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管理的看和想
发布: 2008-02-27 13:11:08 作者: 沙宇宙 来源: 现代教育报
回头看看,过去的一年,管理界的新概念、新理念层出不穷;管理者不仅做了很多事,也说了许多话,让我们感到管理永无止境,也许这些总结、评论会让作为管理者的您认真思考,往前想想。
■ 声音
2007管理者十二大话语
1.“好的公司要么善于增长,要么精于效率,要么取胜于资本市场。而伟大的公司则在于这三者都成功。”
——惠普公司总裁兼CEO马克·赫德深谙成功之道。
2.“企业应该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因为放弃减少了对它的很多压力和拖累,使它更有力量,寻找更好的机会来发展。”
——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段永基简短地阐述了企业发展中的取舍问题。
3.“你的脸皮一定要厚,而要成为成功的领导人,你必须学会接受别人的拒绝。”
——在花旗CFO科劳切克看来,管理者必须习惯那种让自己不舒服的感觉,因为领导可能就是一桩非常让人不舒服的事。
4.“创业的目的包括两个,一是获得财富,另外是能影响员工,拥有自己的事业。首先我已经有了足够的财富,其次我认为影响一个企业的范围已经太小了,我想影响更多更广的企业。这也是我一直做职业经理人的原因。”
——如何成为最具价值的职业经理人,盛大总裁唐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读或曾经的EMBA、MBA学员作了引导。
5.“国际化是没有选择的,WTO让世界市场完全放开,不走出去,企业优势就会逐渐丧失。”
——百度CEO李彦宏首次对百度国际化问题充满信心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6.“直销模式曾经是一个革命。但是,它不是一个宗教。我们将继续改善我们的商业模式,超越直销模式。”
——戴尔CEO迈克尔·戴尔对未来戴尔的商业模式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7.“不管你是否相信,在太多的公司,营销总是被忽略的,它处在公司的边缘地带,CMO的办公室总是距离CEO最远。”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是整个公司的引擎,是它驱动着所有业务的增长,而不光是一个花钱的机器和花样的摆设功能而已。
8.“在市场业绩好转时,我们应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在处境不佳时,认清企业当前实际状态将有助于摆脱困境。”
——雅虎联合创始人兼CEO杨致远认为,过去数年中,雅虎的市场策略已经过多次调整,目前更需要针对市场变化做出调整。
9.“敌人是我的磨刀石,只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之前奇虎输了与雅虎、CNNIC的官司,但奇虎董事长周鸿祎从不低头。
10.“为巨人上市,纽交所特别挂了一面中国的国旗。在赛场上升国旗,运动员是最开心的,因为说明他完成了任务。我看到国旗觉得压力很大,因为要保持增长为祖国争光,就必须少睡觉,牺牲休假,要玩命干。”
——巨人网络CEO史玉柱认为巨人成立到现在快三年的时间了,一直呈上升的势头,之后还会继续保持快速地增长,他感觉挑战最大的还是如何保持高速增长。他和研发的几个骨干都到了上市现场,觉得股价每升一点,自己的压力就大了一些。
11.“我不是狂人,狂人是媒体送给我的称号,因为我做了一些很多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骨子里流淌着爱国的血,希望为实业强国做出贡献。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爱国企业家。”
——国虹通讯数码公司董事长万明坚要把他的形象“扳”过来。
12.“相比团队管理,我考虑最多的还是每一项业务的行业地位,如果做不到市场第一就不要做。”
——光线华友CEO王长田认为最大的挑战是稳固住行业地位,做到最强。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 反思
别把自己“筐”住了
□ 偶尔
“执行力”这一概念刚推出时,可谓把准了国内企业效率低下、知而不行的弊端。一时间,执行力成了挽救中国企业的稻草。诸如执行力就是竞争力,没有战略的失败、只有执行的失败等。似乎只要执行到位,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执行力在不知不觉间成为解决所有企业管理弊端的万灵药。如领导关键是执行,制度关键是执行,组织关键是执行。最后,执行力这一概念膨胀为一只巨大无比的“筐”,囊括企业管理的所有因素,结果却什么都没有筐住。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始引入中国时,无论理论界还是企业界,无不为之欣喜若狂。其逻辑是,企业如果能构建其具有稀有性、有价值、难复制、难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傲视群雄。于是一场寻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剧在国内上演了:市场份额下降,病因是没有构建核心竞争力;人才流失、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等,病因仍是缺失核心竞争力。而关于究竟何谓核心竞争力的探索更是前赴后继,研究结论与实践案例亦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啼笑皆非。将核心竞争力归为企业文化者有之,归为品牌者有之,归为高层团队者有之,归为创新者有之,归为企业家者有之。最后,核心竞争力无异于执行力的“筐”命运,无所不包,而也空洞无物。
“细节管理”到“细节决定一切”,而细节真的能决定一切吗?服务行业要加强细节管理,生产制造业要加强细节管理,咨询培训业更是细节管理的始作俑者。细节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诸如人力资源细节管理、决策细节管理、品牌细节管理、客户细节管理等卷土而来,一时间,席卷整个企业管理的天空。这一概念也俗化为一只无边的“筐”,最终筐结了细节管理的应有价值。
还有胜任力模型、品牌价值、企业文化、学习组织、团队管理等管理概念无一不演变成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筐。有人戏言,管理概念都是“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事实也果真如此,不禁自问,何以至此?
其一,信任传递的虔诚。映射在管理概念方面,战略目标达成方面是执行搞的鬼,那么制度落实方面肯定也是执行力搞的鬼。这种对概念的信任得到了考验想象力的传递与延伸。
其二,渴望万能灵药的天真。世上确实不存在这种药。如在人才招聘方面,由于人才难识,总想有一种工具,对着人才一量,便能辨别真假。这就是素质模型成为筐的根由。
其三,追求新奇的执着。新概念新理念,在企业管理领域一个接一个的推出,一个接一个扮演企业救世主的角色,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不知所云,让人无所着手,一无所获,一次次放弃。
企业管理的新概念、新理论最终都演化为筐的命运。是企业管理的悲哀,抑或是企业管理概念、理论的悲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编织多少筐,才能渐渐灭绝这编筐的传统手艺。
■ 展望
管理层要有全球化视野
□ 赵曙明(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
从中国三个领域走势来讲,实际上可以看到三大变化。
第一是制度的变化,从高度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第二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从中国制造、中国仿造到中国创造。第三,从企业经营来讲,从国内发展到国际,现在发展到全球。
跨国公司用人有四种方法:第一是种族中心主义,第二是当地中心主义,第三是地区中心主义,第四种是全球中心主义。索尼公司董事长可以请美国人来做,美国的公司请印度人来做首席执行官,我们的银行行长请美国人来做,打破了国界,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只要有能力我们就聘你。用人方面,特别是民营企业,培养儿子孙子不是不可以,但关键问题是,将来这个企业怎么走向,是全球化、地区化还是国际化?
所以,从用人的角度来讲,我们的企业要有全球化的视野。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管理人有两种视野:一种是全球视野的经理人,另一种是下岗的经理人。
从对人的培养这方面来看,目前我们国家的投入是不够的,财政收入里竟然没有超过4%的教育投入!企业可以投钱,但企业投是另外一回事,企业投入是为培养员工。通用电气每年投入十亿的培训费用,在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中,其中有三个CEO是从通用电气出来的。每年通用电气也好,埃莫森电器也好,现在在中国已经有13家工厂,运营中心也已经达到10家,其中大部分都已经从生产营销转向研发和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上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企业不单单是能够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培养一大批优质的团队,因此,对我们的企业,对我们的管理团队都要加强培训。
另外,作为中国的企业家也好,职业经理人也好,要学会生活。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企业家都是英年早逝,因为做到优秀其实是很艰难的过程。工作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工作。
(沙宇宙根据2007(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