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销网 中国直销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专栏李友友>> 正文

安利与媒体

发布: 2006-01-31 00:00:00    作者: 李友友   来源:  

安利与媒体的关系非同一般。作为广告客户安利与媒体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又远非如此。

许多媒体的从业人员中就有兼职营销人员。甚至有级别相当高的经销商。如我所在的城市从报纸到电视台、电台都有安利的经销商。他们宣传安利当然是不遗余力。

安利公司还拉拢媒体记者,许多记者接受他们的成套产品价值数千元,还参加他们的旅游。当然这一条可能别的行业中也有。

安利公司的公关部门会有计划地在全国市场安排发表一定量的广告与软文。根据我的收集量来计算,安利的硬广告(能让读者一看就能看出来的纯广告)非常少。只在某些重要节日、新店开业、和周年庆典时才有形象广告出现。如果以单纯的广告营业额计算,安利绝 对算了不上是媒体的大客户。

但是,安利的软文非常多。“软文”是媒介业内术语,是一种变相的有偿新闻。虽然有法规指导,虽然有业内自律,但有偿新闻屡禁不止,这也是国内媒体独特体制造成的怪现象。安利绝不是中国做软文最多的企业,各种非处方药OTC和保健品才是软文大户,这些软文往往是以醒目的标题出现,内文要挖掘概念,创造几个新名词,再举几个治愈的成功案例。相当数量的软文是违反广告法的。

与他们不同的是,安利的软文从来不宣传产品。企业形象宣传是一个重要方面,更重要的是推销他们的传销是“合法”的观念。安利用心良苦,它可不是为了推销产品。安利企图操纵媒体,影响舆论,制造社会影响力,从而达到左右直销立法,使自己完全合法化、长久牟取暴利的目的。当然这些活动的受益者将不仅是安利,还包括其它所谓正规的传销公司。但安利一家的市场占有量达78成,所以它花大价钱做操纵舆论的事情是够本的。而做硬广目的性太强,也做到不谈论制度的问题。所以安利采用“软文”,让广大不明真相的读者认为这是新闻,认为这是媒体的见解,而媒体是党的喉舌,从而让社会接受了政府认为安利合法的说法。

安利的这一作法非常巧妙,每当我发现有安利文章时,凭我敏锐的感觉知道这是软文,于是我就以媒介代理商的身份向报社广告部查询,果然往往是软文。而且广告部不同业务人员之间还要争抢这个“客户”。

安利各店铺往往将报章剪下张贴在公司公告栏向人展示。安利直销商也纷纷效仿,贴在工作室里用来壮胆。

正因如此,从报纸上读到关于安利的文章,执欢迎态度的远远大于反对之声。

媒体与安利公司配合的最高潮是中国十大营销的评选。2004年底安利公司的郑李锦芬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营销人物,而且是以最高票当选,媒体是如此报导的:

 

郑李锦芬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选理由:直销立法前夜呼吁理性冷静

 

  中国直销立法前夜,郑李锦芬出乎意料地低调,而低调本身就代表着安利(中国)一种新的营销取向?从4月1日起,安利(中国)暂停特约经销商加盟,此次“踩刹车”被看做是安利对销售网络高速发展的一个主动减速。与此同时,她多次呼吁,“直销立法”前夜更应保持理性和“冷静”。尽管理性,安利精彩的市场动作却一个都未少。

  ●点评:从1998年中国颁布传销禁令,她写下8字“不慌、不乱、不离、不弃”,到2004年中国直销即将立法,她大声疾呼“直销立法前夜更需理性和冷静”,郑李锦芬营销哲学:变化-适应-发展开始显山露水。

 

2004年中国十大营销事件/人物评委名单如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 17:40 新浪财经

  “2004年度中国十大营销事件/人物评选”独立评委之媒体人篇(排名不分先后)

  1、《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21世纪报系执委 刘洲伟

  2、《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秦朔

  3、《经济观察报》总编辑 何力

  4、中央电视台广经中心副主任、广告部主任 郭振玺

  5、《南方都市报》副总编 宋繁银

  6、《销售与市场》总策划 孔繁任

  7、《新营销》执行主编 段传敏

  8、《新京报》总编助理 迟宇宙

  9、新浪网财经中心总监 刘书

  10、麦肯特(EMKT.COM.CN)营销与销售总监 刘昆

 

  “2004年度中国十大营销事件/人物评选”独立评委之广告人篇(排名不分先后)

  1、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北京)总经理/中国首席创意执行官 莫康孙

  2、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李西沙

  3、凯络媒体(中国)首席执行官 王双豪

  4、海润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总裁 艾民

  5、广东黑马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小平

  6、实力传播集团突破传播首席执行官 郑香霖

  7、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丁邦清

  8、星传媒体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陈天成

  7、上海奥美智威汤逊中乔媒介协作体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李倩玲

  10、灵智大洋(广州)董事长 焦云超

  11、上海李奥贝纳广告有限公司(广州) 董事总经理 曾品良

  12、广州白羊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宁

 

这些评委被冠以“独立评委”之名义,以证明其客观公正性,其中不乏国内

著名媒体和广告人, 对于安利这样一家传销公司,媒体和广告界一定不会陌生。安利的所作所为广为传播,而且实际上这些评委所在的媒体上就有许多质疑和反对安利的文章发表,但评选的结果却是安利高票当选!这一结果令人惊讶。而当选的理由更是充满了讽刺意味:“变化-适应-发展的经营哲学”!完全是一副钻营法律漏洞转闪腾挪的丑恶嘴脸!

    即使在美国,安利并非是一家著名的大公司,(目前它的利润来源主要依靠中国)它的企业文化意识形态也并非主流,而且也是倍受争议,多次受到联邦政府的制裁和处罚,当然每次处罚后,安利公司总能变化一下,适应政府法律,成为合法公司,一直发展到今天。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日趋成熟,安利在美国本土的发展越来慢,日见萎缩。而美国的环境与中国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法律环境也不一样。安利目前在美国是合法的,但在中国也不一定合法,何况安利在美国和中国的政策又不一样呢。安利进入中国的十几年间,上演了一出出与政府捉迷藏的闹剧。

    没有一个有秩序的国家允许传销泛滥。目前由于中国法律不健全,不完善,在直销法没有正式出台之前,工商部门早已制定了几个规范直销的条例文件。但安利根本没有执行,最重要的一条是营销人员只能从自己直接销售的业绩中计提奖金,不得以部门、团队、小组的名义发展下线。而安利是不折不扣的多层次传销。只不过它改变了一些名称的叫法而已,改“上线”“下线”为“团队”“合作伙伴”。

 

    让我们看看当时的安利: 郑李锦芬经营哲学的最佳体现:变化-适应-发展。98年安利为了应付政府,搞了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店铺出来。独特性表现在:1、店铺里熙熙嚷嚷,人倒是不少,但几乎没有真正的顾客(消费者),全是来“打货”的各级安利营销人员。2、店铺里没有营业员,只有收银员和发货员,说白了就是一个仓储和发货中心。3、永远缺货。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就进入了完全的买方市场,只有在安利由于营销人员普遍的囤货,造成了一部分货源紧张,另外上线的优先配货权让他们提前拥有货源,再倒卖给下线,一方面伪造了缺货畅销的表面现象,另一方面它要求其下线要怀着“感恩”的心态来买它的货。 98年打击传销前的安利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吗?完全是一样的企业文化和思想体系,只有概念说法上的不同。增加了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店铺,其它没有任何变化,它就这样由非法传销变成了合法直销。就这样“变化-适应-发展”了。在其它传销公司被工商部门打击取缔或转型的情况下,安利一枝独秀!

    安利目前有80多万营销人员,按照安利的说法,其中活跃的营销人员有13万,安利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邪教。郑李锦芬在各种场合被问到安利人的种种劣迹时,总是回答人太多,不好管理,要给他们以时间,但是98年到现在已有6年,安利有什么好的变化吗?根本没有,而且实际上是愈演愈烈。真的是安利的经营哲学体现:变化-适应-发展。一旦被政府盯上,马上就“变化”以暂且“适应”法规,然后马上“发展”,变本加厉,再出了问题,那么就再“变化”一下,再“适应”新的法规,再“发展”。

    我对安利的研究得出结论,根本不是我们的法律不健全,不是安利营销人员不规范,根本原因正是安利的制度。安利是一家ORIGINAL SIN(原罪)深恶的传销公司,我们不能指望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它。也不指望将要出台的直销法能够起到作用。安利会通过“变化-适应-发展”再次金蝉脱壳,继续危害社会。

    安利的公关手段十分强大,它成为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赞助商之一,它捐助各种公益活动,以一副环保大使、慈善大使的面孔伪装自己。环顾整个国内,少有企业投入这大来做公益事业,但这正是安利用来迷惑大家视线的东西。

    为了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它的合法和美好,它花了大力气。表面文章一大把,政治上,安利积极协助中国入世,为安利在中国畅通无阻地发展开辟道路,要中国政府买帐,还口口声声说这是与世界接轨。它又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在非典时期放出话来要追加投资数亿美元,俨然国际投资家的派头,岂不知这所谓的投资只区区数亿人民币,与它每年的暴利相比九牛一毛。而所谓的投资建厂,说白了就是一个分装物流中心而已,去参观过的专业人士都明白,根本不是高科技的生产制造企业,所谓的高科技设备,研发中心等只不过是摆设,虽然昂贵,但安利通过暴利赚足了银子,花这点小钱装点门面算什么?

    安利在国外只不过是一家比较大的私人企业,到了中国却充当国际巨头,它吹嘘自己有多少科学家有多少专利,它的营销体制被哈佛奉为经典,但我找专家查实全是谎言。它的专业并不多,如果除以它宣称的科学家数量,再除以纽崔莱的年限,我们发现平均每位科学家每年的专利只有零点几项。一位生物学教授告诉我,这些专利中并没有重大科技进步项目,无非是维生片的颜色开头包装等之类的专利而已。而安利宣传的安利农场用蚯蚓松土,用瓢虫捉虫,绝不施化肥农药是基本不上可能实现的。

 但我们的媒体收取的安利的好处,成为安利的帮凶,帮着安利粉饰太平,一方面报导对“非法传销”的打击,一方面帮安利说尽好话,发“软文”,于是每人红包一个,当安利的钻石们旅游度假时,记者们带着家眷一同前往。临回报社安利公司还要每人送上一大堆的安利优质产品。当然一切免费。由安利埋单。

     执法部门要由媒体来监督,那么谁业监督媒体?

     谁会成为《皇帝新衣》里说实话的小男孩?

当然在各媒体上、网络上不断有人提出对安利的质疑,但这并未成为主流。

一方面是安利非常狡猾,难以辩别,它还用金钱收买舆论,花大力气搞公关活动。另一方面是我们对安利的认识远远不足。

当然毕竟有许多媒体也能够发出真实正义之声,如下面这篇海南记者卧底采访记。虽然远在天涯海角,而相同的一幕幕却在全国上百个城市发生。也在北方的这座城市同样经历完全一致。

 

附:《证券导报》文章

 

安利:卖产品远不如拉人头!
  20041129  中财网
  
  
    安利,最近让家住海口的刘先生既不
静,也没得
    三个月前,刘先生放弃自己的工作,全职做起了安利,数月下来,投进去2万余元,只赚了1000余元。刘先生对《证券导报》记者说:
钱就不提了,做安利后,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得罪了。昨天一朋友见我第一面就说别给我提安利,不然我不认识你。’”面对目前紧张的亲戚关系,刘先生有所感悟得说到:安利是拉人头的事业。
    提到拉人头,记者不禁想起曾经在中国风风火火,最后被禁止而现在依旧烟火未尽的传销,该行业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拉人头。
    安利究竟是不是拉人头的事业?
    人员 雪球要滚到20万
    
2003-2004财年,安利(中国,下同)的活跃的营销代表达到13万人。2004-2005财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0万。一位安利的营销代表兴奋地对《证券导报》记者介绍。记者感叹一个企业有13万的中国人为其工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都不多见,回头看看安利近年来的发展,13万这个数字更可以称上是奇迹
    1998年4月21日,对安利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当天《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出台,据说,安利已经发展的5-6万的营销代表在《通知》出台后大多数离开了安利,只有数千人在坚持着。正是这数千人,在接下来6年的时间里滚雪球般地发展到了上个财年的13万活跃营销分子,这还不包括不活跃的,据说如果加上不活跃的,数十万是肯定有了。短短六年,安利的营销代表数量竟翻了数十倍。与此同时,安利在海南本地的发展也异常迅猛。安利某团队海南方面的一个负责人告诉《证券导报》记者,目前从事安利工作的营销代表至少有2万了,活跃的也有数千,具体数字不好统计,因为做安利可以跨地区甚至跨国界。
    安利的天时地利人和
    安利究竟有何种魔力让人们如此趋之若骛?
    
天时,地利,人和!一名安利的经销商如此回答。
    1998年对安利来说既是
大破之年,同时更是大立之年。正是从这年起,中国以传销为特征的市场一下子平静、平坦了。没有任何竞争,安利这头骏马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任意驰骋。因为1998年出台的禁止传销的政策为安利扫清了障碍。其他传销企业或者透过专卖店的橱窗看着安利的营销代表在街头跳舞,或者回到老家隔洋兴叹。传销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而安利不是,安利看到天空下雨,于是在自己的头顶打了一把伞,伞的名字叫直销。此乃天时。再说地利。1998?2000年,正逢国企改革与脱困的攻坚年,下岗在这一时间成为中国的流行词,而就业则成为这一年的关键词。安利以低投资的事业口号迅速占领了众多下岗工人的就业市场,给他们没有任何底薪的就业,在安利魔幻般的培训下,这些人也迅速成为安利的骨干。《证券导报》记者认识一位2000年因下岗进入安利但后来退出的女士,她说,当年她做安利时最好工作(让人来了解安利,而后加入安利)的是跟他一样的下岗工人。他们迫切需要工作,而安利的门槛又不高。据2001年媒体报道,当年,安利的一线已经有了13万营销大军,质疑声扑面而至,以至安利不得不在这一年又清理门户。
    关于人和。安利的公关能力无人怀疑。凭借安利的全球董事长温安洛是300万家美国企业的世界最大的商业联盟的会长,也是中美双边贸易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有人说安利在享受
超国民待遇。《证券导报》记者卧底安利大大小小的培训会上不止一次听到安利跟什么什么高管关系好得很。的话语。记者去也过不少安利的工作室,都会看到安利领导人跟重要人物的巨幅合影。日前,媒体公布的《直消法》草案传出一些对安利不利的消息,记者疑惑地问安利的未来情况,一名安利的经销商说:你放心吧,安利沟通能力非常好。
    
会议洗脑改变观念
    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尽管安利有
天时、地利、人和的帮助,安利在短时间内发展如此多的经销商归根结底是其内功深厚。
    安利吸引人为其工作的内功招数非常繁多。但最重要的两招是
会议奖励制度。会议为体,制度为本。
    
没有会议,就没有安利。安利总裁如此说。会议的确成为安利的重要组成。了解安利的人没有谁不认为安利的会多。在海口的一个安利团队,经常邀请《证券导报》记者去参加该团队组织的会议,该会议于每周一、三、五召开,此外在周末还经常会有其他的会议,在内地的其他地方,该团队也经常举办规模较大的会议。据了解,安利的会议形式根据规模大小分为大型会议、中型会议、小型会议,在这些会议之前之中之后,还是会,那就是会前会、会中会、会后会和会外会。每种会议都有特定的会议内容。
     为什么安利需要频频举办如此多的会?仅仅是为了给其营销代表培训吗?培训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作用的是招募新人加入安利。事实上,安利的会议内容大多雷同,一位做安利的朋友对〈〈证券导报〉〉记者说,自己参加了几个月的安利会议,会议内容早背下来了,就连会议中经常讲的笑话也都背下了。记者也有此感觉。是否安利认为参会的人记性不好,才用尽精力、时间、金钱不厌其烦得举办一次又一次内容雷同的会议,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安利的会议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SDO(领导人培训),一种为NDO(新进营业代表)。SDO是给安利的销售代表中做到DD以上的开设的。而安利的绝大部分会议都是NDO,NDO用安利内部很形象的翻译就是:
新兵培训营。可见,该会议设立初衷就是培训新人让其加入安利的事业的。记者联系了一位安利的销售代表,他告诉记者,他刚刚开完NDO回来,记者问:你都做了几年安利,为什么还要听这些内容相同的会?他回答:我是带新人去。安利的会议常常是围绕新人展开的,比如安利在做产品实验时常常是邀请新人来参与,安利与会人员对新人更是百般热情,〈〈证券导报〉〉记者第一次参加会议时真是受宠若惊,而其目的,用安利的一为培训老师的话说就是:会场会激发新来人的梦想,改变新人的观念。这个观念,其实就是对安利认可,进而加入安利的观念,外界对此评价为洗脑
    安利的一名销售代表说,
在他们所在的团队70%的业绩是来自会议。
    根本在制度
    一个企业,为其工作的员工决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一定合适的比例,而对安利来说则是越多越好。这是由其制度设计所决定。
    安利众多制度中最核心的就是其奖金制度,据说,该制度被日本数十位经济学家研究,最后得出八个字的结论:
完美无缺,无懈可击。或许这个结论正确,但这仅仅是安利自身角度而言。因为正是这个奖金制度,吸引着一批接一批人为其工作,而安利公司自身则赚了个钵满盘满。
    有必要将安利的奖金制度列示出来,该奖金制度共分为九种十三项:
    1. 20%的顾客服务报酬。
    2. 3%-21%市场开拓经费。具体内容如下:
    月净营业额(元) 销售佣金比例(%) 补贴(%) 合计(元)
    1600 3 3 96
    4800 6 3 432
    9600 9 3 1152
    19200 12 3 2880
    32000 15 3 5760
    56000 18 3 11760
    80000 21 3 19200
    计算公式:月净营业额?(销售佣金比例+补贴)=合计
    3. 4%领导奖金。当自己合作伙伴(既下线)做到一个月销售80000元以上时有资格获得。
    4. 2%红宝石奖。当自己合作伙伴做到一个月销售160000元以上时有资格获得。
    5. 1%明珠奖。自己部门有3个合作伙伴做到80000元以上时有资格获得。
    6. 0.25%营业经理分红。当自己部门有3个DD时可以获得。(0.25%的乘数是安利在中一个财年的销售额。DD为高级营业主任,需要条件是六个月的营业额达到8万,其中三个月连续。)年薪40万以上。
    7. 0.25%高级营业经理分红。当自己部门有6个DD时可以获得。年薪70万以上。
    8. 0.25%杰出经销商分红。当自己部门有9个DD时可以获得。年薪100万以上。
    9. 二杰出经销商分红。当自己部门有12个DD时可以获得。年薪150万以上。
    10. 三杰出经销商分红。当自己部门有15个DD时可以获得。年薪200万以上
    11. 四杰出经销商分红。当自己部门有18个DD时可以获得。年薪250万以上。
    12. 五杰出经销商分红。当自己部门有20个DD时可以获得。年薪300万以上。
    13. FAA奖。
    (注:以上奖金均可累加。)
    从表面上来看,安利这套制度的奖金均是同销售产品相挂钩的,仿佛安利确为推销产品的公司,但仔细分析情况并不那么简单。
    如果一个安利的销售代表只靠自己的本事,一个月销售出80000元的产品,他获得了19200元的薪金,看起来蛮不错的。有两个问题出现,其一,他一个人一个月能推销出80000元产品吗。这个非常难,安利产品尽管价格比较贵,但毕竟是日用品和保健品居多,不太可能像售楼或卖汽车那样卖出一件就完成任务。一个月80000元的销售额相当与每天要卖出2666元的商品。其二,退一步而言,即使他一个月销售出80000元的产品,那么他想赚更多的钱却没有了办法。因为按照安利的奖金制度,从领导奖金往后的一切奖金的基数都跟其合作伙伴也就是下线人员相联系。也就是说,没有下线,就算一个能干的人一个月凭自己的本事销售超过8万元的商品,他也只能拿到19200元。
    安利的这个奖金制度实际就是为了发展下线而设计。它鼓励要赚更多的钱就多发展下线,多
拉人头,而不是多卖产品。配合这套奖金制度,安利还有套只可言传,但未明文的一项潜规则??安利的销售代表都是安利产品的使用者。一位在安利做到五杰出经销商(注,五杰出经销商分红,当自己部门有20个DD时可以获得。年薪300万以上。)的人士告诉〈〈证券导报〉〉记者,不用安利产品的销售代表几乎是不存在的。在安利大大小小的会议中,安利的老师不断给听众灌输这么个思想:如果自己不亲自试用产品,怎么能知道产品的好坏,怎么能向顾客推销产品。
    如此两个制度相配合即可:多拉人来做安利就可以多得到销售额,多得到奖金。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1月,安利中国公司宣布暂停接受推销员的加入申请。表面上,安利在一段时间内确无销售代表加入,但由于安利的制度未改变,发展下线是必然和必须的。据经历过当时情况的一名安利经销商对〈〈证券导报〉〉记者介绍,当时公司宣布这个消息后,很多安利的销售代表自己将公司分配给自己的奖金按照安利的奖金制度相同比例分给自己的顾客。这些顾客同样再发展顾客,他们不能称为安利的营业代表,实际上就是安利的营业代表,仅仅缺个名而已。该规定已于2003年9月份撤消,因为它毕竟那跟安利的根本制度相冲突,废除也就是肯定的。
    这样的频频的开会,这样独特的奖金制度,安利与许多搞传销的企业拉人头的热情其实并无二致,也难怪记者的朋友都无一例外的抱怨被
安利经常骚扰。(记者 曹元)
   

在大部分媒体在大部分时间沉默或成为安利帮凶的时候,网络给了我们最自由民主的空间。在各大网站的论坛都有关于直销传销的争论。甚至出现了专业的直销理论网站如中国直销传播网和中国直销网等。从网络中,我们可以与全国各地的朋友交流各地的传销消息,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但经过比对,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如,安利公司在我所在的城市每天都做非法的事情,我们可以说只是一地的直销出现了问题,管理不善,但当我们来自从全国各地的网友那里得来相同的信息时,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些推断了。

不仅在国内,我们还可以与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比如我的一位在大学当老师朋友就直接发电子邮件给哈佛大学商学院。

往来信件内容如下:

针对安利声称其奖金制度成为著名的哈佛大学必修课一事,我们特地发信给哈佛,得到回答如下。

(第一封信是我们发给哈佛商学院的电子邮件)

Dear Sir/Madam,

Now I am asking a favor of you to know the truth of one claim.

There is one American company named AMWAY (<http://www.amway.com>www.amway<http://www.amway.com>.com) set one branch in China (<http://www.amway.com.cn/index.asp>http://www.amway.com.cn/index.asp). This is a direct seller. They claim that their corporate system and selling practice had been listed as a successful case in the textbook or teaching materials of your school,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I was also told that it is unlikely that your school will take such case as an example. Companies like this and such selling practice had been banned by China government years ago, but it managed to reopen again.

They are now purposefully misleading their customers with such claims employing your respectable reputation. Now I want to know whehter this claim is true. If it is not, at least I will tell it to the people and they will not be cheated. And your fame will be saved.

If you are not familar with this subject, will you please transfer it to someone who may answer me?

亲爱的女士/先生

现在我想请问你一个说法的真实性.有一家美国公司叫安利,网址如下,它在中国有分支机构(网址如下).这是一家直销商.他们声称他们的销售系统已经作为成功案例列入你们学校的教课书或是教学材料,也就是哈佛商学院.我还听说你们学校将此作为模样.这种营销模式曾在几年前被中国政府取消,现在又重新开始了.

他们现在用这种说法来有目的地误导他们的顾客.现在我想知道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是假的,至少我要告诉人们不要再被欺骗.这样你们的声誉也保住了.

如果你对这课题不熟,能否将此信转给能够回答我的人?

非常感谢!

 

(第二封信是哈佛商学院的回信)

 

I should tell you that this is a story that has been circulating for more than a few years... and it's pure bunk -- a big lie.

"Network Marketing" or "Multi Level Marketing" is the business model made famous by Amway... but is used by many others.  The story goes that we (HBS) have studied it and have given this rather Byzantine method of distributing goods and services our blessing... and even teach a course on it.

We never have... we don't... and have no plans to do so.

I'm usually a little more blunt with people who call on this... asking them how great must this selling and distribution method be if its proponents are compelled to lie about it?

我可以告诉你这一说法已经流传了好多年了...但这纯粹是胡说,是一个大谎言.

网络化销售或多层次销售是被安利做出名的,但也被其它很多人应用.有种说法是我们(哈佛商学院)在学习他...甚至我们在把它当作一个课程在教学.

我们从来没有...我们不会...我们没有任何计划去这样做.

总之...这一说法自从我来到这里就在网上有了...不时传来...有些人发电子邮件或打电话来询问关于哈佛的网络营销课程,但是我们根本就没有.

 

    安利借别人的光环硬往自己头上套,结果被主人发现。以后谁再用“哈佛之光”来赞美安利的制度,请务必引用本文!

    以下是另一篇来自新加坡的留言:让我们看看安利在世界各地的作为。

 

我是在新加坡接触到安利的并且成为安利的一名分销商的。我已用过很多安利的产品,参加过无数大大小小的产品培训会议。对产品本身和其培训系统都有一些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和有关安利的信息

1。在新加坡安利的分销商被称为IBO(Independent Bussiness Owner). 推销产品和发展下线的活动被称为STP(Show The Plan). STP会先谈时间和金钱的重要性,再把人分4种:没钱没时间(打工一族),有时间没钱(失业者),有钱没时间(医生律师类),有钱有时间(成功的富人)。再谈3种赚钱的传统方式:打工(没前途),自己做老板(公司倒闭),投资股票(套牢)。难道就没什么好的赚钱方法了吗?有,安利的多层次网络营销(Multi-Level Marketing, MLM)。接下来就是介绍安利的MLM架构。先找到6个下线,他们再找到4个下线,他们的下线再找到2个下线。这样对你来说整个组织就有79个人。如果每人每月消费加推销出去300PV(1PV约等于1美金的销售额),相当于500新币的产品(大约人民币2500元),你就可以做到直系分销商(Direct Distributor,DD),每月可赚大概4000新币(2万人民币)。如果你能教会你的6个下线做跟你同样的事,当他们都做到DD时,你就是钻石。这时你的收入大概是每月12000新币(6万人民币)。你的一生中就是要找这6个人。这时你可以选择继续做双钻石,三钻石,或皇冠大使,也可以选择退休,完全由你决定。很有吸引力吧,但靠你一个人去做是决不会成功的。这时需要一个优秀的培训系统来教你,才能真正保证你的成功。如同去商业学校学习营销技巧和市场开拓。STP后就是产品示范,通常是LOC(多功能清洁剂)和Metal Cleaner。效果不凡。同类产品还有400多种。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利用零碎的业余时间做的,投资很小,每年的会员费只有68新币,没有风险。就算真的做不成,也就是浪费点时间,但至少学一些做生意的经验。凡此种种,让我觉得安利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值得一试,因此就加入了。

2。加入后接触到了培训系统。我加入的系统是Britt World Wide(BWW,贝瑞德系统)。安利里面有几个庞大的培训系统,都是在美国最早做安利的成功的分销商建立起来的,系统中的所有的人都是安利的IBO,都是上下线的关系。BWW的创建人是Bill Britt, 此人是安利世界中非常成功的IBO(据报道最近在和妻子Petty Britt打离婚),其他的系统还有Yagers, World Wide Dream Builder(WWDB)等等。系统提供培训的资料,每个星期都有一到两个晚上的培训课程,还有不定期的大中小型培训会和产品交流会和表彰大会。所有的资料,培训和会议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虽然每次并不算多,但日积月累也不算小数目。系统要求每个要成功的人必须不断学习,向成功的钻石学习(主要是听磁带),否则你一定无法单凭安利好的产品而成功。从这开始我对系统的作用产生了怀疑。我发现培训并不主要针对产品,而是对个人梦想的激励,对成功欲望的激励,对从事传统行业的彻底否定。不是针对如何把产品推销给普通消费者,而是强调如何发展下线并要求下线坚持开会,通过自己大量购买产品而给下线做出表帅,从而使下线做同样的事,称其为复制。系统中有一个口号:改换品牌,只要安利有的产品,就决不买其他的品牌。这时价格已完全不在考虑之内。IBO也不再有兴趣去比较同类产品的价格,只是强调安利产品的优点及浓缩的特性。我很少看到产品被销售给普通消费者,安利的产品很大程度上都是由IBO自己消费的。另一个疑惑是培训磁带,书和大会(Tape-Book-Function,TBF)过于泛滥,而内容几乎都是重复的,接触过几次后已无价值可言,我想其唯一的用处就是用你的梦想把你一直留在系统里面。基于这些疑虑,我在网上对安利公司及其传销方式做了一些调研,所发现的让我大吃一惊。

3。安利在美国的声誉很不好,现在在各个州还有很多官司在打。安利在美国已改名为Quixter(www.quixter.com),也与此有关。安利的全球销售几乎依赖于为数不多的一些IBO所发展的网络(也就是各个不同的系统)。这些主要的IBO又组成ADA(Amway Distributor Association),其势力之大足以影响安利的销售策略。这些IBO通过系统售卖培训材料所赚取的利润已远远超过销售安利产品所获得的奖励。对于一些钻石而言,其收入的20%来自安利产品的销售利润和奖励,80%来自于系统中销售的培训材料(Business Supporting Meterial, BSM)。安利创始人之一的Rich Devos在1980年左右就看到系统对安利产品的潜在危害,曾就此提出一个方案:所有的有关BSM的销售由安利统一管理,IBO花在BSM上的费用也记入消费额PV中。但这一方案立刻受到ADA的反对,他们决不能把80%的利润拱手让给安利。方案最终没能付诸实施。而系统的威力却越发强大。我并不反对用培训系统赚取一些合理的利润,但问题是绝大多数IBO再刚加入时并不知道这一点,只有当他们做到PSDD(Profit Sharing Direct Distributor),系统才会告知他们。但这时他们已有资格分享培训利润,加之他们之前为做到PSDD投资巨大,他们一般也会保守这一秘密,默默接受这份见不得光的额外收入。

4。那么安利成功的概率有多大?我在网上发现一些统计,要做到DD,大概是0.1%。钻石的概率就更小了。

5。我周围的其他IBO在真正赚到钱之前所花在安利产品上的投资是相当大的。这里主要包括参与系统培训的费用和购买过多的安利产品的费用。系统培训费上面已谈过,这里谈一下购买不必要的安利产品的费用。系统的Nutrilite培训要求IBO吃几乎所有适合的维生素和营养产品,安利的Nutrilite不便宜,有些人一个月一人要吃掉300新币的维生素。并且要求组里的其他人也向他学习。认为这时一种非常合算的投资:为做钻石而努力,也增进了健康。大家都吃的很开心。

6。安利的培训会议的确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大家面带微笑,用力握手,互相鼓励,决不允许任何消极的思想流露。在这种环境下,任何的反思,疑惑都觉得与环境格格不入,你自己都不好意思提出来。时间长了,人的思想就被系统不知不觉给控制住了。

7。以下是一些网站,是关于安利在美国的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考虑是否要加入安利的朋友更应该去看一下:

http://www.apollowebworks.com/amway/index.html (一个叫Russell的美国人的安利的故事,很长,但值得读完)

http://www.amquix.info/probst/ (一个叫Jeff Probst的美国年青人在1991年成为安利的翡翠(Emerald Direct,相当于半个钻石),他在系统中做了10几年,他写下了他对安利和系统的看法)

http://www.amquix.info/amway.html (专门分析评估安利的Quixter的网站,内容非常详尽,包括一些已退出安利的钻石的看法,上一个连接也是这一连接的子连接)

http://www.mlmbigmouth.com/reviews.html (对主要传销公司的评价和打分)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大家正确看待安利有一点帮助。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验证码: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
全搜索

站内最新

直销资讯 直销研究

最新文章

直销公司 直销人才

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 健康美容

热点·文章

直销家园 直销论坛

推荐·文章

人才首页 我要加入

直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