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立法 内外纷争欲说还休?
发布: 2004-05-31 00:00:00 作者: root 来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09日 13:35 法制日报
3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WTO原则与中国商业分销法制建设研讨会”暨“中国无店铺营销业态与直销模式学术论坛”上,前外经贸部副部长,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强调:在直销立法这个问题上,不要指望中国的直销立法在一夜之间会大幅度开放,要有一个延续的过程,而不可能只允许几家外资企业搞,内资和外资企业要平等对待。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后面至少传递了这么一个信息,即中国人在直销立法这个问题上,决不能有任何妥协的意思。内资企业不必有太多的担忧,而外资企业也不要有太大的乐观。
然而,这还不是一颗定心丸。因为早在年初,商务部就透露,为了履行入世的承诺,一部名为《外商投资直销公司暂行规定》的部门规章正在由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草拟制订中,并预测该部暂行规定最迟将在2005年1月正式出台。
中国直销立法呼之欲出,而一场关于立法的内外纷争也拉开了帷幕。
直销立法,内外纷争欲说还休?
苏利川
被歧视的内资直销
“对于直销立法,这次两会上没人提交提案和议案,因为客观上也来不及向熟悉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应,但这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民族直销行业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紧要关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直销业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除了“直销立法、外资先行”的论断已被证实外,早有消息称,2003年9月9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的“投资直销业研讨会”就没有一家内资直销企业。这个作为第七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系列论坛之一的研讨会,其会议的焦点则是现在人们广为关注的“直销立法”。
论坛的企业演讲嘉宾有美国安利公司全球公共事务副总裁侯力威、雅芳(中国)有限公司法律、政府事务总监刘燕丽女士、玫琳凯(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国区总裁Mr。PaulMak、中山市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总裁许国伟、如新企业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Mr。CoreyLinday、康宝莱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Mr。BrinaKane等。
事后,有人则把这次会议比作为二战时的“巴黎和会”,意指瓜分中国的直销市场,而中国不少内资企业有的是疲于内讧,或是引狼入室、俯手称臣,更多的是静观其变。
诚然,入世时直销立法的承诺是对保护国内金融、汽车、保险等市场的一种妥协,但这种妥协并不意味着把国内偌大的直销市场拱手相让。
在这直销立法的前夜,外资直销企业虎视眈眈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刻,国内部分学者过于自谦的说法对内资直销市场领地的丧失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有人如是评价。
北京商业干部管理学院教授杨谦在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认为“即使内外同时立法,内资直销企业也不具备与外资竞争的实力,特别是在产品研发、运作管理和文化色彩等方面。”
对于中国内资直销实力的评估,更多的人则持相反的观点: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已得到极大的提高,内资直销企业已有相当的发展,有足够的实力去和外资企业抗衡。比如新时代集团、天狮集团、山东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福龙等都有相当的发展。
前不久,世界营销大师、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KMG)总裁米尔顿?科特勒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肯定了这一点,他列举了中国的直销企业天狮作为例子“天狮一直在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地进行一些营养品方面的市场开拓,业绩菲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雷在接受《知识经济》杂志社采访时说,“入世后,实行国民待遇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在这方面不应该有差别待遇,不必在这个领域中将内资和外资区别对待,更不应该提供超国民待遇。
中国营销学会副秘书、中国营销学院副院长,被直销业界誉为“直销理论教父”的远江则希望在民族企业的门槛或在市场的一些政策上,政府能给出适当的优惠政策。
“退一万步讲,即使不够强大,也应该内外一视同仁,让他们平等地到市场去过招。设置较高的市场准入规模门槛未必真正和保护内资企业利益的目标相冲突。”一名不愿向媒体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一语道破天机,“在中国,关键是要建立一整套信用体系,提高直销员弄虚作假的几率和机会成本,让那些不讲信用的人无处藏身。这才是规范中国直销市场的根本。内资力量比较单薄不应成为把二者对立起来的原因。”
中国直销,路归何方?
根据国际直销协会的定义,直销(direct selling)是人对人的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或者服务,主要特点是不通过固定零售店铺进行销售。这一销售模式最早诞生在美国。
二十世纪80年代末,直销行业在中国大陆出现。从英文翻译过来台湾称之为“直销”,香港称之为"传销",由于直销在中国普遍的被认为是生产厂家的直接销售而被称为厂家直销,生产厂家不设店铺直接招募经销人员进行培训销售被称为传销,包括媒体、公众以及众多的学者最初在描述这一概念时用词比较混乱,在舆论的引导下,直销成为中性词,传销被当作成产品被层层加价的多层销售,之所以现在等同于在许多国家被禁止的“锁链式销售”“金字塔式销售”,主要是由于各种假借直销的各种欺骗性传销在中国大陆的蔓延,政府的禁止和舆论的宣传也使得传销成为欺骗性销售活动的代名词。
由于国家1998年全面禁止传销,国内的直销业一直在低谷徘徊。当时获得直销许可证的41家直销公司中的一半关门歇业,仅有近十家企业通过转型维持至今:安利、仙妮雷德、、中山完美……清一色的外资直销公司。不少企业移师海外,寻求发展。仅存的几家国内企业举步为艰,屡被查处的案件不胜枚举。
“我们不愿有如此的说法,将企业分为内资和外资。对于这种提法我们不赞成,不满意。实际上,我们是被迫处于这样的位置的,市场讲的是竞争,但更是合作的良性竞争。区分内资外资毫无意义。”天狮一高层说,“关键是争取平等的地位和机会。”
他还认为,现在流行的内资外资的划分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外资抱成团了,瓜分国内的市场。而我们不得不因为法规等因素而被排斥出局扮“看客”。
“规则应是一样的,我们完全可以与洋人较劲。”他自信地补充道。
摆在他面前的是,直销业立法一直在让业界翘首苦盼,《暂行规定》是外资直销的利好。他现在最担心之处在于:《暂行规定》出台和全行业立法之间哪怕是只有一个瞬间,直销企业赖以生存的经营网络也有足够的时间倒戈相向,变成为外资所用。
有资料显示,直销业在全球存在着85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中国的直销业市场甚至还没有形成雏形,中国特有的东方文化特点,却是直销业的天然土壤。
著名的经济学家张曙光说,入世之后,从任何方面看,情况都比我们原来相像得要好一些,中国经济能保持好的形势。但是张曙光说:“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会面对这样的情况,即对外开放的程度比对内资开放的程度要大,我觉得政府部门需要研究这个问题。”
他说,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都应该允许内资进入。“这个话文件上讲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是主要讲在嘴上,而落实到操作层面上的,却没有多少。”
张曙光说,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会完全放开,让外资完全进入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我看大概不会再有汽车业的类似情况发生,所以,我觉得,对内开放的问题,需要我们很好的考虑。”
“从不了解,到发展混乱,到全面禁止,再到全行业的立法规范”,一位直销业内的资深人士说,在多年的发展与治理之后,中国政府现在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制定有效的法律来规范这个行业了。
直销业研究人士预测:如果《暂行规定》超前性出台,直销业立法滞后,内资直销企业只有面临三种出路:转入地下,从事非法经营;出走海外,出外谋生;或变身为外资。
大力扶持民族企业、民族品牌,这是许多仁人志士关心的话题,直销业也不应例外。面对国门大开、群狼入室的局面,我们只能有两种选择,一是被征服、被吃掉,把这块市场拱手相让,任狼肆虐;二是与狼共舞,谋求发展。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希望自己的民族直销企业有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