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直销亏了,亏在哪里?传销骗人,怎么骗人?
发布: 2006-12-31 00:00:00 作者: 独翅难飞 来源:
现在,全国异口同声都在声讨“传销”骗人,可是,“传销”究竟怎么骗人?是制度骗人还是利用制度的人骗人?制度骗人又是怎样骗人?有的人做直销也亏了,究竟亏在哪里?上当受骗,光事后骂不绝口是没有用的,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也要真正弄明白才是正理。
做直销亏了,亏在哪里?传销骗人,怎么骗人?
现在,全国异口同声都在声讨“传销”骗人,可是,“传销”究竟怎么骗人?是制度骗人还是利用制度的人骗人?制度骗人又是怎样骗人?有的人做直销也亏了,究竟亏在哪里?上当受骗,光事后骂不绝口是没有用的,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也要真正弄明白才是正理。
所谓上当受骗,无非是购买了性价比不优越的产品。所谓骗人,也不过是鼓动亲朋好友购买了不需要或者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的产品。总之,投入产出不相宜,购买者觉得吃亏,(往往是事后,才感觉买的不合适)则认为上当受骗,当初劝说宣传的人自然被骂为骗子骗人。
现在,批判传销骗人最多的就是五级三阶制度,假设,加入5.3组织入门费或者初次购买产品费用不是3800元,只是380元甚至更低,购买的产品不仅需要实用,而且比其他营销模式价格低,确实物美价廉性价比合适,那么5.3制营销方案是否骗人?或者干脆直白,传销的人是否骗人?谁能昧着良心说让你花更少的价钱买更好的产品是骗人?谁能抱怨不仅让你省钱买好商品,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一些利益补贴的好事?
当然,也可以反问,如果推行5.3制,在低价格情况下,企业是否能正常盈利?加入者是否还能发大财?
如果确实证明,用5.3制度销售产品,要是价格比传统分销渠道低,不仅大多数加入者根本不可能成功发大财,就是少数人也不会得到期望利益,甚至根本没有人愿意参与,企业也不可能推动市场,说明制度设计当初就是为了诈骗!用虚幻的、夸大的目标诱惑人加入,高价购买价格不合理的产品牟利才是主要目的。
但是,如果5.3制是为了诈骗而设计,那么,比较其他采用多层次计酬方案的制度,和5.3制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或者干脆直接设问,采用多层次计酬方案,价格能否低下来但还能保持足够的奖金激励效果?......如果不能,那么,当初设计制度的初衷和目的同设计5.3制有什么区别?如果可以,为什么直销产品的价格要如此虚高?
直销模式的初衷和诞生就是为中小企业解决资本竞争困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但发展过程中,背离了这个基本原则,利用人性的贪婪,用"事业"代替产品,用广大底层直销人员的盲目迷信完成了成本转嫁,获利的是少数塔顶人物,损害的是消费者和广大基层直销人员的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受到伤害的人员数量的增多,负面影响必定强于正面宣传,那时侯,不仅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完结,更是企业和品牌的没落.
直销模式中的传销制度,在国外进行非法敛财活动没有市场,但在国内却屡禁不止泛滥成灾,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这些问题与直销模式或者直销模式中的传销制度有多大关系?传销最基本的两个行为,传——这里指的是口碑宣传,销——这里说的是销售产品,是消费者宣传产品的同时销售产品。宣传的目的是为了销,销的目的是为了利益。没有利益驱动,不会有主动的积极参与宣传和销售。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无可厚非。
传为了销没错,但过分宣传,说谎骗人就不对了,虚假广告不受欢迎,过分热情的宣传同样遭人反感。销售是正常的,每个人都在不断销售自己。但用虚假的宣传销售伪劣的产品就成了奸商。虽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范,超过了度就会受到反击。不管是传统销售还是直销、传销,最根本的原则,是货真价实,产品的性价比合理贴谱。买的满意,用的舒服,卖的高兴,赚钱有道,双赢才能持久。
真正的直销原始思想,并没有想到什么倍增,只是想通过改变消费者身份,实现用自家货,卖自家货,夸自家货,稳定一部分忠诚消费者,口碑传播,以消结网,以网促销,最终引导消费,从而稳定市场,进而扩展市场。数学倍增原理模型的引入,是直销模式的革命,团队计酬的思维,只是如何加速实现传播销售的一个策划思路,但过于加速,就成了原子弹,不是原子能了。
从形式上,多层次计酬与金字塔结构的制度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产品的拉人头是老鼠会,那么,有产品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算什么?许多公司虽然有产品,但只是在幅度上做文章规避法律监管。可以这样判断,同质产品比较,如果价格比传统行业高的过多,靠宣扬事业推销,和老鼠会没什么本质区别,不过是有产品更隐蔽的老鼠会而已。有的公司运用多层次、团队计酬制度实质上是在玩边缘游戏,在老鼠会的边缘打擦边球,共同点,二者都是价格背离价值,不同的是背离程度不同而已。
从根源上讲,利用直销模式中的传销制度是进行非法敛财活动的条件!团队计酬多层次计奖极大地诱发了人类内心的贪欲。一个人遭遇的荒谬,放在一群人之中就会显得合理,日复一日达到思维灌输的目的。从商业和技术角度来论,是成功的造势洗脑攻心的设计,但从道德和长远眼光审视,却是自掘坟墓!数学是严谨的、科学的,按劳取酬原则是人类公认的,违反这个原则,无论披上多么美丽的外衣,迟早会遭到反击。如果说,把你现在应该得到的报酬,暂时不给你,附加条件,等你达到条件后再给你,达不到条件就不给了,你觉得可以接受吗?还会迷信这样的制度吗?(现在直销公司搞的多层次制度,实质上就是拿你今天的所得,附加条件后以后也许给你,也许不给了!)愿者上钩,想让别人给你的水池送水供你享受,得先给别人提水让别人享受,给别人送水是现在,别人给你送水是将来,没什么隐藏,就看怎样思考了......
直销不过是普通的营销模式,奖金制度也不过是空间计划利润的分配方案,既然是分配方案,就不可能只有团队计酬唯一模式!就象级差、双轨、矩阵......同属于团队计酬都可以有各种分配方法,雅芳、安利、戴尔、DHC......都属于直销模式,为什么就不可以不用团队计酬,照样可以实现市场销量倍增呢?团队计酬是直销的精华这种片面说法是直销企业的单方片面宣传,直销员和消费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不可能了解其中内幕。学术研究,就是要揭开各种模式的利弊,让大家真正了解直销的内涵。不提供新的模式,不能发挥倍增原理数学模型的优势,直销将失去本质的内涵,不会得到发展。
不是直销法打击了团队计酬制度,是这种应用倍增原理数学模型的设计,在时间的检验下,已经开始暴露了本身固有的致命缺陷。众多的直销难民不会甘心受少数人的欺骗,等他们觉醒,会把上当的屈辱疯狂发泄!到那时,不知道会对始作俑者做出什么匪夷莫思的行为举动。所以,直销法其实是挽救了那些热衷于团队计酬的企业。
违反按劳取酬的方案虽然可以短期诱惑人,虽然少数网头推崇,但长久势必会遭到多数人的反感。任何企业的激励政策是希望激励少数人还是希望鼓舞大多数人?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在直销模式中却迷失了激励的本质和目的呢?
既然奖金制度只是为了实现销售倍增的润滑剂,那么,过量的润滑并不是好事。按劳取酬人人都接受,工作量和报酬脱离现实过多只会培养懒汉!尽管剥削别人、可以不劳而获很有诱惑力,但那是饮鸩止渴,是自己的意淫。直销奖金制度无非是产品空间利润的分配计划方案,并非只有团队计酬可以激励消费者!既然是分配方案,怎么可能只有一种分配方法?既然承认很多,怎么就一定要团队计酬呢?要想证明团队计酬最好,要用数据说话,在同等条件下,综合比较,自然会得到评价结果。但是,现在,直销公司为了企业的利益,单方面片面宣传洗脑,又不许消费者、直销员质疑,把多层次销量倍增和多层次团队计酬混为一谈,怎么可能识破陷阱?团队计酬没有根本错误,多层次计算奖金也不是罪过,但是混淆了市场倍增概念,把销量倍增同奖金发放倍增混淆则是另有其它用意。
违法的事别做,性价比不合理的产品别买,保证不会上当受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世原则。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互连网无国界,但法律有地域,直销只是普通的营销模式,没什么神秘。如果不能从直销公司宣传的团队计酬是直销精华的陷阱中走出来,直销不会有根本的突破。
到现在,如果还有人抱着团队计酬多层算奖是直销的精华这样见解,真的是对倍增原理数学模型的认知片面。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是金律,你可以贪恋不劳而获剥削别人,可以幻想辛苦一阵子享福一辈子的美梦,那么开除钻石的实例还不能让你反思觉悟,只有自己上当之后再提供反面教材了。钻石级别直销人员遭到开除,而且开除的理由竟然是抢线,这样的事实难道还不能让人醒悟?还要相信那张银行卡,相信会有莫名其妙的源源不断地金钱入帐的吹嘘吗?如果还有人相信管道理论的伪命题,看看那些跳槽的钻石们,被开除的高层人士,问问他们为什么?难道修了这么久管道,甘心自己毁掉吗?还是幡然醒悟那些是自欺欺人的谎言?
如果回归传销最原始的思维,减少中间环节,节省下来的费用与消费者共享,如果价格去掉虚高的泡沫,让最终消费者得到比传统分销模式性价比优越的产品,直销的奖金制度还能维持那种高额的诱惑吗?团队计酬用虚高的价格,用多数直销员的劳动报酬,分配给少数人从而形成诱惑,同博彩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博彩不是洪水猛兽,团队计酬也不是魔鬼。但是不同的是,博彩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团队计酬在直销公司多年信息不对称单方面洗脑宣传下,广大消费者和直销员无法识破其中的陷阱。现在政府采取法律手段先釜底抽薪,禁止团队计酬多层次计奖模式,作为管理工作者,为什么不从理论上揭露这些陷阱呢?为什么不创新呢?不是批判团队计酬,是指出团队计酬所掩盖的陷阱和宣传的不实之词。
直销模式是数学倍增原理在营销领域的应用。核心是设立奖金制度,目的是调动消费者主动销售产品,思路是如果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也经营该产品,首先就不会贬低它,谁不自卖自夸?好的口碑自然容易吸引消费者。但是,以往流行的多层次计酬制度,轻视了销售的本原是消费产品,也轻视了消费者,过分追求刺激人员加入销售网络,刺激的手段无非是利用人的贪欲和不劳而获的私心,违反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原则的制度怎么能不出问题?
真正的直销奖金制度,首先是考虑公司利润最大化,因为既然减少了通路费用,理应比同质同价产品利润丰厚,其次要考虑消费者性价比高,理由同上,再次要考虑销售的容易和便利,总之,做消费者得到的产品实惠,不做不吃亏,做销售者,容易销售好的产品,优质低价的好产品同好朋友分享怎么可能困难呢?而且可以弥补消费成本。稳定的消费网络可以支持生产单位稳定经营发展。这是三赢事业,违背了上述宗旨,只能骗人招骂。所以,别怪直销不好,是好经不往好念,要骂只骂歪嘴和尚。
直销有多种解释。对个人而言,它是一种低投入、低风险的创业模式;对企业而言,它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高收益的盈利途径,但这种理解是在没有考虑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产生的。客观情况是,竞争无处不在,无处不是战场。所以,传统企业面临的问题,直销企业同样会面临。管理需要了解各种模式,直销也不例外。任何理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管理工作者就是不断寻找问题弊病,只有先找到问题才能改进和完善。
对厂家来说,利用直销模式降低通路费用,增加产品竞争力。对消费者来说,利用消费兼销售降低消费成本,弥补消费部分费用。不销售只消费实惠,消费兼销售更便宜,公开透明,愿者随意,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但是,不劳动了,也就没有收入了。以上才是直销的真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让直销模式得到正确运用,必须符合三赢原则。
第一,消费者享受到性价比高的产品,
第二生产企业得到合理利润,而且略高于传统渠道销售模式,
第三传销者得到合理报酬,按劳取酬多劳多得,而且工作难度应该简单,轻松,自由,愉快。
不管什么销,只要沾上销字,最终必须零售。销的结果如果不是消费,等于产品换个存放地点,交换过程等于没最后终结。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产品价格和价值的相对吻合,既然比同类产品减少了其他费用,缩短通路,自然减少了成本,共同分享省下的利润也应该是合理的诉求。(既然宣传省掉中间环节和费用和消费者分享,价格理所当然应该低于传统分销模式,否则不是口是心非?)至于怎样分配三方都满意,根据不同产品和企业、行业,会有平衡点,但这已经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不管是专家还是名人,不管是精英还是网头,首先要改变洗脑观念,先揭穿团队计酬的陷阱才能有直销制度创新的机会。才能有倍增原理、人际关系学在营销领域正确运用的环境。关键是丢掉暴利幻想。市场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想利用直销模式赚高利是影响直销制度创新的最大瓶颈和阻力。老的直销企业转型困难,外资直销企业改变难度大,新的企业想运用直销模式,怎么也抱着团队计酬当救命草?激励制度不是唯一的,挣钱困难,分钱也困难吗?根本原因是企业老板不甘心市场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不愿放弃高利思维。
在直销法公布之后,引发了一个新的商机,领牌照的,不领牌照的,变通的、创新的......都会在舞台上表演。如果真心想做直销,应该认真学习销售、管理、数学等知识,对制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优秀的产品、好的模式,给消费者、销售者、生产者代来效益,这才是直销的发展方向。
做直销亏了,亏在哪里?传销骗人,怎么骗人?
现在,全国异口同声都在声讨“传销”骗人,可是,“传销”究竟怎么骗人?是制度骗人还是利用制度的人骗人?制度骗人又是怎样骗人?有的人做直销也亏了,究竟亏在哪里?上当受骗,光事后骂不绝口是没有用的,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也要真正弄明白才是正理。
所谓上当受骗,无非是购买了性价比不优越的产品。所谓骗人,也不过是鼓动亲朋好友购买了不需要或者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的产品。总之,投入产出不相宜,购买者觉得吃亏,(往往是事后,才感觉买的不合适)则认为上当受骗,当初劝说宣传的人自然被骂为骗子骗人。
现在,批判传销骗人最多的就是五级三阶制度,假设,加入5.3组织入门费或者初次购买产品费用不是3800元,只是380元甚至更低,购买的产品不仅需要实用,而且比其他营销模式价格低,确实物美价廉性价比合适,那么5.3制营销方案是否骗人?或者干脆直白,传销的人是否骗人?谁能昧着良心说让你花更少的价钱买更好的产品是骗人?谁能抱怨不仅让你省钱买好商品,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一些利益补贴的好事?
当然,也可以反问,如果推行5.3制,在低价格情况下,企业是否能正常盈利?加入者是否还能发大财?
如果确实证明,用5.3制度销售产品,要是价格比传统分销渠道低,不仅大多数加入者根本不可能成功发大财,就是少数人也不会得到期望利益,甚至根本没有人愿意参与,企业也不可能推动市场,说明制度设计当初就是为了诈骗!用虚幻的、夸大的目标诱惑人加入,高价购买价格不合理的产品牟利才是主要目的。
但是,如果5.3制是为了诈骗而设计,那么,比较其他采用多层次计酬方案的制度,和5.3制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或者干脆直接设问,采用多层次计酬方案,价格能否低下来但还能保持足够的奖金激励效果?......如果不能,那么,当初设计制度的初衷和目的同设计5.3制有什么区别?如果可以,为什么直销产品的价格要如此虚高?
直销模式的初衷和诞生就是为中小企业解决资本竞争困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但发展过程中,背离了这个基本原则,利用人性的贪婪,用"事业"代替产品,用广大底层直销人员的盲目迷信完成了成本转嫁,获利的是少数塔顶人物,损害的是消费者和广大基层直销人员的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受到伤害的人员数量的增多,负面影响必定强于正面宣传,那时侯,不仅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完结,更是企业和品牌的没落.
直销模式中的传销制度,在国外进行非法敛财活动没有市场,但在国内却屡禁不止泛滥成灾,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这些问题与直销模式或者直销模式中的传销制度有多大关系?传销最基本的两个行为,传——这里指的是口碑宣传,销——这里说的是销售产品,是消费者宣传产品的同时销售产品。宣传的目的是为了销,销的目的是为了利益。没有利益驱动,不会有主动的积极参与宣传和销售。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无可厚非。
传为了销没错,但过分宣传,说谎骗人就不对了,虚假广告不受欢迎,过分热情的宣传同样遭人反感。销售是正常的,每个人都在不断销售自己。但用虚假的宣传销售伪劣的产品就成了奸商。虽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范,超过了度就会受到反击。不管是传统销售还是直销、传销,最根本的原则,是货真价实,产品的性价比合理贴谱。买的满意,用的舒服,卖的高兴,赚钱有道,双赢才能持久。
真正的直销原始思想,并没有想到什么倍增,只是想通过改变消费者身份,实现用自家货,卖自家货,夸自家货,稳定一部分忠诚消费者,口碑传播,以消结网,以网促销,最终引导消费,从而稳定市场,进而扩展市场。数学倍增原理模型的引入,是直销模式的革命,团队计酬的思维,只是如何加速实现传播销售的一个策划思路,但过于加速,就成了原子弹,不是原子能了。
从形式上,多层次计酬与金字塔结构的制度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产品的拉人头是老鼠会,那么,有产品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算什么?许多公司虽然有产品,但只是在幅度上做文章规避法律监管。可以这样判断,同质产品比较,如果价格比传统行业高的过多,靠宣扬事业推销,和老鼠会没什么本质区别,不过是有产品更隐蔽的老鼠会而已。有的公司运用多层次、团队计酬制度实质上是在玩边缘游戏,在老鼠会的边缘打擦边球,共同点,二者都是价格背离价值,不同的是背离程度不同而已。
从根源上讲,利用直销模式中的传销制度是进行非法敛财活动的条件!团队计酬多层次计奖极大地诱发了人类内心的贪欲。一个人遭遇的荒谬,放在一群人之中就会显得合理,日复一日达到思维灌输的目的。从商业和技术角度来论,是成功的造势洗脑攻心的设计,但从道德和长远眼光审视,却是自掘坟墓!数学是严谨的、科学的,按劳取酬原则是人类公认的,违反这个原则,无论披上多么美丽的外衣,迟早会遭到反击。如果说,把你现在应该得到的报酬,暂时不给你,附加条件,等你达到条件后再给你,达不到条件就不给了,你觉得可以接受吗?还会迷信这样的制度吗?(现在直销公司搞的多层次制度,实质上就是拿你今天的所得,附加条件后以后也许给你,也许不给了!)愿者上钩,想让别人给你的水池送水供你享受,得先给别人提水让别人享受,给别人送水是现在,别人给你送水是将来,没什么隐藏,就看怎样思考了......
直销不过是普通的营销模式,奖金制度也不过是空间计划利润的分配方案,既然是分配方案,就不可能只有团队计酬唯一模式!就象级差、双轨、矩阵......同属于团队计酬都可以有各种分配方法,雅芳、安利、戴尔、DHC......都属于直销模式,为什么就不可以不用团队计酬,照样可以实现市场销量倍增呢?团队计酬是直销的精华这种片面说法是直销企业的单方片面宣传,直销员和消费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不可能了解其中内幕。学术研究,就是要揭开各种模式的利弊,让大家真正了解直销的内涵。不提供新的模式,不能发挥倍增原理数学模型的优势,直销将失去本质的内涵,不会得到发展。
不是直销法打击了团队计酬制度,是这种应用倍增原理数学模型的设计,在时间的检验下,已经开始暴露了本身固有的致命缺陷。众多的直销难民不会甘心受少数人的欺骗,等他们觉醒,会把上当的屈辱疯狂发泄!到那时,不知道会对始作俑者做出什么匪夷莫思的行为举动。所以,直销法其实是挽救了那些热衷于团队计酬的企业。
违反按劳取酬的方案虽然可以短期诱惑人,虽然少数网头推崇,但长久势必会遭到多数人的反感。任何企业的激励政策是希望激励少数人还是希望鼓舞大多数人?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在直销模式中却迷失了激励的本质和目的呢?
既然奖金制度只是为了实现销售倍增的润滑剂,那么,过量的润滑并不是好事。按劳取酬人人都接受,工作量和报酬脱离现实过多只会培养懒汉!尽管剥削别人、可以不劳而获很有诱惑力,但那是饮鸩止渴,是自己的意淫。直销奖金制度无非是产品空间利润的分配计划方案,并非只有团队计酬可以激励消费者!既然是分配方案,怎么可能只有一种分配方法?既然承认很多,怎么就一定要团队计酬呢?要想证明团队计酬最好,要用数据说话,在同等条件下,综合比较,自然会得到评价结果。但是,现在,直销公司为了企业的利益,单方面片面宣传洗脑,又不许消费者、直销员质疑,把多层次销量倍增和多层次团队计酬混为一谈,怎么可能识破陷阱?团队计酬没有根本错误,多层次计算奖金也不是罪过,但是混淆了市场倍增概念,把销量倍增同奖金发放倍增混淆则是另有其它用意。
违法的事别做,性价比不合理的产品别买,保证不会上当受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世原则。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互连网无国界,但法律有地域,直销只是普通的营销模式,没什么神秘。如果不能从直销公司宣传的团队计酬是直销精华的陷阱中走出来,直销不会有根本的突破。
到现在,如果还有人抱着团队计酬多层算奖是直销的精华这样见解,真的是对倍增原理数学模型的认知片面。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是金律,你可以贪恋不劳而获剥削别人,可以幻想辛苦一阵子享福一辈子的美梦,那么开除钻石的实例还不能让你反思觉悟,只有自己上当之后再提供反面教材了。钻石级别直销人员遭到开除,而且开除的理由竟然是抢线,这样的事实难道还不能让人醒悟?还要相信那张银行卡,相信会有莫名其妙的源源不断地金钱入帐的吹嘘吗?如果还有人相信管道理论的伪命题,看看那些跳槽的钻石们,被开除的高层人士,问问他们为什么?难道修了这么久管道,甘心自己毁掉吗?还是幡然醒悟那些是自欺欺人的谎言?
如果回归传销最原始的思维,减少中间环节,节省下来的费用与消费者共享,如果价格去掉虚高的泡沫,让最终消费者得到比传统分销模式性价比优越的产品,直销的奖金制度还能维持那种高额的诱惑吗?团队计酬用虚高的价格,用多数直销员的劳动报酬,分配给少数人从而形成诱惑,同博彩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博彩不是洪水猛兽,团队计酬也不是魔鬼。但是不同的是,博彩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团队计酬在直销公司多年信息不对称单方面洗脑宣传下,广大消费者和直销员无法识破其中的陷阱。现在政府采取法律手段先釜底抽薪,禁止团队计酬多层次计奖模式,作为管理工作者,为什么不从理论上揭露这些陷阱呢?为什么不创新呢?不是批判团队计酬,是指出团队计酬所掩盖的陷阱和宣传的不实之词。
直销模式是数学倍增原理在营销领域的应用。核心是设立奖金制度,目的是调动消费者主动销售产品,思路是如果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也经营该产品,首先就不会贬低它,谁不自卖自夸?好的口碑自然容易吸引消费者。但是,以往流行的多层次计酬制度,轻视了销售的本原是消费产品,也轻视了消费者,过分追求刺激人员加入销售网络,刺激的手段无非是利用人的贪欲和不劳而获的私心,违反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原则的制度怎么能不出问题?
真正的直销奖金制度,首先是考虑公司利润最大化,因为既然减少了通路费用,理应比同质同价产品利润丰厚,其次要考虑消费者性价比高,理由同上,再次要考虑销售的容易和便利,总之,做消费者得到的产品实惠,不做不吃亏,做销售者,容易销售好的产品,优质低价的好产品同好朋友分享怎么可能困难呢?而且可以弥补消费成本。稳定的消费网络可以支持生产单位稳定经营发展。这是三赢事业,违背了上述宗旨,只能骗人招骂。所以,别怪直销不好,是好经不往好念,要骂只骂歪嘴和尚。
直销有多种解释。对个人而言,它是一种低投入、低风险的创业模式;对企业而言,它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高收益的盈利途径,但这种理解是在没有考虑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产生的。客观情况是,竞争无处不在,无处不是战场。所以,传统企业面临的问题,直销企业同样会面临。管理需要了解各种模式,直销也不例外。任何理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管理工作者就是不断寻找问题弊病,只有先找到问题才能改进和完善。
对厂家来说,利用直销模式降低通路费用,增加产品竞争力。对消费者来说,利用消费兼销售降低消费成本,弥补消费部分费用。不销售只消费实惠,消费兼销售更便宜,公开透明,愿者随意,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但是,不劳动了,也就没有收入了。以上才是直销的真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让直销模式得到正确运用,必须符合三赢原则。
第一,消费者享受到性价比高的产品,
第二生产企业得到合理利润,而且略高于传统渠道销售模式,
第三传销者得到合理报酬,按劳取酬多劳多得,而且工作难度应该简单,轻松,自由,愉快。
不管什么销,只要沾上销字,最终必须零售。销的结果如果不是消费,等于产品换个存放地点,交换过程等于没最后终结。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产品价格和价值的相对吻合,既然比同类产品减少了其他费用,缩短通路,自然减少了成本,共同分享省下的利润也应该是合理的诉求。(既然宣传省掉中间环节和费用和消费者分享,价格理所当然应该低于传统分销模式,否则不是口是心非?)至于怎样分配三方都满意,根据不同产品和企业、行业,会有平衡点,但这已经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不管是专家还是名人,不管是精英还是网头,首先要改变洗脑观念,先揭穿团队计酬的陷阱才能有直销制度创新的机会。才能有倍增原理、人际关系学在营销领域正确运用的环境。关键是丢掉暴利幻想。市场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想利用直销模式赚高利是影响直销制度创新的最大瓶颈和阻力。老的直销企业转型困难,外资直销企业改变难度大,新的企业想运用直销模式,怎么也抱着团队计酬当救命草?激励制度不是唯一的,挣钱困难,分钱也困难吗?根本原因是企业老板不甘心市场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不愿放弃高利思维。
在直销法公布之后,引发了一个新的商机,领牌照的,不领牌照的,变通的、创新的......都会在舞台上表演。如果真心想做直销,应该认真学习销售、管理、数学等知识,对制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优秀的产品、好的模式,给消费者、销售者、生产者代来效益,这才是直销的发展方向。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