朱保国乐观地对记者表示,"随着医改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如果实现全民医保覆盖,医药行业未来增长是非常庞大的,我相信在未来乃至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医药行业将保持30%的增长速度,三年翻一番,丽珠和健康元都会牢牢抓住医药这个主业"。包括广药、香雪等企业,也非常珍视医改带来的机会,以谋求更大发展。
面对经济环境整体发展放缓态势,广东一些药企也开始严阵以待。香雪制药公司副总经理莫子瑜向记者表示,"香雪"目前还处于"免疫"状态,但企业内部对市场的即时变动非常关注,已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大节能力度。制药企业如此,医药公司也存忧虑。广东粤峰药业董事长黄学峰认为,现在已进入"现金为王"时代,不少企业收缩战线,减缓了扩张步伐。
实地调查
外患不大内忧待解
内需稳定化解海外冲击波
和其他依赖出口的行业相比,医药工业出口占比非常之少。丽珠集团副总经理陶德胜向记者解释,中国"入世"后,向海外制药巨头放开了市场,当前医药行业的主战场在"内"而不在"外",所以海外市场变化对于国内药企影响不大。
在医药诸多子行业当中,健康元起家的保健品业务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当时亚洲经济受冲击;这次主要是欧美,我想影响是类似的:有钱也不敢消费。"健康元的当家人朱保国承认,由于居民购买力的下滑,健康元药品业务基本不受影响,受到影响最大的是保健品业务,但是由于内需市场启动,保健品业务的空间还很大,期间有不小机会。
不久前,国务院公布了4万亿元的刺激内需方案,而早在今年6月初,健康元启动事业部改革,由公司元老张实伟出任健康品事业部总经理,开始加大进军二三线市场力度。用朱保国的话说就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富裕地区,推进到村;华东和中原地区做到县;像内蒙古、西藏就推进到市"。这种深挖内地市场的策略立竿见影,据张实伟向记者透露,"山西去年一年的销量是460万元,今年6到11月就达到了580万元"。
"上升期是鱼龙混杂,调整期是大浪淘沙",张实伟对保健品的未来充满信心,公司还在计划开发参茶饮料。而广东其他药企也没有忽略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后对健康的渴望。针对广东凉茶市场的走俏,香雪制药在"上清饮"的基础上研发出了"素糖凉茶"。据公司副总经理莫子瑜介绍,瞄准白领女性和糖尿病人等特定人群,新配方用三氯蔗糖代替了蔗糖,保留了甜味,又不会发胖。同时在包装外观上,获得了迪斯尼"维尼熊"的授权,"在宁波食品博览会上,很多小孩子围着不肯走。凉茶是广东药企的优势,未来空间很大,我们计划做到和药品各占一半"。
进军海外,借机抄底
相对于制造业,欧美市场对医药产品的门槛定得很高,除了原料药外,国内药企在成品药上一直难以敲开海外市场大门,而金融海啸却让很多广东药企瞄准了机会。
"今年我们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进行了欧盟认证的前期工作包括差距分析,我们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推动内部的提升,同时为今后的发展开辟一个新的空间",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总经理、白云山制药总厂厂长陈矛告诉记者,公司正在有计划地实施重点产品专利海外布局,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如欧盟、美国、日本等通过PCT(专利合作协定)以及巴黎公约渠道申请专利。
而在主打产品美罗培南制剂成功杀入白俄罗斯和越南等国后,海滨制药又将目光瞄准了专利保护将在明后年分别到期的欧美市场。为此,海滨斥资过亿筹建新项目车间,目前已经进入设备招标阶段,如果顺利将在明年下半年竣工,计划于2010年接受欧洲和FDA检查,谋求将产品推向欧美和日本市场,如果成功将带来高达数亿元的销售增量。"这将打破中国无菌注射制剂在欧美销售的空白,投资很大,压力很大,但是我们有信心",总经理苏庆文乐观地表示。
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不仅仅是市场准入。"我们已经立下命令,趁机以最便宜的人力成本引进欧美、德国和日本药企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生产总监。整个集团都在找境外专才,引进他们先进的管理技术,这正是提升自身的机会",朱保国向记者透露。而负责丽珠集团研发的副总经理陶德胜则告诉记者,"现在海外不少中小医药研发机构,因为缺钱研发不下去,希望跟我们合作。现在丽珠已经成立专门的团队,有十几个人,研究和评估合作可行性。丽珠在国内药企里第一个愿意花钱买专利(艾普拉唑),口碑好,他们愿意跟我们合作"。
政策门槛加速行业洗牌
同广东大型药企积极寻求机会相比,大量中小药企正在面临危机的考验。近两年来,随着行业面临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新环保标准的进一步施压使得广东中小药企的生存难上加难,在政策压力下,行业的洗牌正在加速。
"医药行业主要受政策的影响",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俊修向记者表示。例如,今年年初,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最后期限已至,但广东省近160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仅有36家取得认证,上百家中药饮片企业因没有通过GMP认证已经被广东药监局勒令停产。
相对于现金流充裕的大企业而言,资金紧张、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广东中小制药企业经营困难的不在少数,不少药厂在现阶段采取了压缩生产和裁员的过渡性措施,甚至有的企业在寻求转让,但乏人问津。"我跟很多中小企业家讨论过,现在首先是活着,死了就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现金流非常重要",朱保国坦言。
省外同行"压价",粤企创新自救
虽然海外金融冲击波对广东主要医药企业冲击不大,但是来自"自己人"的激烈竞争正成为广东药企直面的问题。
去年,广东省经贸委、医药行业协会同部分广东药企座谈,议题正是作为传统中医药大省的广东,正在遭遇来自一些内地省份的有力竞争,一些原产广东的特色中药,反而被外省市的企业凭借低成本和强势的营销手段抢去了不少市场。
"现在中成药采取审批制而非备案制,配方都要公开,而内地省份在水、电、煤、人工等方面成本优势明显,广东药企相对处于劣势地位",张俊修称,"同样的药,内地同行的卖价比我们的成本还低,怎么竞争?但同样的药名,由于工艺和用料的差别,疗效其实是不同的,但优质优价难以体现出来"。香雪制药副总经理莫子瑜也表示,现在媒体舆论总是说吃药贵,看病难,政府药品采购政策也以限价竞价为主导,导致低价质次的药反而容易中标。
针对同行的竞争,广东药企没有选择恶性竞争,而是凭借创新积极应对。
莫子瑜告诉记者,香雪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高达20%,而国内行业平均水平为3%到5%,特别是投资700万元为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做"指纹图谱",稳定了药品疗效,提高了合格率,成本下降。并通过研发不断提高技术门槛,全国有20多家企业生产抗病毒口服液,但是中国药检委委托香雪来起草行业标准。"中成药,不保护配方,但是保护工艺,通过工艺革新,可以抬高门槛,增加了对手的竞争成本和难度"。香雪还通过赞助冠名足球队,以扩大知名度。
针对同行的竞争和成本的压力,海滨制药在生产工艺上积极革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化工原料、水电等成本,其中一项合成美罗培南中间体的新工艺就节省了1500万元的成本,该项工艺已经申请了专利。
老牌药企白云山也在加大研发力度。公司总经理陈矛向记者透露,今年白云山获得了盐酸普卢利沙星等6个品种规格产品的新药证书,清热解毒中药新药的发明专利获得了授权,江南卷柏片获得了中药品种保护;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头孢硫脒技改项目、缓控释制剂产业化平台建设等项目均获政府立项资助。同时不断壮大"抗之霸"的产品群,力争培育出像仙力素、世福素这样广受欢迎的名牌产品。
呼声与建议
做响"广东中药"品牌政府应加大推广力度
建议一借鉴韩国推广经验
面临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借助地缘优势率先走出去,是广东中医药强省发展路径之一。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后,韩国韩医学研究院又要开始为"传统医学"制定全球标准,以期与中国和日本进行角逐,在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化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这一消息震惊了国内医药行业。
"这让我感触很深",香雪制药副总经理莫子瑜告诉记者,前两个月,韩国地方政府带队来广东推广高丽参,"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设想很好,但在完善中医药理论,加大政府推广力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他建议,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办展览、专家评审等手段提高广东中医药产品的知名度,另外,政府可以牵头同海外国家药政管理部门对接,并对有出口业务的企业进行培训。
建议二加大对优质企业的保护
在张俊修看来,当前的部分政策对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并不利,特别是中成药的"审批制"。他表示,"现在(中成药)采取审批制,方子都是公开,势必造成同类产品泛滥,带来低价冲击。但实际上,复合中成药是没有办法检测的。"
"药品第一是质量,第二是价格",张俊修建议,完善药品采购,采取优质优价;同时对中成药进行备案,而是审批制。
也有制药企业老总向记者诉苦,当前政府主导的药品采购招标方案以价格作为竞价的中心,对产品的质量档次缺乏考虑,这对质量体系档次较高的企业来说不利。如果只是按照价格采购药品,那么只有便宜价格的药品才能进入医疗系统,品牌药品就很容易消失。
建议三加大对创新扶持力度
记者在采访期间,不少企业呼吁,从鼓励创新的角度出发,对于拥有新药证书的国产新药在资金和推广上应给予区别对待。
丽珠集团副总经理陶德胜表示,不少药企热衷通过营销手段获得市场,但是从海外经验看,营销手段门槛低、可复制性大;通过研发和技术创新才是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现有政策对国产新药并不利,特别是进医保难。不少药企老总认为,如果新药不能进医保,担心企业前期耗费的巨资研发投入回收难,这也将制约国内医药工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
"由于保护不足导致利润不足,不少企业缺乏资金去创新",张俊修建议,政府对于药企研发创新应加大扶持力度。莫子瑜也表示,无论是新药产业化还是老产品技术改造,都迫切需要政府在资金方面加大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