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馒头”直销工地 省城北郊黑作坊蒸馍“主打”农民工
发布: 2006-07-01 00:00:00 作者: 来源:
“黑馒头”直销工地 省城北郊黑作坊蒸馍“主打”农民工
近日,本报新闻热线不断接到读者投诉,称郑州市北郊附近存在多家馒头“黑作坊”,生产的馒头除送往附近的市场销售给市民外,大部分直接送进附近的建筑工地,供农民工食用。
“膀爷”和面全身流汗
7月4日下午,记者以包工头的身份来到郑州北环刘庄村菜市场门口斜对面的一家馒头作坊。
进入记者视线的首先是摆放在门口大锅上的十几个蒸笼。距离蒸笼不远处,放着一个圆形的塑料桶,里面装满了被水浸泡的馒头,漂浮在最上面的一层已经发霉,不时有苍蝇在馒头上飞舞。
记者踏进门面房的瞬间,一股热浪伴着刺鼻的酸臭气味扑面而来。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门面房内,四个光着上身的小伙子正在靠近墙边的面板上加工着馒头,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胳膊流下来,不时滑落到加工的面团上。
剩馒头回炉加工
“我这里每天加工1000多斤面粉,馒头都是销往周边的市场和工地。你要的话可以按批发价,最低价9毛钱一袋。”正在和面的中年男子告诉记者。
记者问:“馒头剩下太多怎么办?”老板说:“馒头剩下后可以拿回来,我们可以直接换成新的。送回来的剩馒头,放到水里面泡一泡,和面的时候,直接揉到面粉里,可再加工成新馒头。”
在这个馒头作坊内,记者没有发现营业执照和卫生证明,同时,工人也没有按照规定佩带健康证。记者问道:“你们这里咋啥证都没有啊?”老板说:“做馒头还要办啥证?花那冤枉钱干啥?”
随后,记者对郑州市北环的另外6家馒头黑作坊进行调查时发现,7家黑作坊普遍存在类似情况。
黑馒头直接送进工地
为了搞清楚“黑馒头”的流向,记者多次穿梭于各个馒头作坊之间。7月9日下午6时许,记者沿顺河路跟踪一40多岁、骑三轮车送馒头的妇女,来到玉凤路口东50米处路南的一工地。记者发现,该妇女将三轮车停在路边后,从筐中掂出五六袋馒头直接送到了工地的厨房内。之后,该妇女骑着三轮车继续东行,来到路北银基花园工地内,分别向工地内的几个伙房送了馒头。
7月9日下午7时许,记者再次来到银基花园工地,民工们正在吃晚饭。和记者聊起馒头安全卫生来,一位来自开封尉氏的民工说,这里的馒头比家里的白,前几天刚吃还可以,时间一长,吃着感觉就有说不上来的味道了,也不知道人家掺的啥。不过也没有办法,干一天活了,早就饿得不行了,咱们出门在外干苦力的人有啥法呀,首先要填饱肚子再说,都知道城市小作坊卖的馒头不卫生,但也不能不吃饭呀。正所谓眼不见为净嘛!正规军生意难做
7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南阳路的一知名品牌馒头店。在该店内记者看到,从和面到馒头成品,一切工作全由不锈钢机器完成。所有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工作装,戴头套、塑料手套。
该公司经理鲁廷贤介绍,他们的设备都是不锈钢的,为了保证馒头的质量卫生,工人每天都要清洗设备一次,对生产环境、工装、生产用具等消毒两次,每季度都要对员工体检一次。
鲁廷贤说,黑馒头售价相对较低,同样是1元钱6个大小的馒头,他们的价格是1.5元钱4个,很难与那些小作坊竞争。“我们每天都在赔钱,从开业到现在已经赔150多万元了。”卫生监督所表态
郑州市卫生监督所齐科长介绍,按照相关规定,正规的馒头生产厂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合格后,颁发卫生许可证、员工健康证以及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生产设备、程序必须符合卫生规定。而那些加工场所条件简陋,露天蒸制馒头的作坊,都属于无证的黑作坊。
齐科长表示,这种无证的黑作坊存在很大的卫生隐患,一旦发现将坚决取缔。对于那些已经取得卫生许可证的生产作坊,要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如果在检查中发现生产设施以及加工环节不符合卫生标准,一律收回其卫生许可证,停止其生产、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