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把大健康产业打造成全市重要支柱产业
发布: 2020-05-12 13:13:36 作者: 佚名 来源: 重庆日报
日前,我市出台《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重庆将基本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推动大健康产业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等系列文件,大力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重庆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发展。”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称,在市委、市政府看来,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是应对疫情的当务之急,也是补齐全面小康短板的惠民之举,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
我市先后出台了《“健康重庆2030”规划》《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全市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约6000亿元、增加值达1580亿元(初步统计估算)。
今年3月19日,我市召开了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了《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以坚持长周期的发展思维为导向,提出到2025年,重庆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优质健康资源覆盖面有效扩大,健康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公共健康、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集聚带动作用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努力将重庆打造成国家医学名城、西部医疗高地、国家重要医药基地、国际知名康养胜地。
延伸阅读
重庆如何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
融合发展先行区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读《行动计划》
日前出台的《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重庆将基本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如何实现目标?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行动计划》围绕构建创新引领、产业集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产品多样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推动“医+药+养+健+管”五位一体化发展为路径,提出4大任务、20项重点工作和30条配套政策措施,并逐项列明责任部门分工。
该负责人称,具体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创新驱动,加快促进技术创新、医疗创新、业态创新,努力打造国家医学名城。加快创建国内外知名一流医科大学,研究组建重庆中医科大学,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优势重点学科和一流专业;实施大健康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建设生物医药特色的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打造一批高水平研发成果转化平台。
二是突出服务促动,大力提升品牌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西部医疗高地。积极打造西部医学中心和西部国际医疗城,建设一批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培育一批具有高水平国际化服务能力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医疗服务品牌;构建“1+3+X”的公共卫生应急项目体系;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试点5G远程医疗专网。
三是突出集聚带动,积极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协调共进,努力打造国家重要医药基地。依托两江新区水土产业园、重庆高新区医药产业孵化基地、巴南区国际生物城,打造西部重要生物药物产业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特色原料药基地,建设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生产基地;培育开发一批特色中医药产业园和“渝字号”特色中药材品种,争取建设中国西部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以创新产品孵化为特色的医疗器械及耗材产业基地;打造国际医药供应链枢纽城市。
四是突出融合联动,建立健全互融、互动、互促的“健康+”产业新体系,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康养胜地。着力打造提升一批国家级健康旅游示范区、康养旅游聚集区和特色康养小镇,努力建成四季皆宜的国际一流养生旅游胜地;培育壮大一批医养结合机构和健康养老基地;策划及承办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和体育赛事,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健康食品基地。
五是突出政策撬动,充分发挥集成效应、叠加效应、共振效应,努力打造政策“洼地”。同步配套制定《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点围绕医学创新、医疗改革、医药发展、医养结合等领域,突出财税、金融、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从支持医学科技创新、深化医疗机构改革、发展医药产业、强化医养融合、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制定形成30条政策措施,以有效保障《行动计划》落地实施。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