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郑凤强:从政府官员到直销企业的管理者
发布: 2008-09-30 12:39:01 作者: admin 来源: 人民网
海湾的远处停泊着几艘渔船。
几个孩子在沙滩上你追我赶地奔跑,孩子们突然停下来对着大海兴奋地说着各自心中的梦想,“我们由大到小说”,“我长大了要当大科学家”、“我长大了要做大诗人”、“我长大以后要做飞行员”……轮到最后那个年纪最小的孩子,他挠了挠头又想了想,看着都比自己高一头小伙伴们,对着大海喊道,我的梦想是不输给你们!
30多年时间过去之后,儿时幼稚的面孔,已经被成熟面容所代替。站在海边,当郑凤强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心中还有着无限的慷慨。也许我们每个人对自己儿时的梦想都是那么的深刻。也许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都是在为自己儿时的一个梦想而追求。可是真正又有几个人能将自己的梦想坚持到最后呢?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童年时的梦想,都是那么简单而朴实,我就是有股不想输给别人的劲。”郑凤强感叹道。在位于宁波市区的一栋五层办公楼上,如今的他已经先后担任过国内知名的天狮(中国)和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两家直销企业的大中华区总裁了,更被媒体誉为“中国最具潜力的直销企业CEO”。
再面对儿时的那些小伙伴,他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当年海边的梦想。但在他自己眼里,现在的这一切,已经成为过去,新的人生理想才刚刚开始。
走向社会
1991年大学毕业的郑凤强,被分配到天津市委办公厅。
“其实刚去办公厅的时候,在外人看来,你是一个天津地方最高领导机关的干部,会高看一眼,自己也感到很自豪,但实际上机关工作是很艰苦的,大学时很多理想化、个性化的东西都不能表现出来,每月工资很低,才200多块钱,工作量很大,自己又是个新人,一开始有很多的不习惯。”郑凤强后来回忆说。
几乎所有的新人到机关都是从做内勤开始的,郑凤强也不在例外。
每天早晨8点上班前他就会第一个来到处里,处里有4间办公室、8支暖壶,到机关第一件事就是担起暖壶打开水,接着就是把4间房的地都擦一遍,再接下来去取文件和报纸,然后才能开始一天的正式业务工作。
郑凤强是个很好学的人,政府机关也像个大学校,一个工作人员有3个基本功:“办文、办会、办事”,仅这些要学精通就不简单,有的人会学一辈子。在班上,还有很多眼前的工作,于是他就晚上加班学,经常就住在办公室里熬通宵,郑凤强的这种坚持和韧劲,逐渐被处里领导和同志们认可了接受了,一些更重要的工作开始交给他了。
市委工作要求高,特别是它需要既使你是一个普通干部,也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和市委领导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一个刚入社会的大学生简直不可想象。郑凤强很善于动脑筋,一下子站不到市领导高度,那就先学习厅局级领导的高度,于是他在很短时间里就跑遍了分口管理的60多个厅局级单位,与厅局级领导班子成员建立了常态工作机制,从各部门领导针对所分管领域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建议中吸取大量营养。
郑凤强非常注重实践,沟通信息渠道打开了,于是他会经常到各领域的一线和重点项目中去调研,代表市委了解进度和问题建议,及时提交内参报市领导。当时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正在重大转折时期,急需要市领导去亲临一线给予指示和慰问,郑凤强迅速了解到这一一线实际需求后,马上呈交报告,当时的天津市委书记高德占非常重视,立即批示,没几天高书记就到了园区,作了重要批示,进而他又参予了《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正式走上快车道。
在天津市委办公厅的这段时间,他先后起草了内参性行业调研报告200余篇,近三分之一获得过各级领导批示,许多建议在天津市委的决策当中被采纳,甚至有些观点还列入了市委年度工作要点。
就这样,从一件件简单的事务性工作、文字性工作开始,郑凤强也在政府机关这个大学校里快速成长,从新人变成了老人,从新手变成了强手。
重大转型
机关是个大熔炉,它锻造了郑凤强的战略眼光和全局思维,它锻炼了郑凤强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的工作风格和果敢坚毅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培养了他扎实肯干、稳健坚韧、纪律忠诚的良好作风。
就在郑凤强在机关一步步快速发展,成为希望之星的时候,在外人眼中他的位置显得多么的让令人羡慕的时候,郑凤强突然向机关提出了辞去公职的申请,这一信息震动了他身边所有的人,这一消息,很快在市委大院里传开了,包括他的家人、同事、领导都对郑凤强的举动,表现出不能理解,毕竟在市委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且几乎在所有人的眼中,他在机关当中的未来仕途是一片光明。
“当时如果不提出离职的话,我在机关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处级到副厅级再到正厅级再往上,发展线路已十分清晰,可是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想去偿试的领域,还有很多想要达到的人生目标,还有很多实践能力,需要我去开辟新的生活”
这时各级领导都找到郑凤强谈话,希望他能再仔细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决定。开弓没有回头箭,郑凤强知道一旦他提出离职,就没有任何的考虑余地,最终没有人能说动郑凤强。他在没有寻找任何工作的情况下,离开了他熟悉的市委大院。
离开工作近十年的机关,对郑凤强来说是十分感慨的,毕竟他在这里了奉献了一生中最好的年华,也学习到了一年最宝贵的财富…..
离开公职后,郑凤强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去一家公司工作,拿着高薪过日子,他在家里静静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规划。在他的日记本上,现在也依稀的可以看到他当年思考的痕迹。这些年在机关的经历让郑凤强学会了沉稳的处事风格、严谨逻辑思维,同时也让他的视野格局远远的超过了同龄人。
就在休息的这段时间,很多熟悉郑凤强的人或企业找到他,希望能与他合作创建新一公司,自己挑摊干,可他的选择这时却变得异常冷静。
他在思考,企业的做事风格和商业行为与政府机关还是有很大差异,“是自己干当老板还是打工学习”、“是在家乡发展还是到北京发展”,这些问题他思考了很久,最后他的长远战略眼光帮了他的忙,他决定离开了天津,选择到北京出任国家首席科学家助理,从自己相对熟悉的科技领域入手,开始从商下海。
缘份安利
2001年,春天来的很早,四月中旬蔷薇便开遍了京城。
这一年也是安利(中国)在大陆发展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受到政策的影响,安利(中国)在经营方面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安利(中国)作为一家外资跨国企业,很难理解中国政府在直销管理上的政策调整。
安利的高层也知道,如果想在中国将自己的事业做起来,安利(中国)的管理层必须进行本土化。而本土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寻找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
当时安利总部的高管主要集中在北京办公,通过朋友途径和郑凤强开始了交往,郑凤强因为其特殊的政府背景,加之他对国家政策非常熟悉,经常会和安利的领导们一起沟通交流,大家很快成了好朋友,郑凤强也就很正常地成为了安利看好的对象。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安利正式向郑凤强发出了邀请,邀请他出任安利高级业务营运经理,主管天津市场。本来是件好事,可以有机会去安利这样的外企学习在很多人都是很难得的,可这却难住了郑凤强,第一次正式谈这个事,他就很直率的对高管讲,“第一,我虽然学的是商业,但没实际作过生意”,“第二,我对外企一点都不了解,英语也不行”、“第三安利是怎么经营的我一点都不会”,其实他是担心人家一下子把一个市场给你了,怕做不好对不起朋友。这种义气是郑凤强天津人个性中的一部分,一直保持到现在。
安利的回答是很正式的,“我们相信你能干好这项工作”,这简单的一句话,既普通又富于感染力,这是一句典型的富有安利企业文化的话语,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句话,让郑凤强在这个企业一干就是五年。
2001年的6月15日,郑凤强正式加盟安利(中国),出任安利天津分公司高级业务运营经理,全面负责安利天津市场对外事务、业务、店铺营运和内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